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石鎮

(重慶市黔江區下轄鎮)

鎖定
白石鎮,隸屬於重慶市黔江區,地處黔江區西部,東鄰杉嶺鄉,南連黑溪鎮,西接彭水縣連湖鎮和湖北省利川市文鬥鎮,北接黃溪鎮,距黔江區人民政府駐地5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9.57平方千米。 [2] 
清代,白石鎮境域屬彭水縣召南鄉; [1]  2019年,由白石鄉改為白石鎮。 [3]  截至2018年末,白石鎮户籍人口為18375人。 [2]  截至2020年6月,白石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中河社區1組25號。 [3] 
2018年,白石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中文名
白石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黔江區
地理位置
黔江區西部
面    積
89.5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河社區1組25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902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H
人    口
18375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白石鎮建置沿革

清代,屬彭水縣召南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劃入黔江。
1953年3月,設白石鄉。
1954年1月,白石鄉分置復興、堰塘、蓋平3鄉。
1956年8月,復興、堰塘、蓋平3鄉復併為白石鄉。
1958年10月,白石鄉改建白石公社。
1983年5月,白石公社復為白石鄉。
2001年11月,撤銷九龍鄉,併入白石鄉。 [1] 
2019年,由白石鄉改為白石鎮。 [3] 

白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石鎮下轄中河1個社區,鳳山、龍池、玉巖、天河、鞍山、九龍、復興7個行政村。 [1] 
截至2020年6月,白石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中河社區、鳳山村、龍池村、玉巖村、天河村、鞍山村、九龍村、復興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中河社區1組25號。 [3] 

白石鎮地理環境

白石鎮位置境域

白石鎮地處黔江區西部,東鄰杉嶺鄉,南連黑溪鎮,西接彭水縣連湖鎮和湖北省利川市文鬥鎮,北接黃溪鎮,距黔江區人民政府駐地5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9.57平方千米。 [2] 

白石鎮地形地貌

白石鎮境內多為橫斷山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山嶺河谷差別較大,高山峽谷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最高點位於風馳山頂,海拔1380米;最低點位於白石關,海拔420米。 [1] 

白石鎮氣候

白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2.8℃,1月平均氣温1.6℃,極端最低氣温-3.8℃(1986年2月1日);7月平均氣温26.7℃,極端最高氣温42.1℃(2009年8月18日),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4月最多。 [1] 

白石鎮水文

白石鎮境內主要河道有九曲河、後河2條,其中九曲河自鳳山村三洋壩入境,由北而南,入黑溪鎮,長29.5千米,流域面積14.5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101.2立方米/秒;後河自瓦廠坳入境由東向西在酸草平處與九曲河交匯,當地居民稱謂兩河口,長15千米,流域面積8.8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99.1立方米/秒。 [1] 

白石鎮自然災害

白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温、霜凍、雷擊等。雹災五年兩遇,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4月15日,降雹時間約10分鐘,境內天河、玉巖、龍池、鳳山、復興5個村15個組6200人口受災,損毀農房2200間;損毀農作物8500畝,摺合經濟損失280餘萬元。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1] 

白石鎮自然資源

白石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建築石灰岩,地質儲量5億立方米,可採儲量為0.1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後河河牀兩側與中井河牀兩側。2011年,白石鎮有耕地面積3.9萬畝,人均1.4畝。 [1] 

白石鎮人口

2011年末,白石鎮總人口176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889人,城鎮化率44.8%;另有流動人口8705人。總人口中,男性9480人,佔53.8%;女性8131人,佔46.2%;14歲以下2641人,佔12.5%;15—64歲13033人,佔76.5%;65歲以上1937人,佔11%;以漢族為主,達10200人,佔58%。2011年,白石鎮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長率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7人。 [1] 
2017年末,白石鎮常住人口為10202人。 [5] 
截至2018年末,白石鎮户籍人口為18375人。 [2] 

白石鎮經濟

白石鎮綜述

2011年,白石鎮財政總收入724.3萬元,比2010年增加85.2萬元,增長13.3%;人均財政收入8711元,比2010年增長11.5%。2011年,白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652元。 [1] 
2018年,白石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白石鎮農業

2011年,白石鎮總產值2.2億元,比2010年增長34.5%,農業增加值1321萬元。白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白石鎮生產糧食1.1萬噸,人均816千克。2011年,白石鎮水稻種植面積9103畝,產量3525噸;玉米種植面積6882畝,產量1610噸;蔬菜種植面積7760畝,產量506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大葱、西紅柿、茴香等。白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白石鎮生豬出欄1.6萬頭,年末存欄3.4萬頭,產值1.1億元;菜牛出欄220頭,產值66.6萬元;山羊出欄555只,產值32.1萬元;雞、鴨、鵝年飼養量1.9萬羽,產值252.3萬元。2011年,白石鎮生產肉類6789噸;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 [1] 

白石鎮工業

白石鎮工業以食品加工、磨面打米、木材加工、採礦榨油等為主。2011年,白石鎮工業生產總值1583萬元,比2010年增長22.3%,工業增加值312萬元。2011年,白石鎮有工業企業110家,職工360人;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2.1%。 [1] 

白石鎮商貿

2011年末,白石鎮有商業網點230個,職工280人。2011年,白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83萬元,比2010年增長2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1%。 [1] 

白石鎮金融

2011年末,白石鎮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5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人均儲蓄9199元;各項貸款餘額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1] 
白石鎮掠影

白石鎮社會事業

白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石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4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7所,在校生1234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12人,專任教師5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白石鎮教育經費達16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68萬元。 [1] 

白石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白石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0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5人,經營管理人才35人,技能人才18人,農村實用人才10人。 [1] 

白石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白石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文化專業户8户,有各類圖書室(農家書屋)9個,藏書共2.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愛好、創作隊伍達153人。2011年末,白石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看台設座椅100張;安裝健身器材85套,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5%。2011年末,白石鎮廣播綜合覆蓋率95%;有線電視用户數為210户,入户率92%。 [1] 

白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白石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9個,門診部(所)9個;牀位27張;固定資產總值34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1人;100%的村建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2011年,白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2萬人次,住院手術768台次,出院病人1.1萬人次。2011年,白石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1] 

白石鎮社會保障

2011年,白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4户,人數117人,支出38.2萬元,比2010年增長11.2%,月人均270元,比2010年增長7.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68户,人數1144人,支出89.6萬元,比2010年增長30%,月人均30元,比2010年增長31%;醫療救助17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63人次,共支出20.7萬元,比2010年增長4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14萬元,比2010年增長7.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人,支出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1%;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7.9萬元,比2010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節假日慰問困難羣眾10.6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有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1人;有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4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700人,參保率80%。 [1] 

白石鎮交通

白石鎮有通往黔江區鄉(鎮)級公路2條,境內總長18千米;有村道10條,總長121千米。 [1]  白石鎮有X090縣道經過境內。
白石鎮地圖

白石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白石鎮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原名白石關而得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