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枕鶴

鎖定
白枕鶴是鶴形目鶴科鶴屬鳥類,別名紅面鶴、白頂鶴、土鶴。 [12]  全長120—150釐米,體型較大。灰白相間;胸和頸前呈灰色;初級飛羽黑色;下頸側部、下喉及下體呈暗石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黑色寬橫斑;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轉暗石板灰色;虹膜暗褐色,喙黃綠色,腳紅色。幼鳥體羽土黃色。 [13] 
白枕鶴分佈於俄羅斯、蒙古國、朝鮮和日本。在中國主要繁殖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越冬於江蘇、安徽和江西。 [14]  主要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蘆葦沼澤和水草沼澤地帶,也棲息於開闊的河流及湖泊岸邊,遷徙季節會出現於沼澤、草地、農田和海灣地區。主要以植物種子、草根、嫩葉、嫩芽、穀粒、魚、蛙、蜥蜴、蝌蚪、蝦、軟體動物和昆蟲等為食。 [13]  繁殖期5—7月,每窩產卵2枚。卵為橢圓形,灰色或淡紫色,密佈紫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30天左右,雛鳥早成性。 [15] 
由於近代人為干擾活動強度加大,大興水利工程,加之自然降水減少,造成濕地缺水、乾旱,白枕鶴的適宜棲息繁殖的生境退化、縮小,導致種羣數量下降。 [14]  屬於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6]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17]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18] 
中文名
白枕鶴
拉丁學名
Grus vipio
別    名
紅面鶴
白頂鶴
土鶴
外文名
White-naped Cran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鶴形目
鶴科
鶴屬
白枕鶴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811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2] 

白枕鶴形態特徵

白枕鶴圖冊
白枕鶴圖冊(11張)
白枕鶴又叫紅臉鶴、紅面鶴,是大型涉禽。虹膜暗褐色,嘴黃綠色,腳紅色。前額、頭頂前部、眼先、頭的側部以及眼睛周圍的皮膚裸出,均為鮮紅色,其上着生有稀疏的黑色絨毛狀羽。耳羽為煙灰色。頭頂的後部、枕部、後頸、頸側和前頸的上部形成一條暗灰色條紋,頰部和喉部為白色。頸側和前頸的下部以及下體呈暗石板灰色。上體為石板灰色。尾羽為暗灰色,末端具有寬闊的黑色橫斑。翅膀上的初級飛羽為黑褐色,具有白色的羽幹紋,次級飛羽也是黑褐色,基部白色,三級飛羽為淡灰白色,延長成弓狀,翅膀上的覆羽為灰白色,初級覆羽黑色,末端白色。三國吳陸璣《毛詩陸疏廣要》説:“蒼色者,人謂之赤頰。”可見早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注意到了它的特徵。之後約800年,宋羅願又在《爾雅翼》中作了同樣的記載。蒼色是一種發藍的青色,亦可指灰白色,所以古人稱白枕鶴為蒼色、赤頰,是比較準確的。 [1] 
大小量度:體重♂4750-5120克,♀5150-6500克;體長♂1200毫米,♀1180-1500毫米;嘴峯♂128-155毫米,♀128-153毫米;翅♂510-585毫米,♀521-568毫米;尾♂181毫米,♀195-202毫米;跗蹠♂242-262毫米,♀230-265毫米。 [3] 
注:白枕鶴圖冊網址 [4] 

白枕鶴近種區別


白枕鶴
體量
體重♂4750-5120克,♀5150-6500克;體長♂1200毫米,♀1180-1500毫米
體重♂5100-7400克,♀4900-6000克;體長1300-1400毫米
特徵
體型較大。灰白相間;胸和頸前呈灰色;初級飛羽黑色;下頸側部、下喉及下體呈暗石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黑色寬橫斑;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轉暗石板灰色;虹膜暗褐色,喙黃綠色,腳紅色。幼鳥體羽土黃色
臉上裸皮紅色,腿粉紅色,初級飛羽黑色,展翅時才可見;幼鳥體羽染金棕色;虹膜黃色,喙橘黃色,腳粉紅色;雌雄羽色相同,但雌鶴略小
圖片
白枕鶴 白枕鶴
白鶴 白鶴

白枕鶴棲息環境

白枕鶴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蘆葦沼澤和水草沼澤地帶,也棲息於開闊的河流及湖泊岸邊,以及鄰近的沼澤草地,有時出現於農田和海灣地區,尤其是遷徙季節。 [1] 

