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裳貓蛺蝶

鎖定
白裳貓蛺蝶(學名:Timelaea albescens),又名豹紋蝶、豹斑蛺蝶、白斑蛺、豹紋蛺蝶,為蛺蝶科貓蛺蝶屬下的一個種。
中文學名
白裳貓蛺蝶
拉丁學名
Timelaea albescens
二名法
Timelaea albescen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鱗翅目
亞    目
錘角亞目
蛺蝶科
亞    科
閃蛺蝶亞科
貓蛺蝶屬
白裳貓蛺蝶
分佈區域
中國分佈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福建,台灣

白裳貓蛺蝶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白裳貓蛺蝶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白裳貓蛺蝶 白裳貓蛺蝶
科: 蛺蝶科 Nymphalidae
亞科: 閃蛺蝶亞科 Apaturinae
屬: 貓蛺蝶屬 Timelaea
種: 白裳貓蛺蝶 T. albescens

白裳貓蛺蝶寄生範圍

$softurl$

白裳貓蛺蝶形態特徵

白裳貓蛺蝶 白裳貓蛺蝶
該種與貓蛺蝶的主要區別是前翅正面中室內只有4個黑斑,基部無三角形小斑;2A室基生黑條很短;後翅從中橫斑列內側至翅基部白色,臀域無黑斑,只透見反面的黑色條紋。 [1]  展翅寬60~75mm。雄蟲翅膀背面為橘黃色,且具有許多黑色斑點。翅膀腹面為為較淡的橘黃色,但後翅內半部為白色;斑點排列與背面相似。雌蟲與雄蟲形態特徵相似,但翅膀較大。 [2] 

白裳貓蛺蝶種羣分佈

白裳貓蛺蝶 白裳貓蛺蝶 [1]
本種分佈於中國華北華東華南華西地區台灣亦可見,於中、低海拔地區有分佈。
分佈於低海拔到中海拔山區,除冬季外,其餘季節都可發現成蟲。幼蟲的食草為台灣朴樹。雌蟲偏好產卵於葉背。可用於環保與生態用途。

白裳貓蛺蝶生態習性

本種幼蟲以朴樹科植物石樸、沙楠子樹朴樹等為食,一年多世代,幾乎全年可見,冬季時幼蟲會在食草葉背吐絲製作蟲巢以度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