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濟汛鄉

鎖定
白濟汛鄉,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下轄鄉,地處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西北部,東與攀天閣鄉相鄰,南與中路鄉相鄰,西沿碧羅雪山山脈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利沙底兩鄉接壤,北與康普鄉相鄰。 [1]  白濟汛鄉行政區域面積590.48平方千米。 [3] 
民國元年(1912年),稱共濟區。1988年4月,撤區,建白濟汛鄉。 [1]  截至2019年末,白濟汛鄉户籍人口26955人。 [3]  截至2020年6月,白濟汛鄉下轄11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白濟汛村。 [1] 
截至2019年末,白濟汛鄉有工業企業1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3] 
中文名
白濟汛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西北部
面    積
590.48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白濟汛村
電話區號
0887
郵政區碼
674603
氣候條件
亞熱帶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R
人    口
2695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白濟汛鄉建置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稱共濟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稱二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稱共濟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稱三區。
1958年,稱紅旗公社。
1959年,稱白濟汛公社。
1962年,複稱三區。
1969年,稱五七公社。
1972年,稱白濟汛公社。
1984年6月,改稱白濟汛區。
1988年4月,撤區,建白濟汛鄉。 [1] 
白濟汛鄉

白濟汛鄉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白濟汛鄉下轄11個行政村:白濟汛、統維、永安、施底、幹壩子、碧羅、共廠、共樂、共恩、共園、共吉。 [2]  鄉人民政府駐白濟汛村。 [1] 

白濟汛鄉地理環境

白濟汛鄉位置境域

白濟汛鄉地處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西北部,東與攀天閣鄉相鄰,南與中路鄉相鄰,西沿碧羅雪山山脈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利沙底兩鄉接壤,北與康普鄉相鄰。 [1]  白濟汛鄉行政區域面積590.48平方千米。 [3] 
白濟汛鄉

白濟汛鄉地形地貌

白濟汛鄉地處橫斷山脈中段,屬滇西北高山徑向類型,平行谷嶺。地勢北高南低,兩側高山中間瀾滄江流經境內呈峽谷地形。境內主要山脈有碧羅雪山山脈。最高峯阿普位於鄉西部,海拔4107米;最低點施谷底河與瀾滄江匯合處位於鄉南部,海拔1650米。 [1] 

白濟汛鄉氣候

白濟汛鄉屬亞熱帶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屬立體氣候温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温14.3℃,1月平均氣温6.7℃,極端最低氣温-2.9℃(1982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氣温22.7℃,極端最高氣温38.1℃。最低月均氣温6.7℃,最高月均氣温22.7℃。平均氣温年較差14.6℃,最大日較差25.5℃。生長期年平均231天。無霜期年平均208天,最長達232天,最短為1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600小時。0℃以上持續期265天。年平均降水量947.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200天,最多達215天,最少為170天。極端年最大雨量1285.6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72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7月最多。 [1] 

白濟汛鄉水文

白濟汛鄉境內河道屬瀾滄江流域,流域面積110平方千米,佔29.2%。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永春河、小維西河、巴倮何、別咱米何、老廠河、忍根河、吉岔河、臘恩河、黑日多河9條,總長75千米;二級河阿海洛古河1條,總長15千米。河流總長度90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瀾滄江,從康普鄉境內流經境內永安村、施底村、千壩子村、統維村、共廠村、白濟汛村、共樂村、共吉村、共恩村、共園村,長48千米,主要支流有永春河、小維西河、巴倮何、別咱米河、老廠河、忍根河、吉岔河、臘恩河、黑日多河等。 [1] 

白濟汛鄉自然資源

白濟汛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銅、鉛、鋅、銻、鐵等礦產資源,尚未開發利用。
2011年,白濟汛鄉耕地面積3.46萬畝,其中水田3577.7畝。 [1] 

白濟汛鄉自然災害

白濟汛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蟲災、風災、旱澇災、泥石流等。最嚴重的一次泥石流發生在2000年7月8日下午,施底村拖八社與阿米俄社山體滑坡,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毀壞耕地15畝。

白濟汛鄉人口

2011年末,白濟汛鄉轄區總人口2.39萬人。另有流動人口818人。總人口中,男性1.32萬人,佔55%;女性1.07萬人,佔45%;14歲以下627大,佔26%;15—64歲1.53萬人,佔64%;65歲以上2387人,佔2.9%。總人口中,以傈僳族為主,達1.77萬人,佔74%;漢族2864人,佔12%;納西族1910人,佔8%;其他少數民族1433人,佔6%。2011年,白濟汛鄉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2人。 [1] 
截至2019年末,白濟汛鄉户籍人口26955人。 [3] 

