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羽複葉耳蕨

鎖定
異羽複葉耳蕨為複葉耳蕨屬的一種植物,植株高75釐米。葉柄禾稈色,基部被褐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片卵狀五角形。孢子囊羣每小羽片4-6對(耳片3-5枚),略近葉邊生;囊羣蓋深棕色,膜質,脱落。產於陝西、甘肅、江蘇等省區。日本也有分佈。
中文名
異羽複葉耳蕨
拉丁學名
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
別    名
稀羽複葉耳蕨(植物學報),簡單汝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亞    門
真蕨亞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族
複葉耳蕨屬
異羽複葉耳蕨
命名來源
Journ Jap. Bot. 37: 76. 1962

異羽複葉耳蕨形態特徵

異羽複葉耳蕨的葉片
異羽複葉耳蕨的葉片(8張)
植株高75釐米。葉柄長40釐米,粗約3毫米,禾稈色,基部被褐棕色、披針形鱗片,向上偶有1、2同形鱗片。葉片卵狀五角形,長35釐米,寬約20釐米,頂部有一片具柄的頂生羽狀羽片,與其下側生羽片同形,基部近平截,三回羽狀;側生羽片4對,基部一對對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分開,基部一對最大,斜三角形,長16釐米,寬8釐米,漸尖頭,基部不對稱,斜楔形,基部二回羽狀;小羽片22對,互生,有短柄,基部下側一片特別伸長,披針形,長8釐米,基部寬2.2釐米,漸尖頭,基部近圓形,羽狀;末回小羽片約16對,互生,幾無柄,長圓狀,長1.5釐米,寬約6毫米,鈍尖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下側斜切,邊緣具有芒刺的尖鋸齒;第二至第四對羽片披針形,羽狀,基部上側的小羽片較下側的為大。葉幹後紙質,灰綠色,光滑,葉軸和各回羽毛軸下面偶被褐棕色、鑽形小鱗片。孢子囊羣每小羽片4-6對(耳片3-5枚),略近葉邊生;囊羣蓋深棕色,膜質,脱落。 [1]  [2]  [4] 
異羽複葉耳蕨線稿圖 異羽複葉耳蕨線稿圖 [3]

異羽複葉耳蕨生長分佈

異羽複葉耳蕨的生境
異羽複葉耳蕨的生境(14張)
產於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日本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1]  [2] 

異羽複葉耳蕨植物名錄

門中文名
蕨類植物
門拉丁名
Pteridophytes
科中文名
鱗毛蕨科
科拉丁名
Dryopteridaceae
科號
P45
種拉丁名
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
種中文名
異羽複葉耳蕨 [3] 
引種地點
湖北利川、湖南綏寧
引種時間
20031006、20040225、20041116
引種號
030189、040122、040914
引種材料
鑑定人
趙子恩
Id
158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36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草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