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罪

鎖定
當罪,漢語詞彙,拼音是dāng zuì,釋義是謂應該抵罪;抵罪。
中文名
當罪
拼    音
dāng zuì
釋    義
謂應該抵罪;抵罪

目錄

當罪解釋

1、謂應該抵罪;抵罪。2、謂罰當其罪。 [1] 

當罪出處

《左傳·襄公十九年》:“ 鄭子孔 之為政也專,國人患之,乃討 西宮 之難與 純門 之師。 子孔 當罪,以其甲及 子革 、 子良氏 之甲守。” 楊伯峻 注:“當罪,古代刑法術語。
《漢書·刑法志》:‘以其罪名當報之。’”
崔希逸《對藏冰不固判》:“玉毀櫝中,是誰之過?掌人自合當罪,採户未可論辜。”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買告咱當罪,若是有證見便承伏。”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小人並然不敢,若有證見,小人便當罪。”
《管子·問》:“審刑當罪,則人不易訟。” 尹知章 注:“所刑皆當其罪,故人不交相訟。” [2] 
《荀子·君子》:“故刑當罪則威,不當罪則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