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源學派

鎖定
百源學派是指北宋以邵雍為代表的學派。因雍人稱百源先生,故名,主要人物另有邵雍弟邵睦及王預、牛師德、牛思純等。結合道教的先天象數學與孟子“萬物皆備於彗”的怠想,作“先天圖”,用八卦來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以“太極”、“道”作為宇宙本原,來化生天地萬物。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面成,人物由道而行。” (邵雍 《 觀物內篇 》)但又認為“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前,大地自我出,其餘何足言”(邵雍 《 擊壤集加》),從心中推衍出天地萬物。雍子邵伯温亦承此説,提出“故聖人以夭地為一體,萬物為一身”《 語錄 》。此學派開啓了理學中陸九淵“心學”一派。 [1] 
中文名
百源學派
代表人物
邵雍
學    派
儒家理學
名稱由來
因邵雍人稱百源先生

百源學派簡介

北宋以邵雍為代表的學派。因邵雍居蘇門山百源之上,學者稱百源先生,故名。邵雍是北宋道學的中心人物之一,其哲學思想主要吸收道教,兼採儒釋。其哲學思想源於《易經》與《中庸》,並羼雜道教影響。結合道教的先天象數學與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思想,作“先天圖”,用八卦來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此圖的排列方法是後代所有象數學者的基本依據。以“太極”、“”作為宇宙本原,由此而化生天地萬物,所謂“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人物由道而行”(《觀物內篇》)。但又強調心的先天法,認為“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其餘何足言”(《擊壤集》),從心中推衍出天地萬物。其子邵伯温承繼此説,提出“故聖人以天地為一體,萬物為一身”(《語錄》)。此派與陸九淵“心學”派有淵源關係。歷史觀上有明顯的循環論,以為世界歷史的變化也是根據先天的“數”的原則進行的,並依據“元、會、運、世”的機械安排來推算曆史的治亂興衰。 。他結合道教的先天象數學與孟子“萬物皆備於吾”的思想,作“先天圖”,用八卦來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道”,是“太極”,是它們化成了天地萬物,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人物由道而行”(邵雍《觀物內篇》)。他又認為,太極是不動的,太極顯發而有變化的功能,於是生出數、象和器來,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是按照“先天象數”的圖式展開的。他把這先天象數歸之於心,説: “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皆生乎心也”(邵雍《觀物外篇》),從心中推衍出天地萬物。他所説的心既是個人的心,也是宇宙的心。邵雍按照象數,把天地從始至終的過程區分為元、會、運、世,以此為宇宙歷史的週期。他斷定,世界的歷史,以此為週期,由興盛到衰亡,週而復始,循環不已。在上個週期內,歷史是退化的,由堯至宋,經“皇、帝、王、霸”四個階段,一代不如一代。邵雍的先天象數之學是宋明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其代表作《皇極經世》開創了宋明以來象數學的規模與傳統,為星相學家所重。 [2] 

百源學派代表作

皇極經世 皇極經世
代表著作有《皇極經世》、《擊壤集》,《皇極經世》中的《觀物內篇》是邵雍自作,外篇是他的學生的記述,該派反對王安石變法,以研討神秘主義的“先天象數之學”著稱。 [2] 

百源學派主要人物

雍子邵伯温、雍弟邵睦、王預、牛師德、牛思純等

百源學派倫理思想

一是取樂天安命,優遊閒適的人生態度。邵雍自稱安樂先生,稱他的住所為安樂窩。終身不仕,生活上依賴聚居洛陽的保守派權貴。持一代不如一代的退化歷史觀,對現實悲觀失望,因而安時處順,守身避世,安分任命,於世無求,寫了大量“尋樂”詩,如“安樂窩中萬户侯,良辰美景忍虛留”之類,於自得其樂中隱藏着對當時社會的憤激和感傷的情緒,表露出消極頹廢的思想,因而受到朱熹的批評。
二是以“尚自然”為最高的道德原則。認為歷史由皇而帝,由帝而王,由王而霸,每況愈下,與此相適應,道德原則也在變化,最初是三皇以道化民,故尚自然;接着是五帝以德教民,故尚讓;三王以功勸民,故尚政;以後是五霸以力率民,故尚爭。奉行的道德原則越來越低。這些看法除了重複儒家重義輕利、崇德賤力的傳統觀點外,還滲透了道家無為的思想。
三是提倡“以理觀物”、“以物觀物”的認識方法與修養方法。認為要超凡入聖,認識事物,既不能觀之以目,也不能觀之以心,而應“觀之以理”和“以物觀物”,也就是要依靠反觀、直覺。“任我則情,情則蔽,蔽則昏矣。因物則性,性則神,神則明矣”(《觀物外篇》)。以直覺求得道德的提高。 [3]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 2.    何本方,李樹權,胡曉昆 .中國古代生活辭典:瀋陽出版社,2003
  • 3.    陳瑛,許啓賢 .中國倫理大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