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冠噪鶥

鎖定
白冠噪鶥(學名:Garrulax leucolophus)是畫眉科噪鶥屬的鳥類。是中型鳥類,體長28-32釐米。常見於常綠闊葉林、雜有竹叢的樹林以及林下灌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主要以金龜甲、步行蟲、甲蟲、蟬、鱗翅目幼蟲等昆蟲為食,也吃榕樹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實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島、蘇門答臘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
外文名
White-crested Laughingthrush
中文學名
白冠噪鶥
拉丁學名
Garrulax leucoloph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畫眉科
噪鶥屬
白冠噪鶥
亞    種
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Hardwicke, 1815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白冠噪鶥形態特徵

白冠噪鶥
白冠噪鶥(6張)
白冠噪鶥雌雄羽色相似。整個頭、頭側、羽冠以及頦、喉和上胸白色;前額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貫眼紋,在白色頭部極為醒目;最長的冠羽後部逐漸變為灰色或棕灰色,緊靠頭部白色之後有一鏽紅色或棕栗色領圈,沿頸側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領圈後的上下體羽概為橄欖褐色。滇南亞種無領圈,白色頭部後的後頸呈灰色或藍灰色,背慄褐色往後漸淡,下體幾全為白色,僅兩脅和尾覆羽棕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微綴橄欖褐色。虹膜紅褐色或棕紅色,嘴黑色,腳黑灰色至淡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10-150克,♀108-140克;體長♂282-299毫米,♀260-299毫米;嘴峯♂23-27毫米,♀24-28毫米;翅♂125-136毫米,♀122-131毫米;尾♂125-143毫米,♀120-137毫米;跗蹠♂43-48毫米,♀41-47毫米。(注:♂雄性;♀雌性) [2] 

白冠噪鶥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溝谷常綠闊葉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和竹叢發達的茂密闊葉林較喜歡。 [2] 

白冠噪鶥生活習性

喜結羣,即使繁殖期間,也常見3-5只成羣在一起。多在林下地上和灌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躍和喜歡鳴叫,常邊跳邊叫,有時一隻鳴叫,引起羣中其他個體跟着高聲齊鳴,叫聲響亮,極為嘈雜、喧譁。多在地上落葉層中覓食。
主要以金龜甲、步行蟲、甲蟲、蟬、鱗翅目幼蟲等昆蟲為食,也吃榕樹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實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2] 

白冠噪鶥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偶入:新加坡。 [1] 
白冠噪鶥 白冠噪鶥

白冠噪鶥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巢為淺杯狀,結構較為粗糙、鬆散,主要由細枝、枯草莖、草葉、竹葉、根和少量苔蘚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鬚根。巢多置於林下灌木或幼樹上。每窩產卵通常3-5枚,偶爾有多至6枚和少至2枚的,卵純白色、光滑無斑,為橢圓形,大小為25-30毫米×21-24毫米。 [2] 

白冠噪鶥亞種分佈

白冠噪鶥(4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分佈
1
Garrulax leucolophus diardi
緬甸的東南、西北、東北和泰國東南,印度支那和中國滇東南。
2
白冠噪鶥緬泰亞種
Garrulax leucolophus belangeri
尼泊爾東部和喜馬偕爾邦南部、毗鄰中國西藏東南、中國藏南地區(不含東南部)。
3
Garrulax leucolophus leucolophus
緬甸中南部(包括德林達依)和泰國西部。
4
白冠噪鶥印度亞種
Garrulax leucolophus patkaicus
中國藏南地區東南和東北的山區、孟加拉國東部、緬甸和中國滇西南。
[3] 

白冠噪鶥保護現狀

白冠噪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1] 

白冠噪鶥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