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善煤礦

鎖定
皖北煤電集團公司百善煤礦是安徽大型骨幹企業,國家二級企業,連續9年保持部頒質量標準化礦井,3次成為中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全國煤炭行業環境保護十佳企業;8次榮獲安徽省最佳經濟效益奪魁單位、蟬聯五屆省級文明單位;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煤礦、省級園林式單位;省市三五、四五普法先進集體、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
礦黨委先後榮獲省、市、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學習型模範班子和淮北市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綜掘隊榮獲全國煤炭工業雙文明紅旗單位稱號。
30年來,礦區湧現出市級以上各類先進人物30餘人次。榮獲國家、省、市、公司各種榮譽稱號220多項。
公司名稱
百善煤礦
面    積
約 21.5 km²
地    址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

百善煤礦地理位置

百善煤礦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井田南北長7.2公里,東西寬2~4公里,面積約21.5平方公里,為不規則的向斜盆地。地層傾角3~20度,共含煤5層,可採2層,6煤層為主採煤層,平均厚度為2.85米。屬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是化工、冶金、生活的理想用煤。煤炭地質儲量5414萬噸,可採儲量3958萬噸,原設計服務年限53年。
礦區交通便利,南靠宿永公路,東鄰肖淮公路,與合徐高速交匯,西接豫獸,東進江浙,通達全國。經煤礦專用線與淮阜鐵路線相接,北連隴海、東貫京滬、南及京九;水陸聯運過蒙城北渦河、淮北青龍山港,運達淮河、大運河、長江沿岸城市及附近地區。

百善煤礦歷史沿革

百善煤礦興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中葉,1974年動工,1977年7月1日投產,設計年生產能力45萬噸,1979年達到設計產量。
1982年至1 985年,礦井通過第一期技術改造,生產能力增加到60萬噸。1 986年,以發展採掘機械化、提高提絞能力為目標,進行第二期技術改造後,核定生產能力為90萬噸。科技的進步,推動了煤炭生產迅速發展,1986年,原煤嚴量突破100萬噸,實現一礦變兩礦。1 989年,礦井機械化程度達到80%,率先在全國地方煤礦實現機械化生產礦井,
1990年,原煤產量達到136萬噸,實現一礦變三礦,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94年、1995年,連續兩年原煤產銷達到140萬噸;1996年達到1 68萬噸,超過設計生產能力3.5倍。近十多年來,年產量穩定在150萬噸以上。投產30年來,累計生產原煤3300多乃噸。實現利税13億多元,出口剖匯2500多萬美元。煤炭產品享譽華東,遠銷日本、韓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被譽為"中國安徽一號煤"。
新世紀初以來,百善煤礦立足資源減少這個實際,堅持礦井內涵改造,擴大礦井科技含量,提高資源回收率,致力於"提高回採上限"課題研究,使原煤牛產始終穩定在150萬噸以上,2006年,生產原煤154萬噸,原煤全員效率達3.61噸;連續多年利税突破1億元。
2004年,職工人均年收入由上個世紀不足1萬元達到1.5萬元,2005年,人均年收八達2萬元,2006年達2.6萬元,一線員工超過3萬元。
2004年以來,管理創新又給這個老礦增添了新的活力。推行成本目標管理,建立噸煤成本管理網絡,不斷強化質量管理;面對市場,調整嚴品結構;推行以崗定薪、以績論薪的績效工資制,建立企業內部市場運行機制,與幣場接軌;建立全員工作崗位4E標準、運用4卡管理、實施三工並存、動態轉換和走動式管理精細化管理模式。
按照五優化原則,實行扁平化管理.設立"井門材料超市",使各種物資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着力建立內部幣場運行體系。制定了《內部幣場監督管理辦法》等實施辦法、細則以及1000多種材料價格,加快推進管理信息化建設,使各項管理邁上新台階。

百善煤礦發展前景

30多年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黨建工作保障有力,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營管理效益信增,企業文化建塑穩步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職工生活蒸蒸日上。礦區呈現出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