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皂隸舞

鎖定
皂隸舞是福建省莆田市的傳統民俗舞蹈俗稱“鄉人儺” [4] “皂隸舞”由西漢時期的“儺舞”演變而來,屬於我國古代驅邪除妖的民間舞蹈。“皂隸”頂插五色紙絲花,頭戴各式猙獰獠牙面具,有紅、藍、青、黑等顏色。手執竹仗,穿黑衣紅褲,腰繫紅布條,腿託綁帶,足蹬草鞋,氣勢威猛。表演動作簡練,有“盤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擺”等。其中橫向流動的線條較多,有節奏幹練、動作剛烈、粗狂威武等特點。這種“開道”羣舞,動作威武整齊,加上“威乎乎”的吶喊和喇叭聲、大鑼的敲擊,有莊嚴肅穆的威赫氣勢。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在鄉村元宵節間出現,60~70年代被禁止,80~90年代初,在農村中又再出現。
”皂隸舞”是莆田境內每年度的元宵出遊和遊燈中作為迎接神駕的儀仗和娛神娛人的民間舞蹈,在莆仙戲傳統劇目演出中保留着這種舞蹈的基本樣式。“皂隸舞”在當地的遊行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1] 
皂隸舞是福建省莆田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的民間民俗活動。
中文名
皂隸舞
別    名
鄉人儺
地理標誌
莆田市
非遺級別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1] 

皂隸舞民俗介紹

皂隸舞 皂隸舞
莆仙市的傳統民間舞蹈。風格獨特,豐富多彩,有起源於唐宋之間的《棕橋舞》、宋元時代的《皂隸舞》,明代的《九蓮燈》等,它和民間音樂一樣,保持百戲許多痕跡,並在傳統文化活動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就表演性質而言,歷代流傳下來的有生活、迎神、法事、戲曲舞蹈諸類。這些舞蹈古樸優美,地方特色鮮明,表現興化人民生活情趣和審美觀念,也反映當時風情習俗和宗教信仰,深受羣眾喜愛。
流傳在莆仙市傳統民間的“皂隸舞”,是中國古代“驅鬼除邪”的踏舞,古稱“鄉人儺”。它源於遠古崇神儺舞,也稱八班舞,表演驅邪捉鬼動作,以表神靈下凡驅除邪氣,保佑一方平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靈川的皂隸舞,表演者頭戴凶神惡煞般的面具,手持棍棒走在隊伍前面,每逢人多處就表演:兩人一對,時而面對面,時而背靠背,抑揚頓挫盡顯原始舞蹈單純古樸,成為出遊隊伍最顯眼文化符號。而在仙遊楓亭,每年“六鄉”“朱賽”等地出遊,神駕前也扮有一隊皂隸,成對而行。他們動作整齊粗獷,舞姿原始奇特,陣容嚴肅威武。

皂隸舞表演特色

皂隸舞隊,由皂隸、旗牌官、八班和樂隊組成。皂隸八人,臉戴假面具,青面獠牙,口吐帶誇張的紅紅的大舌頭,頭上插着彩色的紙條,身着黑衣紅褲,腰繫紅布帶,手持竹棍,腿扎綁帶,足登草鞋。旗牌官一人,頭戴呢質禮帽,身穿長衫馬褂。八班八人,頭戴藤製高帽,身穿黑衣黑褲,手持水火棍。樂隊六人,樂器有大鑼、嗩叭、小鼓、韻鑼、沙鑼、鈸和嗩吶。 [2] 
”皂隸舞”的表演由“請牌”、“開道”、“收牌”三個部分組成。開場時,旗牌官立於表演區後,四個皂隸和八個“八班”分別左右兩側,呈八字隊形。當旗牌官揮動令旗,高喊“開路時”,“請牌”開始。首先由黑麪皂隸離開隊列,當到楊太師神路前,把燭牌請出,在大鑼、嗩吶的伴奏下,把燭牌放置地上,牌的正面亮出“進香”二字,然後跳回原位。接着,旗牌官又揮動令旗,高呼“威乎乎”,眾齊聲呼應。此時,紅面皂隸重複黑麪皂隸動作,獅舞向前,轉換燭牌方位,亮出“參謁”二字,請牌完畢。
當旗牌官再次揮動令牌,高喊“威乎乎”,開道開始了,眾皂隸齊聲呼應,舞起皂隸舞,按隊列左右舞動開道向前,直至燭牌前,才小跪返回原地,最後旗牌官又高喊“威乎乎”,傳令“收牌”,這時綠面皂隸獨舞向前,將燭牌收回原處,舞蹈結束。
“皂隸舞”動作十分古樸簡練,因帶有宗教色彩的嚴肅性,代代相傳,基本保持原貌。基本動作有“盤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擺”等,橫向流動線條較多,具有節奏鮮明、動作剛烈、粗獷豪放,造型優美等特徵。 [1] 

皂隸舞文化價值

“麟山宮皂隸舞”發源於漢代,元代傳入楓亭,清代開始盛行。此舞是楓亭沿海地區人民在歷史文化環境和民俗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從而形成與民俗相互依存的民俗性特徵,是我國民間古典舞蹈的遺存,具有歷史性的特徵。此舞動作古樸粗獷,剛烈威武,特別是盤腿跳、左右跳等具有一定的難度和藝術性,具備藝術性特徵。 [1] 

皂隸舞瀕危狀態

“皂隸舞”目前面臨着後繼無人的瀕危狀態,如果任其自生自滅,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大損失。 [1] 

皂隸舞保護項目

“皂隸舞”已列入仙遊縣楓亭鎮特色文化重點建設項目制訂相關保護計劃,已列為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