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灘鎮

鎖定
白馬灘鎮,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地處黃龍縣東南部山區,為澽水之源,在關山腳下。東鄰韓城薛峯鄉,南接渭南市合陽縣皇甫莊鎮,西南與石堡鎮相鄰,北以大嶺山脈與圪台鄉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9.4千米 [1]  ,總面積453.07平方千米。 [2] 
白馬灘鎮境內有國家3A旅遊景區神道嶺風景區1個,南池寺1座。 [1] 
截至2020年6月,白馬灘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白馬灘鎮户籍人口6916人 [2]  。2011年,白馬灘鎮農業總產值552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19元。 [1] 
中文名
白馬灘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
地理位置
黃龍縣東南部山區
面    積
453.0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白馬灘村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區碼
715704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J
人    口
6916人(2018年)

白馬灘鎮歷史沿革

古為牧馬地,多產白馬以為奇,將所處牧草灘之村稱之白馬灘村。鎮以村名。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韓城縣澽源鄉七保、八保,薛峯鄉九保轄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民主建政時編入黃龍縣第一區。
1952年,從將軍廟區劃入部分鄉。
1956年,縮為5個鄉。
1958年,以白馬灘原名為蛟龍鎮設立蛟龍公社。同年,又將蛟龍、躍進、火箭、金星等4個公社合併為“白馬灘公社”。
1959年,因黃龍縣建制撤銷劃歸韓城縣。
1961年,黃龍恢復縣制,柏峪、石門、紅石崖劃出。
1964年,石門公社併入白馬灘公社。
1984年7月,改設白馬灘鄉;同年10月,改為白馬灘鎮。
2011年,撤銷柏峪鄉併入白馬灘鎮。 [1] 

白馬灘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轄白馬灘、石門、溝口、靈火、西溝口、堯頭、神玉、亂石灘、河北、河西坡、柏峪、亂麻科、王莊、石珂14個行政村;下設7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白馬灘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白馬灘村。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631101001
121
白馬灘鎮社區
610631101200
122
白馬灘村
610631101207
220
石門村
610631101208
220
靈火村
610631101209
220
河西坡村
610631101212
220
神峪村
610631101213
121
柏峪村
610631101215
220
亂麻科村

白馬灘鎮地理環境

白馬灘鎮位置境域

白馬灘鎮地處黃龍縣東南部山區,為澽水之源,在關山腳下。東鄰韓城薛峯鄉,南接渭南市合陽縣皇甫莊鎮,西南與石堡鎮相鄰,北以大嶺山脈與圪台鄉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9.4千米 [1]  ,總面積453.07平方千米。 [2] 
黃龍縣白馬灘鎮人民政府

白馬灘鎮地形地貌

白馬灘鎮地處陝北構造盆地的最南邊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山、川,4條大川分佈全境,山大溝深,山勢險峻。境內的最高點位於大嶺石寨子,亦是黃龍縣境最高點,海拔1783.5米;最低點位於白楊樹咀,亦是黃龍縣境最低點,海拔643.8米。 [1] 

白馬灘鎮氣候特徵

白馬灘鎮氣候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暖宜人、光照充足。無霜期年平均210天,與陝西關中地區相近。境內西部山區,山高溝深,無霜期短,氣候寒冷;多年平均氣温8.2℃,1月平均氣温-17℃,7月平均氣温36.7℃。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10月,9月最多。 [1] 

白馬灘鎮水系水文

白馬灘鎮境內河道均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涺水河、柏峪川河2條,境內總流長50.6千米,流域總面積560.7平方千米,均出縣境入韓城流入黃河。境內最大河流涺水河,年均流量2.3立方米/秒,流速0.6米/秒,河流高差387米,河流比降6‰,年平均徑流總量0.7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高頭川、青華川、西川(又名狼兒溝)、廟後川河。 [1] 

白馬灘鎮自然資源

白馬灘鎮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91.6%。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油松、山楊、白樺、側柏為優勢的喬木70餘種,有白皮松五角楓等珍稀樹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也是褐馬雞的重要棲息地。 [1] 

白馬灘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轄區總人口734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48人,城鎮化率14.3%。另有流動人口176人。總人口中,男性4378人,佔59.6%;女性2967人,佔40.4%。14歲以下955人,佔13%;15—64歲5215人,佔71%;65歲以上1175人,佔16%。2011年,白馬灘鎮人口出生率4.6‰,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人。 [1] 
截至2018年,白馬灘鎮户籍人口6916人 [2] 

白馬灘鎮經濟

白馬灘鎮綜述

2011年,白馬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419元。 [1] 

白馬灘鎮第一產業

2011年,白馬灘鎮農業總產值5523.6萬元。農業耕地面積1.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967畝,林地面積5.7萬畝。
白馬灘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白馬灘鎮糧食生產826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和板栗。2011年,白馬灘鎮核桃產量1050噸,花椒產量120噸,板栗產量230噸。
白馬灘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白馬灘鎮生豬存欄2686頭,出欄3035頭;牛存欄1604頭,出欄898頭;羊存欄1349只,出欄935只;家禽存欄16200羽,出欄13300羽。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大型農業機械87台(輛)、小型農機普及率100%。 [1] 

白馬灘鎮第二產業

2018年,白馬灘鎮有工業企業4個。 [2] 

白馬灘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商業網點81個,商業從業人員155人。農村集貿市場2個。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各類賓館、旅社、招待所20家,牀位130張。2011年,白馬灘鎮接待遊客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旅遊收入400萬元,比上年增長41.3%。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境內有金融機構2家,郵政儲蓄所和農村信用聯社,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023萬元,比上年增長34.1%,比年初增加514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706萬元,比上年減少34%,比年初減少435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28萬元,比上年增長46%,比年初增加577萬元。 [1] 
2018年,白馬灘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0個。 [2] 

白馬灘鎮交通運輸

白馬灘鎮境內304省道貫穿全境。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轄區道路總長52.2千米;基本實現“村村通”柏油路。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鎮區道路長1千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22米。 [1] 

白馬灘鎮社會事業

白馬灘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文化事業單位1個,文化廣場3個;年放映數字電影103場;村文化室14個;農家書屋14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藏書9.8萬餘冊。有文化從業人員9人,均屬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喜慶鑼鼓”、“秧歌”、“秦腔”、“迷糊”、“繡花”、“剪紙”和“根雕”等。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線電視網絡光纜線路73千米,電纜線路117千米,有線電視用户938户,有線電視覆蓋率63.8%。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農村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3%。14個村各有一個遠程教育平台。 [1] 

白馬灘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幼兒園(所)3所,在園幼兒341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2所,在校生381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21人,專任教師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白馬灘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1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75人,經營管理人才16人,技能人才14人,農村實用人才213人。 [1] 

白馬灘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馬灘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3個,其中衞生院2個,村級衞生室11個;病牀9張。專業衞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2011年,白馬灘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4萬人次,住院手術3台次,出院病人804人次。
2011年,白馬灘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84.0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衞生廁所普及率59%,自來水人户率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602人,參合率96.7%。 [1] 

白馬灘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白馬灘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