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詞條的名稱都應當首先使用大多數用户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同時儘量確保用户可以簡單且符合常識地找到及鏈接到本詞條。特定類型的詞條還需要符合具體類型的詞條命名慣例。
- 中文名
-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
- 類 別
- 百科編審術語規範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通用規則
編輯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
儘量使用事物的最常用名稱,但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混淆。如果存在同名事物,可以給詞條添加新義項。(新義項如何添加,請參看主詞條——百度百科:多義詞)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使用中文或英文名稱
百度百科的絕大多數用户使用中文,為了讓用户能在百度百科簡單便捷地獲取有用信息,儘量使用簡體中文作為詞條名。若英文比中文翻譯更常用,或一個事物還沒有中文名稱時,詞條名可以使用英文,如“IBM”、“NBA”。
在使用英文作為詞條名稱時,應注意使用規範的英文格式(比如英文單詞大小寫,如“iPhone”)。
百度百科暫不接受中文和英文之外的詞條名,但可以在詞條正文中指出其外文原文的寫法。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不使用自造詞
某些新出現的熱門事物可能還沒有規範的詞條命名,典型的情況是突發事件,如“9·11事件”在剛剛發生的一兩天受到了廣泛的報道,但並沒有一個確定的事件名稱。當創建這類詞條時,請不要使用自造詞(如“世貿中心撞機事件”)作為詞條名,而是儘可能使用在各類報道中最為人所知、最通用的那一個,以便這一詞條能方便地被找到和鏈接。
其他非事件類的詞條命名也遵循這一原則。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使用專有名詞
詞條名應為專有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如“波蘭總統專機失事事件”。不要使用具有複合含義的詞組作為詞條名,如“魚香肉絲製作工藝”“雄偉的長城”。作品類名稱等情況除外。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使用正式的全稱
1、當事物具有多種稱謂時,應使用官方正式的、學術的等專有稱謂作為詞條名,如使用“氫氧化鈉”而非“燒鹼”為詞條名。
2、當事物具有簡稱時,應使用規範全稱作為詞條名,如使用“貝拉克·奧巴馬”而非“奧巴馬”為詞條名。
3、當事物的別名、俗稱、筆名、號等比正式名稱使用得更多、更容易理解時,可以不使用正式名稱,而遵循“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慣例,如使用“冰心”而非“謝婉瑩”為詞條名。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空格的使用
1、中文的詞條名不應當包含任何空格。
2、英文的詞條名可以按英文的書寫慣例在詞與詞之間添加一個半角空格。
3、當中英文混雜使用時,中文與英文之間不應該添加空格,如“三星Galaxy S5”。
4、詞條名中不應包含任何全角空格。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詞條名中的標點符號
符號 | 使用情境 | 舉例 |
---|---|---|
間隔號“·” | 非中文人名 | 貝拉克·奧巴馬 |
書籍的章節 |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 |
事件中的月和日數字 | 5·12汶川地震 | |
半角連接號“-” | 外文、阿拉伯數字的連接 | UTF-8 |
外文譯名的連接 |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 |
全角連接號“—” | 中文詞語的連接 | 秦嶺—淮河一線 |
括號() | 事物的固有名稱 | 廣州鐵路(集團)公司 |
逗號, | 作品名 | 永別了,武器 |
事物的固有名稱 | 2,2,5-三甲基己烷 |
括號(全角“()”)表示註釋、附加説明,在百科中使用不應該包括對詞條的附加説明,如“威廉·莎士比亞(英)”,“顏真卿(709-784)”都是不規範的詞條名。
使用作品名稱作為詞條名時,請不要使用書名號將作品名括起作為詞條名,但正文中可以正常使用書名號。
其他標點符號一般不建議在標題中使用,除特殊説明外,標點符號均應使用全角符號。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各類詞條命名規則
編輯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分類詞條和指南詞條
分類詞條命名見百度百科:特色詞條——分類指南章節。編輯指南詞條以“XXX類詞條編輯指南”命名。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百科官方術語詞條
百科官方術語詞條以“百度百科:XXX”命名。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貼吧詞條
百度貼吧詞條以“XXX吧”命名。
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多義詞詞條
請參看主詞條——百度百科:多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