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線草蛉

鎖定
白線草蛉成蟲體細長,約10毫米左右;前翅長14毫米左右,綠色。複眼有金色閃光。頭部兩側的頰斑和唇基部小而分開,頭部其它部分無斑。
中文名
白線草蛉
外文名
Chrysopa albolineata Killington
動物界
昆蟲綱
脈翅目
草蛉科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
棉蛉蟲、葉蟬、葉蟎、棉長管蚜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白線草蛉形態特徵

白線草蛉
白線草蛉(5張)
翅闊,透明。前翅基部的脛中橫脈連在內中室的上邊,前緣橫脈列和徑橫脈列都是兩端黑色,中間綠色。胸部和腹部背面中央有白色縱帶。卵黃色,有絲狀長柄,稱“優曇華”。幼蟲紡錘狀。

白線草蛉生活習性

草蛉是全變態昆蟲,一生中有幼蟲、蛹和成蟲四種不同的形態,在卵期和蛹期的草蛉不能取食,捕食主要是在幼蟲和成蟲時期,其中尤以幼蟲期捕食量大,是消滅害蟲的主要時期。草蛉幼蟲長得醜陋,捕食兇猛,人們把幼蟲期的草蛉又叫做蚜獅。蚜獅十分活躍,雖然沒有翅膀,不能隨意飛翔,但卻能不停地在植物上爬行,到處尋找害蟲捕食。蚜獅捕食害蟲或蟲卵,主要的武器是生在頭前方的上、下顎,每當它們發現目標後,就張開上、下顎,把目標緊緊地夾住。上、下顎上生有可以使消化液流到害蟲體上的細溝,能溶解害蟲身體的液體順着顎上的細溝流到害蟲體上,害蟲身體的組織就會被溶解,而溶解的液體又馬上被蚜獅吸到肚子裏。就這樣,一頭害蟲最後只剩下了一張空殼。每頭蚜獅一天可以吸食百十頭蚜蟲。有趣的是有的種類象亞非草蛉等,每當把害蟲吃盡吸光後,還把吸空的害蟲體殼背在背上,不停地行走。據統計,一頭蚜獅在整個幼蟲期消滅的蚜蟲平均可在七八百頭以上!  草蛉的成蟲食性有所變化,象中華草蛉、亞非草蛉等就改肉食性為植食性,它們象蜜蜂和蝴蝶一樣,飛舞在花叢之中,吸食植物的花粉和蜜露。這時它們失去了消滅害蟲的能力,而另一些種類的草蛉則堅持肉食習性,仍以害蟲為食,象大草蛉、麗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頭蚜蟲。在我國,草蛉一年發生的代數有1-4代不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有的種類一年可達8-9代之多。每代經歷的時期,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均有差異。

白線草蛉地理分佈

新疆、山東、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