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頭蝰

鎖定
白頭蝰是蝰科白頭蝰屬爬行動物。 [14]  白頭蝰的體長約76釐米,頭部背面為白色,橢圓形,被以大型對稱鱗片。吻寬而短,背鱗平滑,紫褐色或藍黑色,紅色或橙紅色橫紋,在背中央呈左右交錯排列或左右相連為一條橫紋。 [15]  頭背淡褐色,有淺粉紅色斑紋;軀幹及尾背面紫褐色,有鑲黑邊的硃紅色窄橫斑十餘對,腹面藕褐色。體型與遊蛇科蛇類相似,管牙短小。 [16] 
白頭蝰的分佈主要以橫斷山脈南端山地一帶為中心,多集中於雲貴高原,在西部,沿四川盆地西緣山區向北達九頂山區分佈;在東部,沿苗嶺、南嶺向東達武夷山區及東南丘陵地區分佈。 [17]  白頭蝰棲息于山區有洞穴的岩石地帶,也常到路邊、稻田、草叢及住宅附近,平時單獨生活,夜行性,黃昏時分比較活躍,有冬眠現象。白頭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主要以齧齒動物、食蟲動物為食。 [15] 
白頭蝰,世界爬蟲界公認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名。 [18]  臨牀上,白頭蝰咬傷中毒兼有神經毒與血循毒症狀。白頭蝰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它處於遊蛇科與蝰科演化的中間環節。 [14]  白頭蝰是湖南省重點保護蛇類,中國“三有”保護蛇類,《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將其列為極危(CR)級別,IUCN列為易危(VU)級別。 [19] 
中文名
白頭蝰
拉丁學名
Azemiops feae
別    名
白缺蝰
白頭蛇
外文名
Fea's Vip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蝰科
白頭蝰屬
白頭蝰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新蛇亞目
亞    科
白頭蝰亞科
分佈區域
分佈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甘肅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Boulenger,1888
保護級別
三有保護動物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6] 

白頭蝰動物學史

拉丁名:為了紀念過世的動物學家維拉蒂米爾·克哈倫(Vladimir Kharin),他為亞洲魚類和爬行動物(包括蛇)的分類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且白頭蝰歸屬於白頭蝰屬(Azemiop),因此將白頭蝰拉丁名命名為“Azemiop skharini”。
中文名:頭部為白色,在深色的身體和尾巴的襯托下,頭部顏色顯得特別淺淡,又是蝰科毒蛇的一種,故名“白頭蝰”。

白頭蝰形態特徵

白頭蝰全長雄蛇(527+105)mm,雌蛇(634+105)mm。生活時軀幹及尾背面紫棕色,有成對鑲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彼此交錯排列,僅個別橫紋在背中央合併為一。腹面藕褐色,前端有棕色斑。頭背淡棕灰色,吻及頭側淺粉色,額鱗正中有一前窄後寬的淺粉紅色縱斑。其後二頂鱗上各有淺粉紅色斑。往後斜向頂鱗中縫彼此癒合為一,止於頂鱗後緣。頭部腹面淺棕黑色,雜以白色或灰白色紋。頭大呈橢圓形,與頸部明顯區別,吻短而寬,吻鱗寬度超過高度,從背面可見到它的上緣。鼻間鱗寬度超過它的長度。額鱗近六角形,前寬後窄,長度超過從它到吻端的距離,略短於頂鱗間縫;頂鱗長度約等於從它到吻端的距離;頰鱗1枚,近方形;眶前鱗3或2;眶後鱗2,前額鱗2;上枚較大;後顳鱗3;上唇鱗6,2一1一3式,第1枚最小,第3枚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8,少數為7,有的一側為9,第1枚較寬大,彼此相切甚多,前3(4)枚切頷片;頷片1對,較寬短,背鱗平滑,17—17—15行,有的通身15行,有的15一15—15行;腹鱗雄蛇170—192枚,平均181,雌蛇178—197枚,平均183.9;肛鱗完整;尾下鱗雙行或少數成單,雄蛇44—52對,平均49.2,雌蛇39~42對,平均40.8。 [1] 
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13+3對左右鑲細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左右側橫紋在背中央相連或交錯排列;腹面藕褐色,前段有少許棕褐斑點。 [2] 

白頭蝰棲息環境

白頭蝰的棲息地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夜晚或晨昏活動,棲息於丘陵或山區草地、麥田爛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有時在人們住宅附近,甚至進入房舍、牛圈、灶屋、帳頂等。 [3] 

白頭蝰生活習性

白頭蝰飲食習慣

龍巖市東肖森林公園發現活體白頭蝰
龍巖市東肖森林公園發現活體白頭蝰(2張)
白頭蝰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喀斯特洞穴和裂縫中度過的,因此它們可以很少出現在地面上。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觀察和研究,發現白頭蝰主要的食物為齧齒動物和鼩鼱。
人工實驗條件下的觀察研究表明,該蛇白天活動期間最適宜的温度為23~27°C,夜間為12~19°C,在13~20℃下進食,超過該温度則皮膚乾裂和起皮,不進食,活動能力大大減小。
在自然條件下的實驗觀察表明,2月至11月期間,在1.5個月內蜕皮1次。冬眠時間為60天(自12月底至2月底)。在2月至11月,研究人員提供老鼠、蜥蜴和帶有老鼠氣味的雞肉作為白頭蝰的食物,觀察到白頭蝰大約每8天左右進食一次。

