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邊鞭苔

鎖定
白邊鞭苔 (Bazzania oshimensis (Steph.) Horik. )植物體大,長達7釐米,帶葉黃綠色或褐綠色,平鋪叢生。莖匍匐,綠色;假根少。葉呈覆瓦狀排列,長圓鐮刀形彎曲;角質層平滑。腹葉方形或長方形。產於湖南、貴州、四川、福建、海南、廣西。生於林下樹幹基部或巖面薄土上。分佈於日本、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地。 [1] 
中文名
白邊鞭苔
拉丁學名
Bazzania oshimensis (Steph.) Horik. [2] 
植物界
地錢門
葉苔綱
葉苔目
指葉苔科
鞭苔屬
白邊鞭苔
命名者及年代
(Steph.) Horik,(1908) 1938
二名法
Bazzania Oshimensis

白邊鞭苔形態特徵

植物體大,莖長達7釐米,帶葉寬3—4.7毫米,黃綠色或褐綠色,平鋪叢生。匍匐,先端有時上仰,直徑0.4—0.5毫米粗,綠色,叉狀分枝,鞭狀枝多。假根少,多生於鞭狀枝先端。葉呈覆瓦狀排列,向外伸出與莖成90度,上部向下彎曲大於90度,長圓鐮刀形彎曲,長2.1—2.3毫米,先端寬0.4—0.45毫米,基部寬1.1—1.3毫米,背邊基部呈弧形,先端三枚三角形裂瓣;葉先端細胞15—25×12—25微米,近似方形,厚壁,中部細胞40—50×18—22微米,基部細胞47.5—80×33—48微米,長方形,薄壁,三角體大,略呈節狀;角質層平滑。腹葉方形或長方形,透明,長0.8—0.85毫米,寬0.7—0.95毫米,長寬近似相等,先端細胞30—37×13—25微米,中部細胞37.5—62.5×17.5—29微米,基部細胞17.5—22.5×25—35.5微米細胞壁薄,透明。其他不詳。 [1] 

白邊鞭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樹幹基部或巖面薄土上。

白邊鞭苔分佈範圍

產於碧江高黎貢山、綠春、西雙版納。在中國多分佈於湖南、貴州、四川、福建、海南、廣西等地。在世界範圍內,日本、泰國、印度、斯里蘭卡也有生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