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日生

鎖定
畢日生,男,1971年7月生,河北井陘縣人。1996年6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201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
畢日生 [1]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北井陘
出生日期
1971年7月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畢日生研究方向

文藝美學、文化研究

畢日生主講課程

1.《美學》(本科生)
2.《文藝美學》(本科生)
3.《大眾文化導論》(本科生)
4.《國學》(本科生)
5.《大眾文化專題研究》(研究生)
6.《文化研究與文學理論前沿》(研究生)

畢日生主要學術論著

1.《漢語修養與寫作實踐》,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2.《寫作的奧秘》(副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3.《現代寫作學新稿》,學苑出版社,2001年
4.《寫作傳統與當代立場》,西南師大出版社,2002年
5.《文章學研究》,河北少兒出版社,2002年
6.《當代文藝心理學》(副主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7.《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副主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8.《美學》(副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9.《阿蘭·巴丟“非美學”文藝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10.《構築全球人才高地——北京建設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研究》(副主編),新華出版社,2015年
11.《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理論的知識生產及其相關問題》(第七章),人民出版社,2019年

畢日生出版圖書

畢日生專業研究論文

1.《文書學自考複習知要》,《河北自學考試》,1998年第5期
2.《復歸.超越與革新——試論當前的三個散文現象》,《寫作的奧秘》,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3.《對傳統寫作學“主題”概念的反思》,《文章學研究》第一輯,2002年3月
4.《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的歷史誘因及可能前景》,《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5.《高尚的白楊樹》,《閲讀與鑑賞》,2002年第6期
6.《對傳統寫作學“主題”概念的反思》,《寫作傳統與當代立場》,西南師大出版社,2002年6月
7.《中國文化研究興起的語境及歷史動因》,《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8.《文藝美學的新收穫》,《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9.《文藝美學的現代性建構》,《中華讀書報》,2007年3月21日
10.《反思文藝美學的“合法性”問題》,《福建論壇》,200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11.《詩與哲學之爭的“非美學”構想》,《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2.《文藝心理學研究當代轉型的嘗試》,《中國教育報》,2010年1月14日
13.《説不盡的阿Q》,《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14.《簡論科技與藝術的互動關係》,《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0年第7期
15.《技術美與技術領域中的審美體驗》,《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0年第9期
16.《偉大文明的聖地 曾經的“世界城市”》,《北京規劃建設》,2010年第4期
17.《阿蘭·巴丟“內美學”思想初探》,《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8.《“後學之後”:阿蘭·巴丟思想的歷史性出場》,《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4卷第2期,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12月
19.《20世紀西方文論中國化道路論略》,《燕趙學術》,2011年春之卷
20.《科學與審美是可以相通的》,《科技導報》,2011年第5期
21.《文學的“終結”與“新生”》,《文藝報》,2011年2月16日
22.《巴丟:不竭的慾望》,載於《當代批評理論》,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23.《文化創意人才:未來世界經濟的最主要推動力》,《文化藝術研究》,2014年第4期
24.《大眾文化語境下文學理論知識生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6年第7期全文轉載)
25.《大眾文化語境下文學理論知識生產》,
26.《高校網絡輿論事件對大學生羣體情緒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
27.《大眾文化與文學理論知識生產的“合法性”危機》,《社科論壇》,2018年第6期

畢日生承擔科研課題

1.主持河北師範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媒介文化研究”(項目編號:W2005Q01)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阿蘭·巴丟詩學思想研究”(項目編號:09YJC751018,2009-2011)
3.主持河北省社科聯社會科學發展項目“電子媒介時代的文藝審美心理研究”(項目編號:200904027,2009-2010)
4.主持河北師範大學博士基金項目“阿蘭·巴丟文藝美學思想與中國當代文論研究”(項目編號: S2011B01,2011-2014)
5.主持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項目“阿蘭·巴丟‘非美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項目編號:HB14WX015),2014-2017年。
6.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阿蘭·巴丟‘非美學’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4BZW017,2014-2017)
7.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理論的知識生產及其相關問題”(項目編號:14JJD750002, 2014-2017)
8.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當代西方激進左翼文藝理論研究”(項目編號18AZW002,第二主研人)
9.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40年文學理論知識生成機制的反思性研究與文獻整理”(項目編號:19BZW002,第三主研人)

畢日生獲獎情況

2006年度校級優秀黨員
榮獲河北省社科聯第三、第四屆及2011年度“社會科學優秀社團工作者”稱號
河北師範大學第九屆校級教學成果《美學》教材二等獎,2012年12月20日,排名第四
匯華學院2012-2013學年教學優秀獎
河北師範大學2013-2014上學期本科教學優秀
2014年度院級先進工作者
河北師範大學2014-2015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優秀獎
2016年度院級優秀黨員
獲第十五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2016年9月
獲第十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2018年,第四參與人
2018年度教書育人模範教師
2019年度院級先進工作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