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

鎖定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是1999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陳遼,曹惠民編寫。
作    者
陳遼/曹惠民
出版時間
1999年09月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    數
478 頁
ISBN
9787561721148
定    價
24.00
裝    幀
平裝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內容介紹

當波瀾壯闊、風雲變幻的20世紀即將過去、新世紀的曙光已依稀可辨之際,人們回眸百年滄桑,不禁悲情滿懷、感嘆唏噓:這是一個燦爛的世紀,也是一個多難的時代!
一百年來,中國的文學家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他們的思考、求索和奮爭。中華文學的歷史發展曾給他們留下光榮的遺產與深厚的積澱。在為新的輝煌潛心創造的一個世紀中,他們又留下了無數坎坷的足跡與繽紛的實績。無論是在哪一個歷史年代生活,也無論是在哪一個地區寫作,黑眼睛黃皮膚的炎黃子孫,同用祖先留下的方塊漢字,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而貢獻了自己的心血之作,都為20世紀的中華文學增光添彩,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世紀史冊之中。
怎樣總結這份中華文學的最新遺產?在世紀末逼近之際,這個問題擺到了所有以從事百年文學研究為學術生命的人們面前。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作者介紹

陳遼 江蘇海門人,
1931年9月生,江蘇
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原所長,江蘇省台港海外
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著
有《葉聖陶評傳》,《周太谷評傳》、《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史稿》等20
多種,主編《台灣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辭典》、《世紀 之交的世 界華文文學》等 ,曾多次獲部省級以
上獎項。1986年被評
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
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曹惠民 江蘇南通人,
1946年5月生,先後
攻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和華
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
82年研究生畢業,獲碩
上學位。現任蘇州大學文
學院教授、世界華文文學
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台
港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副
會長。著有《多元共生的現代中華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86)》(合著)等
多種。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作品目錄

目錄
引論 逼近世紀末的學術思考
第一節 世紀末的沉思
第二節 整合兩岸、兼容雅俗的新構建
第一編
第一章 百年中國內地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文學發展的歷史分期
第二節 作者和讀者的迭代更新
第三節 文學思潮二十八型
第四節 文體衍變:新民體 歌體詩 第一人稱
第二章 百年台灣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文學思潮的消長更迭
第二節 現代意識與民族詩風
第三節 小説文體的自覺與更新
第四節 從空疏到勃發的散文
第五節 台灣文學五“性”
第三章 百年港澳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從多元到整合的香港文學思潮
第二節 傳統的與現代的
第三節 三股小説潮的分流與互滲
第四節 多種散文樣式的繽紛呈現
第五節 澳門文學的發展與特徵
第四章 百年中華文學一體論
第一節 中華文學空間的連-隔-通
第二節 海峽東西 香港內外:作家族羣的空間背景
第三節 鄉村・都會・市井:創作文本的空間內涵
第四節 邊緣與中心:文學傳播與消費的空間機制
第二編
第五章 人文精神:羣體生存意識籠罩下的個體思索
第一節 人文思考的自覺主體
第二節 重造民魂:羣體取向中的個體思考
第三節 從羣體生存思考中突圍的痛苦思索
第四節 流浪靈魂的精神家園
第六章 世間情懷:直面現實的兩難選擇
第一節 幾篇“宣言”衍出的史蹟
第二節 悖論的統一存在
第三節 選擇的代價
第四節 一串深沉的音符
第七章 現代化轉型:新的文學傾向的追求
第一節 現代化趨向與現代主義的傳入
第二節 理性的沉潛
第三節 彼岸的鑑照
第八章 中國情結:民族心靈在鄉土上閃耀的光華
第一節 故鄉・童年・鄉愁
第二節 鄉土文學的歷史行進
第三節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鄉土文學
第四節 現代觀念與鄉土意識
第九章 雅俗調適:文類互動的推助
第一節 對峙・互補・共存
第二節 文學發展的動力源
第三節 共同的現代化趨向
第十章 女性寫作:文學話語的別一系統
第一節 浮出歷史地表
第二節 繁花似錦 新蕊吐秀
第三節 滿天星斗煥文章
第十一章 作家族羣:風格個性的多元呈示
第一節 現代意義的作家
第二節 作家類型觀
第三節 作家的創作心理與個性
第十二章 傳播與消費:文學在流通中的價值實現
第一節 媒體的新變與文學之衍變
第二節 多維視角下的文學傳播
第三節 趨向大眾化的文學消費
第四節 文學消費在現代社會中的多樣景觀
第五節 傳播、消費與創作的互動
第三編
第十三章 百年中華文學的理論積澱
第一節 文學與政治
第二節 文學的民族化與現代化
第三節 文學與美學
第四節 文學交流與文學發展
第十四章 跨世紀的前瞻
第一節 科學預測與歷史、現實的依據
第二節 新世紀初葉中華文學的前景
第三節 迎接中華文學新紀元
附錄一:百年中華文學大事年表(1898-1999)
附錄二:本著作論及的作家人名一覽
參考文獻簡目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