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病態

(漢語詞彙)

鎖定
病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bìng tài,指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表現;也可形容心理上的不健康(如嗜血,自殘等)。出自《素問·風論》。
中文名
病態
外文名
morbidity
拼    音
bìng tài
近義詞
病狀 病況 [2] 
注    音
ㄅㄧㄥˋ ㄊㄞˋ
出    處
《素問·風論》
釋    義
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表現

目錄

病態釋義

1. [morbidity] 2. 病狀;病人的體態。3. 指人的某種不正常表現。 [1] 

病態例句

1、亦作“病能”、病狀。
《素問·風論》:“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 。岐伯 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內經·風論》:‘願聞其診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態也。”
2. 病人的體態。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卻病》:“病形將見而未見,病態欲支而難支。”
3. 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狀態。泛指事物的不正常狀態
徐特立 《自以為是者的前途》:“自以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個病態。”
茅盾 《色盲》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故會有這樣的病態。我只能稱為自己精神上的色盲。”
鄒韜奮 《學校與商場》:“星翁先生 在這封信裏揭穿了畸形社會制度中的教育病態,可謂慨乎言之。” [2] 

病態示例

當代·殷謙雜文集《揭皮》:“當我們接受並習慣於西方那些流行文化的洗禮之後,我們逐漸也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在我們自己的文化再也無法抗拒西方流行文化主宰的時候,我們只能乘上這架由西方開來的流行主義的馬車行駛在人生之路上,而我們的後代亦復如是。所以我們的時代才會出現一種可怕的病態:《最小説》成為人們精神食糧的首選,郭敬明成功地綁架了巴金,以最‘流行’的東西摧枯拉朽地戰勝舊有的價值規範和嚴肅的文學傳統,有價值有意義的文學淪為社會文化最底層的、最可憐的精神產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