白枕鶴生活習性

白枕鶴食性

白枕鶴 白枕鶴
主要以植物種子、草根、嫩葉、嫩芽、穀粒、魚、蛙、蜥蜴、蝌蚪、蝦、軟體動物和昆蟲等為食。取食時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撥開表層土壤,然後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種子和根莖,邊走邊啄食。白天多數時間用於覓食,非常警覺,通常在啄食幾次後就抬頭觀望四周,一有驚擾,則立刻避開或飛走。 [3] 

白枕鶴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成家族羣或小羣活動,偶爾也見單獨活動的,遷徙和越冬期間則多由數個或10多個家庭羣組成的大羣活動。行動機警,很遠見人就飛,起飛時先在地面快跑幾步,然後騰空而起,飛至一定高度時,頸和腳分別向前後伸直,兩翅扇動有力,飛行輕快。 [3] 

白枕鶴遷徙

春季於3月下旬開始陸續到達繁殖地,一直持續到4月末。秋季於9月末開始離開繁殖地遷往越冬地,一直持續到11月初至11月中旬。遷徙時成家族羣或由數個家族羣組成的小羣遷飛。 [3] 

白枕鶴分佈範圍

繁殖於中國黑龍江齊齊哈爾、烏裕爾河下游、三江平原,吉林省向海、莫莫格,內蒙古東部達裏諾爾湖等地;越冬於江西鄱陽湖、江蘇洪澤湖、安徽菜子湖等地,偶見於福建和台灣;遷徙期間經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省。 [3]  繁殖於俄羅斯貝加爾湖以東,一直到俄羅斯遠東烏蘇裏地區,越冬於朝鮮和日本。 [3] 
2022年12月,珍禽白枕鶴現身句容赤山湖 [10] 
2023年4月,白枕鶴集羣首現石家莊 [11] 

白枕鶴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到達繁殖地時即多成對或成家族羣活動,雄鳥不時表現出求偶行為。求偶時雄鳥在雌鳥身邊興奮地來回奔走和跳躍,兩翅半張或完全張開,並伴隨着“kou-kou-kou”的高聲鳴叫。雌鳥若接受雄鳥的求愛,則跟着對鳴和起舞,然後雌鳥展開雙翅,身體下蹲,雄鳥即跳到雌鳥背上進行交尾;若雌鳥對雄鳥的求偶表現冷淡或走開,雄鳥即停止求偶表演。營巢於蘆葦沼澤或水草沼澤中,水深10-30釐米,有時可達80釐米。由雌雄親鳥共同營巢,以雌鳥為主。巢呈淺盤狀,主要由枯蘆三稜草、苔草、莎草和蘆葦花、葉構成。巢的大小為直徑80-120釐米,巢露出水面高度為7-16釐米。領域性極強,雌雄鳥通過在巢域內的鳴叫、巡飛和追逐飛行等方式來表示對巢域的佔有和保衞。領域大小為4.5-6.5平方公里,巢間距平均為2683米。最早於4月上旬開始產卵,一直持續到5月下旬,年產1窩,每窩產卵2枚。卵為橢圓形,灰色或淡紫色、密佈紫褐色斑點,尤其以鈍端較著。卵的大小為90-98毫米×56-63毫米,平均92.9毫米×60.9毫米,重150-205克,平均167克。產出第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卵時另一鳥多在巢附近一邊覓食一邊警戒,孵卵的親鳥亦甚警覺,常常伸頭觀望,稍有驚動,便悄悄地從巢上下來,在走到離巢50米以外之後才突然起飛,使人難於找到巢。通常飛到離巢300米以外的較高處窺視,待入侵者離開後才又飛回巢中孵卵,孵卵期29-30天。雛鳥早成性,孵出的當日即能站立和行走。 [3] 

白枕鶴保護現狀

白枕鶴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989年1月14日)二級。 [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易危(VU)。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7] 

白枕鶴種羣現狀

白枕鶴 白枕鶴 [6]
數量稀少。據陳彬和王作義1983-1986年在白枕鶴的主要越冬地江西鄱陽湖的調查,1983年越冬種羣數量為700只,1984年為1162只,1985年為1900只,1986年為22的只,1990年為2716只。在日本為600-1200只。在韓國為200-250只,總的種羣數量3000-4000只。 [3] 
2022年3月,北京市通州區台湖鎮水南村農田裏迎來大批遷徙的珍稀鳥類,其中,15只“國寶級”珍禽——白枕鶴成羣到訪,這也是城市副中心區域內觀測記錄白枕鶴的最大種羣。 [9] 
2024年2月,一隻白枕鶴出現在蘇州吳中區橫涇街道太湖邊。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