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石砬子

(寬甸滿族自治縣白石砬子)

鎖定
遼寧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被批准列為中國66個重點國家級保護區之一。保護區處於華北、長白兩個植物區系交替地帶,有各類植物、脊椎動物和昆蟲2000餘種,其中國家及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植物100餘種。 [2] 
中文名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 
外文名
Baishilazi
別    名
白石砬子
地理位置
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 [1]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2] 
保護對象
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 [3] 

白石砬子區域介紹

白石砬子環境
白石砬子環境(15張)
遼寧白石是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寬甸滿族自治縣北部,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7467公頃。區內最高處主峯四方頂,海拔1270.5米,最低處海拔404米,相對高差866.5米。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北部,距縣城30公里的白石砬子國家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9.8%,為遼寧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1981年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區內山高林密,古樹參天,怪石嵯峨,白雲漂繞,遠望雙峯皆秀,怪石嵯峨,峭拔險峻,石壁映日,有如積雪,從而得名“白石砬子”。該保護區處於中國東北長白山以南的延伸地段,及長白、華北植物區系交替地帶,屬東北亞次生林,森林植被保存比較完整,是一個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部分,實驗區經過批准,可以適當開發休閒遊、森林遊、科普遊、探險遊。主要任務是保護長白、華北植物區系交替帶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的自然景觀,為繁育珍貴樹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開展生物生態科學研究和教育活動提供資源保障。
白石砬子周圍風景
白石砬子周圍風景(17張)
白石砬子為寬甸境內高峯之一,屬長白山脈余余脈千山山系,以主峯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延伸,保護區內800米以上高峯18座,1000米以上高峯8座,最高峯四方頂子高1270.5米(一説為127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谷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峯東南聳立,峯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形成氣勢磅礴的高山瀑布。白石砬子山水景觀堪稱一絕,史料載:“天台與雲台之間,有飛泉二道,澎湃奔騰而下,一為南股河上源,如甕,是為蒲石河上源”,白石砬子由此稱‘水眼’。
保護區內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着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已鑑定的有249科、1841種植物,368種動物,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及森林動物多種。區內植被屬長白山針闊葉混交林區,另外尚保存有層次分明的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多種珍貴的樹種和野生動物資源引人注目,因而這裏已成為開展生物生態科研和教學活動的基地。
另外,丹東市的氣候與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密不可分,保護區的山峯形成了一個高峯羣,猶如一道天然屏障,當暖濕氣流與冷空氣在此相會,就會形成地形雨,如甘霖般傾瀉而下,使這裏成為全省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達600-1300毫米。由於遼寧四條較大的河流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均發源於此,使這裏成為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

白石砬子自然景觀

區內自然景觀優美,種類繁多。植被類型複雜,動物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壯麗,10餘處奇峯怪石,千姿百態。森林的季節變化豐富多彩,四季景色各異,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鬱鬱葱葱,秋季果實累累,冬季青松白雪。茂盛的森林,五彩繽紛的生物羣落,構成了生態旅遊的秀麗畫卷。

白石砬子人文景觀

區內人文景觀很有價值,在天台山北側有兩處廟宇遺址和一處墓地,廟宇石刻豎聯為“松竹秀而古,山水情且閒”,橫批“三元一立”,墓地均為蓬萊派,確值考證。傳統教育景點有楊靖宇石房,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日聯軍於1934年2月到1936年末三次南下寬甸,同日寇在這裏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當時就宿營在黑溝“石房”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