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狼夷

鎖定
永平十七年(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東漢王朝奉貢、獻詩三章,稱為《白狼王歌》,共44句176個字, 其中有90多個字與現代納西語相同或相近,説明白狼夷可能是納西先民,清末民初漢文史籍和民間傳説中多説古白狼國即在今四川巴塘。 [1] 
東漢永元十二年(100年),白狼夷內屬東漢,漢和帝賜其王金印紫綬。 [2] 
中文名
白狼夷
定    義
古代蠻夷之地
秦漢至唐宋時期,納西族先民分佈在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攀枝花市鹽邊縣、雅安地區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以及雲南省西北部地區。根據《後漢書》、《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書記載,漢代時居住於越巂郡的納西人稱為犛牛種;蜀漢時居住於漢嘉郡的納西人稱為旄牛夷;晉代居住於定笮(今四川鹽源)的納西人稱為“摩沙夷”。至東漢時,納西先民與東漢王朝直接建立了政治關係。永平十七年(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東漢王朝奉貢、獻詩三章,稱為《白狼王歌》,共44句176個字, 其中有90多個字與現代納西語相同或相近,説明白狼夷可能是納西先民,清末民初漢文史籍和民間傳説中多説古白狼國即在今四川巴塘。 [1] 
參考資料
  • 1.    納西族  .中文百科[引用日期2014-12-14]
  • 2.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和帝永元十二年,旄牛徼外白狼、樓薄蠻夷王唐繒等,遂率種人十七萬口,歸義內屬。詔賜金印紫綬,小豪錢帛各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