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晨光

鎖定
白晨光,男,漢族,出生於 1957年12月,籍貫甘肅蘭州,博士。1982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並參加工作,現任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中文名
白晨光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甘肅蘭州
出生日期
1957年12月
畢業院校
重慶大學

白晨光主要貢獻

白晨光期刊論文

鐵礦粉制粒特性模糊聚類分析,《燒結球團》2009年 第3期;
粒徑可控球形TiO2的製備,《物理化學學報》2008年 第12期;
配位氫化物儲氫材料的研究進展,《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8年 第6期;
FFC工藝中陰極TiO2的導電性及影響因素分析,《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1期;
燒結配料優化模型求解方法研究,《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08年 第5期;
鈦合金及應用 鈦合金及應用
燒結料層中的蓄熱模型,《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9期;
燒結礦礦相灰度直方圖中礦物信息的提取與分析,《冶金分析》2008年 第8期;
高爐風口迴旋區影響因素的冷態實驗分析,《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7期;
基於彩色數字圖像技術的礦物反射率計算模型研究,《冶金分析》2008年 第5期;
微波輻射多釩酸銨製備V2O5的研究,《壓電與聲光》2008年 第3期;
預設升温速度對電場作用下Fe-Ti-C體系燃燒合成的影響,《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 第3期;
高爐迴旋區大小的物理模擬,《材料與冶金學報》2008年 第1期;
微波燒結磁鐵精礦試驗研究,《材料與冶金學報》2008年 第1期;
無料鍾爐頂布料模型的技術路線,《冶金叢刊》2008年 第2期;
試論博士後高層人才考核評價體系,《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 第4期;
高校教師隊伍實現良性流動的思考,《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年 第4期;
電場作用下電流大小對Fe-V-C體系燃燒合成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球磨反應合成鎂基復相儲氫合金的研究,《功能材料》2007年 第A04期;
水鋼高爐最佳爐料結構的試驗,《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11期;
《集團經濟研究》 《集團經濟研究》
燒結配料智能優化方法探討,《材料與冶金學報》2007年 第2期 高速攝像技術在煤粉燃燒工作狀態監控中的應用研究,《儀器儀表學報》2007年 第9期;
電化學直接還原TiO2製取金屬鈦的研究,《材料與冶金學報》2007年 第3期;
LF精煉爐蓋內惰性氣氛的流動模擬,《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 第8期;
電場誘導Fe-Ti-C體系低温燃燒合成顯微組織演變,《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 第6期;
基層層次分析法的物流績效評價,《集團經濟研究》2007年 第06Z期;
電場誘導下壓坯密度對Fe-V-C體系燃燒合成的影響,《熱加工工藝》2007年 第10期;
原料特徵對電場誘導燃燒合成VC/Fe複合材料的影響,《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 第2期;
基於遺傳算法的燒結配料綜合優化研究,《鋼鐵》2007年 第4期;
基於機器視覺的風口迴旋區温度檢測算法,《鋼鐵研究學報》2007年 第2期;
電場作用下預設升温速度對Fe-V-C系燃燒合成的影響,《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 第1期

白晨光科研成果

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973課題“釩鈦磁鐵礦高效分離提取的過程強化原理、微觀調控機制與新方法”、863項目“釩鈦磁鐵礦高值新材料製備”等國家級項目7項;部省級項目5項。
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被SCI檢索11篇、被EI檢索18篇,參編專著一部。曾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三等獎2項。
已申請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
1.多金屬礦物的冶金基本理論研究和過程設計及控制。長期致力於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冶金科學和綜合利用研究,開發了激光表面粘度測定裝置,對深入研究含鈦高爐渣的表面性質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2.釩鈦新材料製備方法研究,近年來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特別是微波等高能波束應用於冶金過程或材料製備過程中。

白晨光人物經歷

1982年1月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1988年晉升為講師,1992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晉升為教授;
1995~1997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冶金及材料科學系做訪問學者;
1993年8月至1997年6月擔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副主任;
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分別擔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黨總支書記、材料學院黨委書記;
2003年任重慶大學人事處處長;
1995~1997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冶金及材料科學系作訪問學者。與日本東北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工大學等國的同行有緊密的學術交流。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經中國共產黨教育部黨組研究並與中共重慶市委商得一致,決定任命白晨光同志為中共重慶大學委員會副書記、中共重慶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書記。免去白晨光的重慶大學副校長職務。
白晨光 白晨光
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物化分會理事;
中國金屬學會鍊鐵分會名譽理事;
重慶市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研究會理事長;
重慶市金屬學會常務理事;
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薪酬管理研究分會常務理事、重慶市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研究會理事長。曾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中國金屬學會理事。

白晨光主講課程

本科學生:Ferrous Metallurgy
碩士研究生:冶金熔體與熔渣, 鐵冶金學
博士研究生:冶金新技術 [1] 

白晨光研究方向

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及新材料製備;
計算機在冶金中的應用;
微波在材料加工中的應用;
現代冶金技術基礎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