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代教育與文化

鎖定
《當代教育與文化》創刊於1988年,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西北師範大學主辦的教育學術期刊。 [1] 
據2020年第2期《當代教育與文化》頁內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編輯部有主編1人,副主編2人,編委會有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員22人。 [2] 
據2020年5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共出版文獻量2833篇、總被下載次數652820次、總被引次數963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0.55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280。 [3]  據2020年5月8日萬方數據服務平台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共出版文獻量1398篇、共被引量5425次、被下載量48110次、基金論文量753篇、影響因子0.36,2017年影響因子為0.54。 [4]  據2020年5月8日維普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發文量為2070篇、被引量為3121、H指數為18。 [1] 
中文名
當代教育與文化
外文名
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
主管單位
甘肅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
西北師範大學
編輯單位
《當代教育與文化》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8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62-1202/G4
國際刊號
1674-5779
郵發代號
54-186
現任主編
王鑑
編輯部地址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東路967號西北師範大學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

當代教育與文化辦刊歷史

1988年,《經濟管理研究》創刊。 [3] 
1994年,該刊開始被中國知網收錄,刊名為《經濟管理研究》,刊期為季刊。 [3] 
1999年,該刊第1期刊名使用過《經濟管理學院學報》,從第三期開始刊名由《經濟管理研究》更名為《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3] 
2009年,該刊刊名由《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更名為《當代教育與文化》期刊改為雙月刊。 [3]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當代教育與文化辦刊條件

當代教育與文化欄目方向

《當代教育與文化》主要欄目: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比較教育、校長論壇、書評、學術動態等。 [4] 

當代教育與文化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2期《當代教育與文化》頁內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編輯部有主編1人,副主編2人,編委會有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員22人。 [2] 
《當代教育與文化》編委會名單
職務
姓名
委員
萬明鋼、王兆璟、王鑑、王嘉毅、田慧生、劉旭東、孫杰遠、李子建、李瑾瑜、李奉儒、張詩亞、張學強、張廣君、和學新、姜添輝、郝志軍、徐繼存、曾天山、郭戈、滕星、JamseBanks、JimCummins
資料來源: [2] 

當代教育與文化辦刊成果

當代教育與文化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8日維普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發文量2070篇。 [1] 
據2020年5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出版文獻量2833篇。 [3] 
據2020年5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出版文獻量1398篇、基金論文量753篇。 [4] 

當代教育與文化收錄情況

《當代教育與文化》被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服務平台、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期刊收錄。 [1]  [3-4] 

當代教育與文化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8日萬方數據服務平台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被下載量48110次、被引量5425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影響因子為0.54(教育學綜合刊均影響因子為0.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175名。 [4] 
據2020年5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總被下載次數652820次、總被引次數963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5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80。 [3] 
據2020年5月8日維普網顯示,《當代教育與文化》被引量為3121次,H指數為18。 [1] 

當代教育與文化文化傳統

當代教育與文化辦刊宗旨

期刊標識 期刊標識
《當代教育與文化》以創辦導向正確、特色鮮明、立足西部、面向中國、放眼世界的教育學術期刊為目標。 [1] 

當代教育與文化投稿須知

一、論文應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表述規範、通暢,篇幅一般不超過10,000字。稿件請用A4稿紙雙欄排版打印2份,一份匿名,一份署名。
二、投稿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註釋、參考文獻以及英文題名、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摘要和關鍵詞。基金資助產出的論文亦應對有關項目加以註明。
題名應簡明、具體、恰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 20個字。
作者署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含工作單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字數一般不超過200字。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專有名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8個。
基金項目產出的論文應標明基金項目全稱及批號。
註釋是對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説明,置於文末;註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參考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一文中被反覆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現的序號標示,屬專著者應在序號後加圓括號註明頁碼或章、節、篇名。文後參考文獻表的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後為準;表上以“ [ 參考文獻]”作為標示;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後均以實心點結束。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和標誌代碼為:
普通圖書M,論文集、會議錄C,彙編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載體和標誌代碼: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機網絡OL。
其格式為:
專著(含以各種載體形式出版的普通圖書、古籍、學位論文、會議文集、彙編、多卷書、叢書等) —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誌].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訖頁碼。 [6] 

當代教育與文化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王鑑
副主編
王兆璟、張永祥
主任
王嘉毅
副主任
萬明鋼、王鑑、李瑾瑜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