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羊坦克

鎖定
白羊坦克(又譯公羊坦克,英文:Tank Cruiser, Ram)是二戰時期加拿大美國M3中型坦克改進而成的巡航坦克。
中文名
白羊坦克
外文名
Tank Cruiser, Ram
用    途
訓練士兵
所屬國家
加拿大

白羊坦克開發與設計

二戰初期,英國對加拿大的裝甲車輛供應嚴重不足,加拿大決定自行生產坦克作本土防衞及前線作戰用途,加拿大蒙特利爾機車公司(Montreal Locomotive Works)成立了加拿大坦克兵工廠(Canadian Tank Arsenal),以美國M3中型坦克的底盤為基礎,修改了一些原有缺點,再配一個旋轉式炮塔,雖然美軍的75毫米炮效果優良,但當時英聯邦流行採用QF 2磅炮,因此決定使用大型炮塔以節省日後升級所需的時間。
1941年6月,加拿大坦克兵工廠成功開發了樣車,至11月開始進行量產,配QF 2磅炮的早期版本定名為白羊Mk I。到1942年2月的改進型白羊Mk II改為配QF 6磅炮並一直生產至1943年7月停產,因為當時英聯邦決定全力生產雪曼坦克。

白羊坦克作戰歷史

白羊坦克並沒有如預期般在戰場服役,英軍通常把它作訓練用途,反而以白羊坦克在戰場改裝的前沿觀察車版本及白羊袋鼠裝甲運兵車卻經常出現於歐戰前線,第1加拿大裝甲運輸團(1st Canadian Armoured Carrier Regiment)就大量採用直至戰爭完結。
荷蘭皇家陸軍在1945年得到加拿大政府的許可,取得未改裝的白羊坦克作本土防衞用途,裝備他們的第1及第2坦克營(1e/2e Bataljon Vechtwagens),但由於欠缺妥善維護,作戰能力相當低落,至1947年,英國把44輛白羊坦克送交荷蘭,包括4輛前沿觀察車型及4輛裝有75毫米炮的版本,當時荷蘭共計有73輛,但到1950年就只有15架能夠服役,其中部份的車體以兩尺混凝土覆蓋,只外露炮塔作為固定碉堡來防衞艾瑟爾防線(IJsselli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