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疑畏

鎖定
疑畏,讀音為yí wèi,漢語詞彙,釋義為猜疑畏懼;指遲疑畏縮。出自《宋書·檀道濟傳》。
中文名
疑畏
拼    音
yí wèi
釋    義
猜疑畏懼
出    處
《宋書·檀道濟傳》

目錄

疑畏解釋

1、猜疑畏懼。
2.指遲疑畏縮。

疑畏出處

《宋書·檀道濟傳》:“ 道濟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並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
唐 呂温《衡州歲前遊合江亭見山櫻蕊未折因賦含彩吝驚春》:似奪朝日照,疑畏暖風吹。欲問含彩意,恐驚輕薄兒。
宋 蘇舜欽 《論西事狀》:“近者,朝廷拜置 夏竦 、 韓琦 、 范仲淹 等,此皆平定外夷,人所屬望者。賊 昊奸譎,故必疑畏,疑畏則將以事驗之。”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見後進中異常者必摩撫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林四娘》:“以君高義,託為燕婉,然實不敢禍君。倘見疑畏,即從此辭。” [1] 
《南史·劉穆之傳》:“一失權柄,無由可得。公功高勳重,不可直置疑畏,便可入朝共盡同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