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武晴吉

鎖定
百武晴吉(ひゃくたけ はるよし/せいきち/はるきち、Hyakutake,Haruyoshi,1888年(明治21年)5月25日 - 1947年(昭和22年)3月10日),日本佐賀縣人。1905年5月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21年11月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參謀本部勤務官、部員。1931年8月來華,任關東軍哈爾濱特務機關長。1935年3月任步兵第七十八聯隊長。次年4月任廣島幼年學校校長。1937年8月任通訊學校校長。1939年3月任獨立混合第四旅團長,8月晉升中將。1940年2月任第十八師團長,編入華南方面軍序列。同年6月率部犯廣東惠陽,一部佔據寶安、深圳。1941年5月中旬,再侵犯惠陽東南地區,所到之處,殘殺無辜平民並肆意破壞財產。1942年5月任第十七軍司令官。1945年4月在第八方面軍任職。抗戰勝利後,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列為重要戰犯。1947年3月10日死亡。 [3] 
全    名
百武晴吉
別    名
ひゃくたけ はるよし/せいきち/はるきち
所處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
民族族羣
大和民族
出生地
日本
出生日期
1888年5月25日
籍    貫
佐賀縣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1期步兵科
日本陸軍大學33期
罪    行
侵犯廣東、殘殺平民
死亡日期
1947年3月10日

百武晴吉人物簡介

1942年的百武晴吉 1942年的百武晴吉
百武晴吉(1888~1947),日本佐賀縣人。1905年5月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21年11月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參謀本部勤務官、部員。1931年8月來華,任關東軍哈爾濱特務機關長。1935年3月任步兵第七十八聯隊長。次年4月任廣島幼年學校校長。1937年8月任通訊學校校長。1939年3月任獨立混合第四旅團長,8月晉升中將。1940年2月任第十八師團長,編入華南方面軍序列。同年6月率部犯廣東惠陽,一部佔據寶安、深圳。1941年5月中旬,再侵犯惠陽東南地區,所到之處,殘殺無辜平民並肆意破壞財產。 [3] 

百武晴吉喋血瓜島

1942年5月任駐拉包爾的第十七軍司令。當時他手下只有三個聯隊規模的支隊,大本營辻政信中佐假傳命令要他佔領新喀里多尼亞、斐濟薩摩亞等島嶼上的戰略要點以及莫爾茲比港,他手下的南海支隊6000人在堀井富太郎少將率領下翻越了天險斯坦利山脈,向莫爾茲比港進攻。但美軍出人意料的奪佔瓜島,並且戰鬥規模升級了,他的任務複雜化了。他受命把美國人趕出瓜島,他到了拉包爾以後就從瓜島召回了先期上島的川口清健,一聽川口的彙報就火了——這不是一個典型的失敗主義者嘛。什麼飢餓,疲憊,地形,敵兵火力強大,全是為失敗在找藉口,日軍面前有困難?日軍面前有敵人?想到島上還有這個膽小鬼的部下算是沒當場炒川口的魷魚。但是那位主張要全軍登島,起碼要第二師團和第38師團一起上,而且還要有五個野戰重炮聯隊參戰的17軍參謀長二見秋三郎少將就立即被解職編入了預備役。對繼任參謀長宮崎週一他也不信任,把他扔在拉包爾判讀航空照片,自己帶隊上了島。結果他上島第一天就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補給斷絕,已經在島上的日本官兵都餓的像鬼一樣,連他的盒飯都被偷走了,他冒險發動的總攻大敗,由於受制於補給不足和美軍的空中優勢,所部不得不於1943年2月從瓜達爾卡納爾撤退。結果大本營立即成立安達二十三的第18軍專門負責所羅門羣島方面的指揮,他的17軍司令部被調回,專門負責新幾內亞方向,統歸新成立的第8方面軍今村均大將指揮。百武估計自己部隊有5000人戰死,15000人餓死或病死。他在絕望中告訴今村,“軍史上從沒有這樣的事例,一個損失了2萬名士兵的司令官,必須由另一個地區的司令官來把他救出。在我把1萬名士兵帶到安全地帶之前,我忍受恥辱,苟且偷生的活着。”百武想要自殺,但今村阻止了他,今村説,總有一天,我們會把17軍所做的犧牲詳細記錄下來 [1] 

百武晴吉瘋癲而死

重病的百武晴吉從擔架上坐着回禮 重病的百武晴吉從擔架上坐着回禮
1943年6月30日,損失嚴重的第17軍遭到從新喬治亞羣島的倫多瓦登陸美軍的突然襲擊。1944年3月對布干維爾島奧古斯塔皇后灣特洛基納要地的美軍發動殘酷反攻受阻。1945年2月,百武晴吉病重,被解除職務,但因盟軍海空封鎖,他無法被送回日本治療,只能就地在日軍第17軍總部所在地布干維爾島南部的布因,擇地卧牀治療,名義上擔任第八方面軍附之職。日後今村均説他一輩子做的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阻止了百武中將自殺,百武以後一直卧牀不起,所以今村均看到百武晴吉生不如死的情形以後覺得不如當時讓他自殺對他或許是一種解脱。戰爭結束後1946年返回日本,1947年3月10日因精神錯亂而死去。 [2] 
參考資料
  • 1.    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全書61頁--(法國)馬塞爾 博多 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 2.    《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人物全書》,T.N.杜派等,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年,第351頁
  • 3.    章紹嗣,田子渝,陳金安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第9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