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番國

鎖定
番國,意為鄱君國。番,如,鄱。是春秋八百諸侯國之一番君國。後歸屬於楚國附庸國,自從楚吳國後,逐漸成了歷史,再不見番國,而非番邦。也非外國。只有詩詞偶爾見番君國。
西周的“番生簋”銘文記載:“丕顯皇祖考穆穆克哲厥德……番生不敢弗帥型皇祖考丕顯元德,用申恪大命,屏王位……王令司(攝)公族、卿事、太史寮。” 卿事寮、太史寮是西周中央政府的兩大部門。《詩經·十月之交》又説:“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可知番氏一族在西周時得到了王朝的重用。
中文名
番國
別    名
鄱君國
釋    義
春秋八百諸侯國之一番君國
番國,周代己姓小國,遠古時代祝融八姓之一的昆吾之後,與楚國同源。西周及其以前的番國應在河南温縣附近。西周末春秋初,番國南遷到淮河上游,今河南信陽一帶。戰國時期,遷到湖北江陵、荊門一帶。漢代山東、浙江、山西、陝西、甘肅、新疆等地都有番氏。三國時期湖南等地有番氏。明代時期番氏由北京、南京等地向雲南方向方向發展。
西周中晚期,番國貴族就世代在周王室任要職。番氏也嫁女於周,與王室結為親戚。西周中晚期早期,番國青銅器在信陽一帶發現較多,且成組出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番國經濟、文化的發達。這時番國君主既稱番伯,也稱番君。
已出土番氏文物的歷史人物:
西周青銅器:“番生簋”、“番菊生壺”、“番生鼎”、“番妃鬲”。
春秋早期的青銅器有:1974年春河南信陽長台關鄉甘岸村出土的銅器銘文“番子伯酓匜”一件;1979年3月信陽縣吳家店鄉楊河村出土的“番昶伯”銅鼎2件、銅盤1件、銅匜1件;1986年信陽市平橋西5號出土“番叔口龠”銅壺 l件。1979年河南潢川縣彭店鄉出土的“番君伯龍”盤l件,同年河南南陽淅川下寺8號楚墓銘文有“番妃”的“上鄀公簠”l件。
春秋中期的有:2004年5 月河南南陽李八廟村出土春秋中期“番子”銅鼎2件。
戰國時期:1979年湖北當陽縣金家山43號楚墓出土有“番仲戈”青銅器。1978年發掘的湖北江陵天星觀一號戰國楚墓,由墓中出土簡文可知墓主人為邸陽君番勝貞(或番勅貞)。2000年初發掘的距天星觀一號墓20餘米的天星觀2號墓規格也很高,學術界推測墓主可能是邸陽君番勝貞夫人。1987年荊門包山二號戰國楚墓出土了大量子戰國竹簡。簡文記載有“邸陽君之人化公番申”、“左馭番戌”、“番覲(桓)”、“番戌”、“番步”、“番旨”等。經專家學者考證,該墓稍晚於江陵天星觀一號墓。
漢代文物及人物有:今山東省古任城《禮器碑》的“任城番君舉”。光緒十年浙江紹興出土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有《番延壽墓莂》。東漢光和四年(181年)的《漢涼州刺史魏元丕碑》中有“尚書郎番尋”。漢代有“番忘之印”、“番年之印”、“番俊私印”、“番賀”印、“番護”印。《中華文匯兩漢三國文匯》的《上書劾朱瑀》作者番忠。《史記》上西漢有河東郡(今山西)守番系。《資治通鑑》中東漢有疏勒都尉番辰。
三國時期的番氏文物與人物:1988年1月浙江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村大墳山出土東吳太平二年(257年)“建中校尉剡縣人番億”磚墓誌。1987年浙江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村大墳山出土東吳永安六年(263年)“番氏”墓磚。三國東吳永安元年(258年)八月十日磚文“大中番君作”磚。三國東吳永安元年(258年)八月十三日磚文“舍人番君作”磚。《三國志·薛綜傳》中吳國有“番歆”和其弟番苗。
1 996年湖南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時期吳國的簡牘。其中已整理公佈的“嘉禾吏民田家莂”資料上,番氏佃田户主共37户,已知居所29户,分佈17丘。
兩晉番氏文物與人物:浙江嵊州市三江街道曹家洋村出土西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番作”墓磚。1990年11月浙江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村出土晉太康十一年(公元290年)“姓番”磚。今浙江臨海市大洋街道清代出土東晉永昌元年(322年)“番有言立作”磚,又清代出土永和十□墓”番長達“磚。今浙江臨海市大田街道清代出土東晉泰寧二年(324年)”番文“磚。不知出土時間的三國東吳太康七年(286年)八月五日磚“番氏造”磚、三國東吳太康八年(287年)歲丁未“番氏作”磚。
清代番氏宗祠碑記:在騰衝縣玉壁村嘉慶二十五年立。
上個世紀的多方資料顯示,雲南、河南、江西、廣西、廣東、貴州、台灣等有番氏。
上述結果證明,有關番氏是潘氏的説法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