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肉榕系

鎖定
白肉榕系
Ser. Vasculosae Corner
中國植物誌>> 第23(1)卷 >>桑科Moraceae >>榕屬Ficus
系1.白肉榕系Ser. Vasculosae Corner in Gard. Bull. Sing. 17: 406. 1959.
葉幹後淡灰綠色至淡褐色;網脈兩面明顯,脈腋無腺體;雄花生於榕果口部或散生, 雄蕊2。
模式種:F. vasculosa Wall. ex Miq.
約7種,產馬達加斯加、熱帶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至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
我國有下列2種。 [1] 
中文名
白肉榕系
拉丁學名
Ser. Vasculosae Corne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蕁麻目
桑科
榕屬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科
波羅蜜亞科
榕族
亞    屬
白肉榕亞屬
白肉榕組

白肉榕系品種介紹

1、硬皮榕Ficus callosa Willd.
高大喬木,樹幹通直,高25-35米,胸徑25-35釐米;樹皮灰色至淺灰色,堅硬。葉革質,廣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30釐米,寬8-20釐米,先端鈍或具短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全緣,表面綠色,有光澤,背面淺綠色,幹後灰綠色,側脈8-11對,網脈兩面突起;葉柄長3-9釐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1.8釐米,被柔毛。榕果單生或成對生葉腋,梨狀橢圓形,幼時被短柔毛,後無毛,淡綠色,成熟時黃色,長1.2-2.5釐米,直徑1-1. 5釐米,頂部平,基部漸縊縮為長約1釐米的柄,基生苞片3,披針狀卵形,長約2毫米;總梗1-1.2釐米;雄花兩型,散生榕果內壁或近口部,花被片3-5,匙形,雄蕊2枚,花絲細,如為1枚則無花絲,有肥厚的柄;癭花和雌花相似,花被下部合生,上部深裂3-5裂,裂片寬披針形,花柱側生,柱頭深2裂;癭花柱頭極短。瘦果倒卵圓形。花期秋季。
產廣東(廣州市常見栽培)、雲南(普文、西雙版納)。常見於海拔600-800米林內或林緣,或引種栽培為庭園風景樹。斯里蘭卡、印度(包括南女達曼島)、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北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亞(松巴瓦至蘇拉威西)、菲律賓等地有分佈。
本種樹幹通直,木材紋理細緻,可作傢俱或建築用材。
2、白肉榕Ficus vasculosa Wall. ex Miq.
喬木,高10-15米,胸徑10-15釐米;樹皮灰色,平滑;小枝灰褐色,無槽紋。葉革質,橢圓形至一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1釐米,寬2-4釐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淺綠.色,幹後黃綠或灰綠色,全緣或為不規則分裂,側脈10-12對,兩面突起,網脈在表面甚明顯;葉柄長1-2釐米;托葉卵形,長約6毫米。雌雄同株,榕果球形,直徑7-10毫米,基部縊縮為短柄,總梗長7-8毫米,基生苞片3,脱落;雄花少數,生內壁近口部,具短柄,花被3-4深裂,雄花2枚,稀1或3枚,如為1枚時,則基部有退化雌蕊;癭花和雌花多數,有柄或無柄,花被3-4深裂,子房倒卵圓形,花柱光滑,柱頭2裂。榕果成熟時黃色或黃紅色。瘦果光滑,通常在頂一側有龍骨。花果期5-7月。

白肉榕系分佈範圍

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及貴州(望謨)。常見於季雨林中。在雲南海拔達800米。越南、泰國、馬來西亞也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