白濟汛鄉經濟

白濟汛鄉綜述

2011年,白濟汛鄉財政總收入1271萬元,比上年增長35.4%。2011年,白濟汛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498元,比上年增長16.2%。 [1] 
截至2019年末,白濟汛鄉有工業企業1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3] 

白濟汛鄉農業

2011年,白濟汛鄉可利用草地面積41萬畝,林地面積57萬畝。2011年,白濟汛鄉農業生產總值89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9.97%。糧食作物以玉米、稻穀、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69.17噸,其中玉米669.07噸,水稻130.21噸,小麥169.8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蔬菜等。2011年,藥材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2348噸;油菜種植面積0.53萬畝,產量386.75噸;蔬菜種植面積4.74萬畝,產量658.76噸,其中菠菜183.96噸,大白菜169.84噸,胡蘿蔔4.3噸,黃瓜51.48噸,南瓜22.66噸,四季豆43.56.噸,茄子40.66噸,辣椒26.6噸,西紅柿7.98噸,大蒜50.4噸,蒜頭22.47噸。
2011年,白濟汛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93萬頭,年末存欄3.33萬頭;羊飼養量2.41萬隻,年末存欄1.59萬隻;牛飼養量1.18萬頭,年末存欄0.95萬頭;家禽飼養量7.17萬羽,上市家禽4.4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268噸,其中豬肉879噸,牛肉199噸,羊肉123噸;禽蛋63噸;畜牧業總產值0.24億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53.29萬畝,其中防護林。46.94畝,經濟林0.59畝,竹林443.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98萬株,林木覆蓋率69.78%,活立木蓄積量2.6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105畝,產量120.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柑橘,其中蘋果0.29噸,國光0.3噸,鴨梨1.02噸,柑橘2.06噸。 [1] 

白濟汛鄉工業

2011年,白濟汛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3.12萬元,比上年增長0.6%;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9%。 [1] 

白濟汛鄉社會事業

白濟汛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濟汛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265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0所,在校生2291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68%;初中1所,在校生1142人,專任教師18人。2011年,教育經費達1209.88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00.2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1.54%、64%。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 [1] 

白濟汛鄉文體事業

2000年,白濟汛鄉開通調頻轉播台,2011年末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雲南人民廣播電台及迪慶人民廣播電台節目,廣播綜合覆蓋率98%,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6000小時。1999年建電視台,發射(轉播)塔高12米,覆蓋半徑1千米。有線電視用户152户,人户率達6.3%。
2011年末,白濟汛鄉有鄉文化站1個,圖書室12個,文化活動場所4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人。
2011年末,白濟汛鄉有體育場地11處,1.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 [1] 

白濟汛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白濟汛鄉有衞生院1所;病牀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48張。專業衞生人員19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19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7.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4萬人,參合率91%;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3.93‰、11.14‰、5.57‰。 [1] 

白濟汛鄉社會保障

2011年,白濟汛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72户,人數366人,支出115.95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24元,比上年增長8%;城市醫療救助2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256户,人數8100人,支出731.12萬元,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14.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人,支出1.7萬元,比上年增長6.3%;農村醫療救助2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4萬人次,共支出57.16萬元,比上年增長1.75%;農村臨時救濟435人次,支出13.05萬元,比上年增長19.8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9.4萬元,比上年增長8.5%。社會福利費1.7萬元,比上年增長6.3%;社會服務單位1個,牀位14張,其中收養機構牀位14張、生活無着人員救助牀位4張。 [1] 

白濟汛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白濟汛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98%;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775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45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409件,徵訂報紙217份、期刊3530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330户,比上年增加87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8%;移動電話用户5300户,比上年增加52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2.4%;互聯網端口總數338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338個,寬帶接人用户338户,比上年增加102户。 [1] 

白濟汛鄉交通運輸

2011年末,白濟汛鄉境內有維德二級油路主幹道縱貫瀾滄江東岸,11個村民委員會、71個村民小組通公路,通路率達95%,公路里程達310千米。有7座橋樑橫跨瀾滄江兩岸(其中2座人馬吊橋,5座車馬吊橋)。2011年,客運總量2.5萬人次。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2761-2762.
  • 2.    2020年統計用區劃分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