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水窪村

鎖定
白水窪村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北部,曾以傳説白蛇鬧水名白蛇窪,後音轉為現名。1986年設村民委員會,駐地西閘村,轄域面積609畝,有389户,1320人,有漢族回族,姓氏以王、張、祁、李為主。位於佛香閣北偏西16.5公里,北鄰西閘村、南鄰東小營、西鄰辛力屯。 [1-2] 
中文名
白水窪村
外文名
Baishuiwa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北京海淀
地理位置
海淀區北部
面    積
609 畝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0089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人口數量
389户,1320人
車牌代碼
京A

白水窪村白水窪村介紹

白水窪村地處上莊鄉,鄰村有辛利屯村,梅所屯村,英才輩出,人傑地靈,天藍水清,空氣好
村內企業:絲棉廠,牀上用品廠,絲綢廠,板鴨廠
主要農產品:葱,櫻桃,無花果,枇杷,西蘭花,青椒,豌豆,脆甜,香菇
村內資源:赤銅礦,鉑金紅石,硅石,膽礬,鍺,非晶鈾礦
村裏單位:白水窪村黨支部
聚落呈長方形,上莊公路由南向北偏西從村中穿過,成為主街。地處平原,村南地勢較低,地面高程46米。1950年成立小學,有棵300多年的銀杏樹。村裏現有一印刷廠。
村黨支部建於2000年,現任村黨支部書記王豐華,村委會主任程鐵鎖。

白水窪村白水窪

位於海淀區北部。東鄰梅所屯,西鄰辛力屯,北鄰昌平區東閘村、西坨南始東小營。曾名白索窪,後音轉成今名。
傳説,白蛇鬧水稱“白蛇窪”,元代形成聚落,村中建有寺廟。清康熙年間《昌平州志》上説:“白水窪二十二里。”光緒年間仍稱“白水窪”。《採訪冊》載:“距城二十里,東至河半里,南至永太莊五里,西至後章村三里,北至雙塔村三里。東南至梅所屯一里,西南至小營村三里,東北至東閘二里,西北至辛力屯五里。”新中國成立後稱:白水窪村。白水窪村呈長方形。上莊公路由南向北偏西從村中穿過,成為主街。
《昌平外志》載:“三教寺在白水窪,有元至元十八年(1281)石幢。”石幢即石經幢,石質為漢白玉。七角八面,每面雕有佛像,刻有銘文:“不空成就佛”,“廣目天王”,“多門天王”等。銘文患浸,石幢已斷為兩截,但不失研究北京地區元代佛教的參證物。三教寺內有古銀杏樹二株,枝葉茂盛,寺中建築改為小學校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