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雲杉

鎖定
白雲杉(學名:Picea glauca (Moench) Voss)是松科、雲杉屬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色,鱗狀剝裂。枝光滑無毛,葉座短,斜上或與枝近平行,芽卵形,先端尖,褐色葉片針狀四稜形,較細短,彎曲,先端鈍尖,球果卵狀長圓形,兩端為圓形,綠褐色,果鱗廣倒卵形,苞鱗形小,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有牙齒,種子倒卵形,褐色,有白點紋,翅橢圓形。
分佈於加拿大與美國東北部:東起大湖區各州及加拿大紐芬蘭與魁北克,西至阿拉斯加的山區密林裏。中國遼寧有引種。生長在從海拔0-1500米處的潮濕、排水良好的粉沙土中,在土質粘重、地勢低及石灰質土上生長不良。
白雲杉生長量高於鄉土樹種紅皮雲杉,是優良的用材和綠化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白雲杉
拉丁學名
Piceaglauca(Moench) Voss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杉綱
松杉目
松科
亞    科
冷杉亞科
雲杉屬
Sect. Picea
白雲杉
命名者及年代
(Moench) Voss,1907

白雲杉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1米;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色,鱗狀剝裂。枝光滑無毛,1年生枝白色微帶褐色,2年生枝灰色,葉座短,斜上或與枝近平行,芽卵形,先端尖,褐色。
葉針狀四稜形,較細短,長0.7-1.2釐米,彎曲,先端鈍尖,各面氣孔線不明顯,呈綠色,球果卵狀長圓形,兩端為圓形,長5.5-6釐米,徑2.5-3.4釐米,綠褐色,果鱗廣倒卵形,先端廣圓形,有不整齊的牙齒或近全緣,苞鱗形小,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有牙齒,種子倒卵形,長0.4釐米,褐色,有白點紋,翅長1.3釐米,橢圓形。 [2] 

白雲杉產地生境

生長在海拔0-1500米處的潮濕、排水良好的粉沙土中,在土質粘重、地勢低及石灰質土上生長不良。 [3] 
分佈於加拿大與美國東北部:東起大湖區各州及加拿大紐芬蘭與魁北克,西至阿拉斯加的山區密林裏。 [2]  中國遼寧有引種。 [3] 

白雲杉繁殖方法

①播種時間。白雲杉種子應適期早播,平均地温達到10℃時,即可播種,在中國遼寧為4月末至5月初。
②土壤消毒。播種1周前在做好的牀面上用3%的硫酸亞鐵消毒,或用五氯硝基苯75千克/公頃混200倍細沙撒揚牀面消毒後播種。
③播種量。白雲杉千粒重2.45克,發芽率80%,播種量(牀播)為12-15克/平方米。
④播種方法。先灌足底水,待土壤鬆散時翻鬆,耙細。儘量選在無風或風小的天氣撒播,為了下種均勻,可與細沙混合均勻後再播,播後蓋0.5釐米厚的河沙,用稻草等覆蓋。 [3] 

白雲杉栽培技術

白雲杉田間管理

播種後至出苗前最關鍵的是水分管理,必須保持表土濕潤,防止種子芽幹,造成缺苗斷條,還要設專人看鳥,以防種子幼芽帶種皮出土時,被鳥類啄食致使幼苗死亡。當苗木出土數量達60-70%時,應及時分2-3次撤去稻草等覆蓋物。
由於幼苗莖細嫩,地表温差較大,要少量多次澆水,以調節牀面温度和濕度,防止遭受日灼,減少病害。苗出齊後用500倍液敵克松或甲基異硫磷噴施,每7天1次,持續3-5次。苗木生長速生期,必須供給其充足的水分,每隔2-3天澆1次透水。
白雲杉的合理留苗密度應為400-450株/平方米,過密必須間苗,可分2-3次間苗,對缺苗處,可在陰雨天或傍晚進行補苗,還要經常除草鬆土。
8月中旬以後,控制澆水,除特別乾旱。平時不澆水,降低土壤温度,促使苗木木質化,有利於苗木的越冬。另外,為了控制秋梢生長,到8月中旬停止追施氮肥,防止苗木徒長。為了促進木質化,以利於越冬,在葉面上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用量為5-10千克/公頃,間隔5-7天,噴2-3次。
白雲杉幼苗越冬時,在結凍前,要進行覆土防寒,覆土厚度為苗尖上2-3釐米。翌年春土壤開化10釐米左右時撤去防寒土。 [3] 

白雲杉苗木移植

在苗牀培育2年後,於次年4月上旬,土壤解凍30-40釐米時即可頂漿移植,一般採用大壟雙行移植,要求壟底寬60釐米,壟高10-15釐米。
移植前育苗地應澆1次透水。移植最好是隨起隨栽,栽苗深度以苗葉不埋入土中為宜,移植密度每延長米40-50株。植苗後,踏實壟面和壟側,並及時澆1次透水,以利於成活。移植法培育的苗木根系發達,鬚根多,冠根比值小,根系多集中於土壤表層,起苗不容易傷根,利於造林成活。 [3] 

白雲杉病蟲防治

為了防止蠐螬等地下害蟲危害,作壟時用敵百蟲750倍液滅蟲。 [3] 

白雲杉主要價值

白雲杉生長量高於鄉土樹種紅皮雲杉,是優良的用材和綠化樹種。 [3] 
參考資料
  • 1.    白雲杉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1-06]
  • 2.    白雲杉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1-06]
  • 3.    王文和,陸愛君,侯登發,曹宇.白雲杉育苗技術[J]. 遼寧林業科技.2012年,第3期: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