白頭蝰攻擊行為

白頭蝰與其他許多陸生毒蛇不同,該蛇活動緩慢,攻擊慾望較低,且行動不便。但其為蝰科管牙類劇毒蛇,建議遇見時應儘量遠離,且棲息地與人類居住區有所重疊,因此白頭蝰的主要危害為傷人。

白頭蝰活動時間

據兩棲爬行動物學者徐萬吉等人報道:為有效避免人類的捕殺,白頭蝰進化出了在凌晨非常活躍的行為,有效避開了人類活動的時間。且國外有研究人員在2013年5月中旬和6月初凌晨3~4點的微雨時節進行爬行動物調查時觀察到白頭蝰,當時的地表温度為18~20℃。同年10月至11月的雨季再次進行調查時,在晚上7點~11點發現白頭蝰幼體活動頻繁,此時地表温度為12~19℃。 [4] 

白頭蝰分佈範圍

中國之內:白頭蝰主要分佈在中國,中國種羣佔全球種羣的80%,分佈範圍雖然廣泛,但極為罕見 [7]  ,主要分佈 [5]  在安徽 [13]  、福建、甘肅、廣西、貴州、湖南 [9]  、湖北 [10]  [12]  、江西、陝西、四川、西藏、雲南 [11]  、浙江、廣東 [8] 
中國之外:越南、緬甸。 [5] 

白頭蝰繁殖方法

白頭蝰自然繁殖

繁殖行為類似於其他陸生毒蛇:雄性與雌性先平行向前移動。隨後,雄性纏繞上雌性,並將尾部和生殖器轉到雌性身體下方,之後雌性動物豎起尾巴,雌雄生殖器相接併攏,進行約10分鐘的短暫交配。在之後大約10~12天的時間內,進行多次交配。孕期持續近90天,之後雌性產卵。 [3] 

白頭蝰人工繁育

白頭蝰蛇是世界爬蟲界公認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名,歐美曾多次進口,結果全軍覆沒。對於白頭蝰的死因,爬蟲學界也是眾説紛紜,但一般認為白頭蝰在低海拔高温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另一説法則是由於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無法適應齧齒類動物。

白頭蝰保護現狀

白頭蝰種羣現狀

2012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對白頭蝰的評估結果顯示:該物種在分佈範圍內廣泛存在,被認為無較大威脅。但由於其種羣數量較少,相關報道大都以新聞和新紀錄的形式出現,缺乏對其深入系統地研究,因此其種羣現狀數據較為缺乏。

白頭蝰保護等級

1998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將其列為極危(CR)。
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004年《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易危(VU)。
2012年《IUCN物種紅色名錄》將其評估為無危(LC)。
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將其評估為易危(VU)。

白頭蝰致危因素

白頭蝰亞科蝰科中的原始類羣,只有單屬獨種,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佈於我國,但數量稀少,應予積極保護。白頭蝰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因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對其應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 [4] 

白頭蝰毒液毒性

白頭蝰
白頭蝰(11張)
白頭蝰是中國眾多劇毒蛇中毒性較中等的蛇。其毒性對青壯年並不致命。
白頭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被它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頭昏眼花、吞嚥困難、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等症狀,咬傷後可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DIC),使傷肢紅腫疼痛逐漸加重、功能障礙。
臨牀用普通的眼鏡蛇毒血清醫治收效甚微。在使用抗眼鏡蛇毒血清無效的情況下,改用改善微循環藥物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效果顯著。
白頭蝰為蝰科中的原始類羣,種羣數量本身較少,但其他因素對其數量也造成了極大威脅:
1、由於白頭蝰的棲息地與人們的生活範圍、居住地區有所重疊,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
2、由於該物種比較古老且罕見,人們對它的認識不足,一旦發現可能將其捕捉、誤傷或用來食用與貿易。

白頭蝰主要價值

白頭蝰科研價值

用於醫學研究:科學家將白頭蝰的毒液和毒腺與其他蝰科蛇類相對比,發現了白頭蝰的毒液不會造成人體凝血、出血或肌溶解,且白頭蝰毒牙尖端處側面有一個刀片狀結構。這表明了白頭蝰處於遊蛇科與蝰科演化的中間環節,在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佔有重要位置,因此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用於物種系統發育學研究:儘管科學家對蝰科蛇的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還是存在爭議。這項研究使用了31種蛇類的39種骨學特徵和線粒體DNA數據進行了研究,重新修訂了蛇亞目各科的系統發育關係,發現白頭蝰和黑頭蝰物種分化較早。

白頭蝰經濟價值

該物種被用於寵物貿易。白頭蝰目前還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且沒有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因此可以在國際層面上流通。但由於白頭蝰獨特的生活習性,目前流通的白頭蝰多數為野外抓捕,數量較為稀少,在許多喜歡稀有動物和毒蛇的愛好者的羣體中需求量很大。
注:白頭蝰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未經批准私自捕捉、飼養是違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