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師團

鎖定
第二師團始建於1873年(明治6年),是日本帝國最早設立的六個鎮台之一,稱為仙台鎮台,1886年改名為第二師團,因其徵兵地位於仙台,也被稱為仙台師團。第二師團主要下轄第4,16,29,30四個聯隊(1937年第30聯隊調出)。曾參與過西南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清戰爭)、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侵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等多次戰爭,是日軍中最有戰鬥力的師團之一。1945年于越南西貢(胡志明市)向盟軍投降。
1950年陸上自衞隊前身,日本警察預備隊成立。同時,第二師團的前身,第2管區總監部也建立了。
1962年1月18日,日本陸上自衞隊第2師團重建,屬於機械化步兵師,早期全師團約8100人(現約6000餘人),下轄3個普通科連隊(機械化步兵團),1個特科連隊(炮兵團),1個戰車連隊(裝甲團),是陸上自衞隊中僅有的兩個擁有裝甲團的師團之一(另外一個是第7師團),長年駐防北海道的旭川市,歸陸上自衞隊北部方面隊指揮。現指揮官為市野保己陸將(相當於陸軍中將)。
中文名
第二師團
別    名
仙台師團
成立時間
1873年
投降地
越南西貢(胡志明市)
重建於
1962年
隸屬國家
日本

第二師團基本介紹

第二師團因為主要徵兵地在仙台,又名仙台師團,代字勇(因日俄戰爭期間在弓長嶺進行了一次最大的夜襲而聞名),九一八事變的日軍主力,後來在瓜島被美軍打殘。
編成時期:1888年5月14日
編成地仙台(日本)
補給軍區:仙台(日本)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西貢(越南)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8軍
所屬步兵聯隊
編成時:第4(仙台),第16(新發田),第29(會津若松),第30(高田)
投降時:第4(仙台),第16(新發田),第29(會津若松)

