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斑黑石䳭

鎖定
白斑黑石䳭(學名:Saxicola caprata)是鶲科、石䳭屬型鳥類,體長13-15釐米。雄鳥通體呈黑白兩色,除翅上白斑和尾上與尾下覆羽為白色外,其餘全為黑色。雌鳥上體暗褐色,下體淺褐而沾棕,尾上尾下覆羽紅棕色,特徵均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1] 
白斑黑石䳭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山腳平原、農田、曠野等開闊地帶,尤其是有稀疏灌木生長的草地、河谷、溪流等水域附近和農田地邊灌木叢中較常見。也出入於林緣,果園和村寨附近疏林草坡等各類生境,但很少進入茂密的大森林和高山草甸。常棲停於開闊地區突出的岩石或比較高的灌木上,有時也停棲在矮樹和電線上。,尾頻繁地散開和上下襬動。當發現地上食物時,立刻飛去捕獵,有時也見飛人空中捕獵食物和在地上奔跑覓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主要分佈於中亞和西南亞,包括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孟加拉國、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亞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白斑黑石䳭
拉丁學名
Saxicola caprata
外文名
Pied Stonechat、Stonecha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鶲科
石䳭屬
白斑黑石䳭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鳴禽亞目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科
鶇亞科
䳭族
亞    種
16 [3]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6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白斑黑石䳭形態特徵

白斑黑石䳭
白斑黑石䳭(15張)
雄鳥全身除尾上覆羽、尾下覆羽、翅上小覆羽、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為白色外,幾全為黑色,翅上小覆羽和內側覆羽的白色在翅近背部形成了極為醒目的白色翅斑,有的腹和腰亦為白色。秋季換上的新羽背和胸多具棕褐或赭褐色羽緣。 [1] 
雌鳥額、頭頂、後頸、背、肩等上體暗褐色,羽緣淡棕色,眼先、耳羽、頭側和頸側淺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紅棕色,尾羽黑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具窄的淺棕色羽緣。頦、喉淺褐或灰褐色,胸棕褐色或暗鏽棕色,腹和兩脅沾更多鏽色或棕色,有時胸、上腹和兩脅不同程度的具有暗色縱紋,腹中部至尾下覆羽棕白色。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各羽多具有較寬的灰色羽緣,因而使整個羽毛顯得較灰。 [1] 
雄性幼鳥和雌性成鳥相似,但上體較暗而沾黑,尾上覆羽紅棕色,翅上有白斑,下體淺棕褐色具暗褐色斑紋。 [1] 
虹膜褐色,嘴、腳雄鳥黑色,雌鳥黑褐色。 [1] 
大小度量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14-18克
125-145毫米
9-11毫米
65-70毫米
52-60毫米
20-23毫米
雌性
12-18克
125-135毫米
9-11毫米
60-66毫米
47-55毫米
19-22毫米 [1] 

白斑黑石䳭棲息環境

白斑黑石䳭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山腳平原、農田、曠野等開闊地帶,尤其是有稀疏灌木生長的草地、河谷、溪流等水域附近和農田地邊灌木叢中較常見。也出入於林緣,果園和村寨附近疏林草坡等各類生境,但很少進入茂密的大森林和高山草甸。常棲停於開闊地區突出的岩石或比較高的灌木上,有時也停棲在矮樹和電線上。 [1] 

白斑黑石䳭生活習性

行為:棲停時尾頻繁地散開和上下襬動。當發現地上食物時,立刻飛去捕獵,有時也見飛人空中捕獵食物和在地上奔跑覓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 [1]  雄鳥鳴唱或興奮時尾上翹。 [5] 
叫聲:告警聲為似責罵的“chuh”聲,鳴聲為悦耳的細弱哨音“chip-chepee-cheweechu”。 [5]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1] 
遷徙:主要為留鳥,部分小距離遷徙。 [1] 

白斑黑石䳭分佈範圍

白斑黑石䳭世界

存在(居住地):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4] 
存在(繁殖地):阿富汗、哈薩克斯坦、菲律賓、塔吉克斯坦。 [4] 
存在(通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4] 
遊蕩(非繁殖地):沙特阿拉伯。 [4] 
遊蕩(通道):阿曼。 [4] 
遊蕩:不丹、文萊、以色列、日本。 [4] 
存在和起源不確定(非繁殖地):伊拉克。 [4] 

白斑黑石䳭中國

在中國分佈於四川西南部米易、攀枝花、鹽邊,雲南西部騰衝、盈江、保山、潞西、鎮康、耿馬、淪源、雙江、景東、南部西雙版納、元謀、元江、新平、東南部蒙自,偶見於香港,或許是逃逸的籠養鳥。 [1] 
白斑黑石䳭分佈圖 白斑黑石䳭分佈圖

白斑黑石䳭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灌叢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也在岸邊土洞、岩石縫隙或樹根下洞穴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細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毛髮。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淡藍色或綠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為卵圓形,大小為13.7毫米×18.5毫米。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2-13天。 [1] 

白斑黑石䳭亞種分化

16亞種<br>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佈範圍
白斑黑石䳭新幾內亞北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aethiops
Sclater,1880
分佈於新幾內亞北部。
白斑黑石䳭蘇拉威西島亞種
Saxicola caprata albonotatus
Stresemann,1912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
白斑黑石䳭棉蘭老島亞種
Saxicola caprata anderseni
Salomonsen,1953
分佈於菲律賓棉蘭老島。
白斑黑石䳭斯里蘭卡亞種
Saxicola caprata atratus
Blyth,1851
分佈於斯里蘭卡。
白斑黑石䳭新幾內亞中西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belensis
Rand,1940
分佈於新幾內亞中西部。
白斑黑石䳭阿巴亞種
Saxicola caprata bicolor
Sykes,1832
分佈於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Saxicola caprata burmanicus
E. C. S. Baker,1922
分佈於中國、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越南和柬埔寨等地。
白斑黑石䳭指名亞種
Saxicola caprata caprata
Linnaeus,1766
分佈於菲律賓呂宋島、民都洛島。
白斑黑石䳭巴巴爾島亞種
Saxicola caprata cognatus
Mayr,1944
分佈於巴巴爾島。
白斑黑石䳭松巴島亞種
Saxicola caprata francki
Rensch,1931
分佈於尼度尼西亞松巴島。
白斑黑石䳭小巽他羣島中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fruticola
Horsfield,1821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爪哇、佛洛勒斯和阿洛爾島。
白斑黑石䳭印度南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nilgiriensis
Whistler,1940
分佈於印度南部。
白斑黑石䳭小巽他羣島東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pyrrhonotus
Vieillot,1818
分佈於帝汶島、薩武爾島。
白斑黑石䳭菲律賓中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randi
Parkes,1960
分佈於菲律賓內格羅島、保和島、錫基霍爾島。
白斑黑石䳭亞洲西南亞種
Saxicola caprata rossorum
Hartert,1910
分佈於亞洲西南部。
白斑黑石䳭新幾內亞中東部亞種
Saxicola caprata wahgiensis
Mayr & Gilliard,1951
分佈於新幾內亞中東部。 [1]  [3]  [6] 

白斑黑石䳭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