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足扁股小蜂

鎖定
白足扁股小蜂,昆蟲綱膜翅目扁股小蜂科動物。 [1] 
中文名
白足扁股小蜂
外文名
Elasmus corbetti Ferriere
別    名
縱卷葉螟扁股小蜂
動物界
膜翅目
昆蟲綱
扁股小蜂科
功能類別
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
稻縱卷葉螟
寄主危害作物
水稻

白足扁股小蜂形態特徵

雌體長2.1毫米。體鋼藍色;後盾片黃色;腹部第二背板及以後稍帶褐色,腹面除末端黑色外淡紅褐色;觸角柄節黃褐色,其餘黑褐色。翅面密佈短毛,稍呈煙褐色。足淡黃色,僅後足基節上半部與體同色,中、後足腿節的上、下緣有褐色狹條。頭、胸部包括並胸腹節具鯊皮狀細皺紋。頭部自上面觀,近半球形。觸角10節;環狀節2節;索節3節,長比寬均稍大於2倍,第三索節稍短;棒節3節。中胸盾片長稍短於寬,後緣有向後伸的剛毛一列;後盾片端部向後延伸呈三角形半透明薄片。翅狹長呈槳狀,長達腹端,緣脈甚長,後緣脈及痣脈甚短。足幾乎光滑,後足基節呈盤狀,後足脛節黑色,剛毛排成菱形紋。腹部近錐形,背面略平,兩側向腹面中央壓縮。第一、第六背板長大於寬;產卵器稍突出。
雄體長約1.5毫米。觸角黃色,僅棒節黑褐色;柄節端半膨大;索節4節,第四索節長約為第一至第三索節之和的2倍,第一至第三索節各有與整個索節等長的分支,上多長毛。中足腿節中央、後足腿節後半除末端外帶黑褐色。

白足扁股小蜂生物特性

該生物物種寄生稻縱卷葉螟幼蟲,也會從縱卷葉螟絨繭蜂繭中育出。在稻縱卷葉螟上,一般寄生於五齡幼蟲,蜂產卵前先用產卵管針螯寄主幼蟲,使其麻痹,然後才產卵於體表褶縫之間,被寄生幼蟲身體癱軟,呈不透明米黃色,但不腐爛。蜂卵孵化後細看可見若干白色狀幼蟲貼於體表吮吸汁液。化蛹時以腹端粘附於稻葉上,初為淡黃色,後呈赤褐色。據趙修復調查,則寄生於剛吐少量絲的預蛹,一個寄主上最多出蜂14只。性比約80%,本種與稻縱卷葉螟幼蟲上另一種赤帶扁股小蜂比例,在浙江本種佔僅13.9%,寄生於縱卷葉螟絨繭蜂的,每繭出3-6頭,寄生率一般不高。

白足扁股小蜂地理分佈

浙江、湖北、湖南、福建、貴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