第二師團發展歷程

第二師團的前身是仙台鎮台(又稱東北鎮台),而東北鎮台是1873年1月設置的,當時的大本營在舊仙台城的二之丸(日本東北大學境內),第二大本營(分部)在青森。甲午戰爭的時候,第二師團參加了威海衞攻堅戰。而日俄戰爭的時候所屬於黑木為楨大將的第一軍,轉戰於九連城遼陽、沙河以及奉天。1931年夏天被調去滿洲駐屯,然而被派去沒多久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作為九一八事變的導火線,第二師團作為主力攻擊了東北軍在奉天的北大營,之後轉戰於長春、吉林、齊齊哈爾和哈爾濱。1933年暫時被派回國整編。於1937年4月再次被派往滿州,駐屯在以哈爾濱為中心的松花江區域。
七七事變爆發,第二師團的第16步兵聯隊被抽調出來參加了察哈爾作戰和徐州會戰。1940年秋天再次回國接受整編和補充新兵,原下轄的第30聯隊調出並和第3,36聯隊組建第28師團。另以第二師團留守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為基礎,重建第13師團。在日軍中,第二師團和熊本第六師團一起被認為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第二師團
第二師團(4張)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二師團立即被配屬給今村均中將的第16軍。在進軍南洋前,第二師團進行了改編,原有大部分主力部隊被保留和改編成其他部隊或留守部隊,真正派往南洋的是簡編的第二師團,無論是人員和武器裝備均不可同日而語,基本上是一個師團架子和大量新兵。此時1942年在日軍攻陷爪哇之後,第二師團被命令在當地執行警備和掃蕩任務。於是,第二師團被捲進了與其命運相關的所羅門羣島的戰役。1942年8月開始的瓜島攻堅戰,才是第二師團惡夢的開始。為了奪下瓜島的飛機場,作為先遣隊,第二師團派出了以步兵第4聯隊為基幹而組成的那須支隊(支隊長那須弓雄少將)。為了與此相配合,川口支隊(支隊長川口清健少將,福岡的第35旅團為基礎)和那須支隊一同在瓜島登陸。9月2日,第一次瓜島機場爭奪戰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10月初,第二師團主力在瓜島成功登陸,於24日和25日進行了第二次總攻擊。然而得到的又是慘敗,並且以那須少將為首,步兵第16和29聯隊兩個聯隊長都戰死。雪上加霜的是11月3日,步兵第4聯隊聯隊長又戰死了。這就意味着在瓜島的第二師團失去了他們所有的步兵指揮官。再加上食物和彈藥的補給已經完全被切斷。“瓜”島變成了“餓”島(日語中,“瓜”的發音和“餓”的發音相同),不斷有士兵餓死和逃走。日軍大本營終於決定中止瓜島爭奪戰,1942年下令撤退,而瓜島的第二師團的殘餘部隊直到1943年2月才全體正式撤離。之後,第二師團在菲律賓被重建。1943年9月開始第二師團被任命擔任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警備工作。1944年,第二師團被投入到緬甸戰場,駐守仰光。1945年2月,第二師團被英軍趕出緬甸,最後在越南西貢向盟軍投降。
留守日本的第二師團則集中了原第二師團的精華,隨着戰爭進行,不斷擴編新部隊投入戰爭。1943年5月根據軍令陸甲第45號令,以留守第二師團的獨立步兵62聯隊為核心,編成第42師團(內轄129、130、158聯隊,搜索第42聯隊,野炮兵第12聯隊,工兵第42聯隊,輜重兵第42聯隊,通信隊,兵器勤務隊,第1-3野戰醫院,獨立戰車第5、6中隊),在第5方面軍編成內,主要負責日本東北地區、北海道和南千島羣島一帶的防務,戰爭結束時司令部位於北海道的稚內
1944年4月4日,留守第二師團一部組建第72師團(內轄第134、152、155聯隊,野炮兵、工兵、輜重兵聯隊各1,通信隊和速射炮隊各1),屬於第11方面軍序列,負責日本本土東北地區防務,戰爭結束時部署在福島縣
1945年1月,為應對“本土決戰”,大本營對原留守師團進行改變,共編成54個師團。留守第二師團約2萬人被編入新建的機動打擊第202師團(下轄第504、505、506聯隊,野炮兵第202聯隊,迫擊第202聯隊,速射炮隊,機關炮隊,通信隊,兵器勤務隊,工兵隊,輜重隊,第4野戰醫院等),在第36軍編成內,主要部署在關東地區的第二線,是盟軍登陸關東地區時的重要反擊部隊。師團長片倉衷少將。戰爭結束時位於日本羣馬縣高崎市

第二師團歷任長官

1 佐久間佐馬太(1888年5月14日----1895年4月5日)
2 乃木希典(1895年4月5日----1896年10月14日)
3 西寬二郎(1896年10月14日----1904年9月8日)
4 西島助義(1904年9月8日----1906年7月6日)
5 松永正敏(1906年7月6日----1912年2月27日)
6 仁田原重行(1912年2月27日----1915年2月15日)
7 南部辰內(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18日)
8 河內禮藏(1916年8月18日----1919年7月25日)
9 中島正武(1919年7月25日----1922年2月8日)
10 長坂研介(1922年2月8日----1926年3月2日)
11 井上一次(1926年3月2日----1927年7月26日)
12赤井春海(1927年7月26日----1930年12月22日)
13 多門二郎(1930年12月22日----1933年8月1日)
14 東久邇稔彥(1933年8月1日----1934年8月1日)
15 秦真次(1934年8月1日----1935年8月1日)
16 梅津美治郎(1935年8月1日----1936年3月23日)
17 岡村寧次(1936年3月23日----1938年6月23日)
18 安井藤治(1938年6月23日----1939年11月6日)
19 吉本貞一(1939年11月6日----1941年4月10日)
20 丸山政男(1941年4月10日----1943年6月10日)
21 岡崎清三郎(1943年6月10日----1945年3月1日)
22 馬奈木敬信(1945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