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恆達

鎖定
畢恆達生於1959年9月15日,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1] 
中文名
畢恆達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9年9月15日
畢業院校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
職    稱
副教授

畢恆達個人經歷

四年級後段班,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長期關心弱勢族羣、空間與環境、性別與兒童等特殊議題。長期關心弱勢族羣、空間與環境、性別與兒童等特殊議題。
童年成長在貧窮的鄉下,沒有見過兒童繪本,也沒有電視。 除了教科書之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雜誌──《小學生》,裏面有恐龍的故事、描寫秦良玉的漫畫。 它以及中廣的“小説選播”陪伴度過了童年。它以及中廣的“小説選播”陪伴度過了童年。 長大以後,學術理論讀得愈多,卻愈來愈喜歡兒童繪本的純真、美麗與充滿想象。 如果能夠把所學轉化成為繪本與兒童一起分享、成長,那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著有《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性別》、《GQ男人在發燒》等書,並譯有《橘色奇蹟》繪本。
不是從小就立定志願 四十年前資訊有限
畢恆達表示,小時候生長的環境非常鄉下,對於資訊的掌握和取得相當缺乏,從小所能想到最大的志願相當單純,那就是當“小學老師”。沒想到在多年以後,他果然成了老師,但是是大學老師。畢恆達笑着説,小時候的興趣其實很廣泛,但是卻無法立定什麼志向,一方面是不知道立來要幹嘛,一方面是家裏也無法培養。畢恆達的課業成績一直都不錯,每一科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當時上初中還要考試,但是畢恆達是屬於不用考試就可以直升的前段班,考高中的時候,整個中壢只開了一台車,載了男男女女的學生們上北部去考北聯,畢恆達是其中之一。後來也因為畢恆達考上了建國中學,所以全家就從宜蘭搬到台北定居。
就讀建中的時候,畢恆達説,當時傳統的觀念男生就是要念理工不然就是醫或農,然而他對醫跟農都沒有興趣,所以還是填了甲組,大學聯考也是看成績看排名,他最後填上了台大土木系。畢恆達表示,當時填上就填上了,其實對於該科系的理解程度很低,也不像現在有什麼大學博覽會可以先研究參考,所以大部分的學子在進入科系就讀時大半懵懂。而今環境改變,資源的取得俯拾皆是,現在的學生更應該充份利用這些資訊,來為自己的未來先做好功課再選擇。
研究所選擇都市計劃組 改變未來的路
畢恆達和所有的大學男生一樣,在大三大四時面臨了升學和當兵的抉擇,通常是先考預官再來考研究所。在選擇研究所的時候,畢恆達仔細思考自己的興趣,他一直對於人文的東西較有興趣,再者,畢恆達也不願意自己將來要變成要一輩子與電腦或混凝土奮戰的工程師,所以他選擇了考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中的都市計劃組,因為這是和人文社會唯一最有相關的系所,繫上大部分的同學不是轉去唸建築就是留在土木,全班同學只有畢恆達一個人選擇了這個組就讀,最後他也順利的考上,開始了和人文環境接觸的不解之緣。
1980年,傳統觀念中的“都市計劃組”的研究範疇,大抵就是一些法令類的範圍如土地使用,還沒有環境心理學這個名詞。畢恆達在當時為了研究論文的關係,開始接觸各類相關的雜誌期刊,在外國期刊上,他首度閲讀到環境心理學這個字眼,簡而言之,“環境心理學”所關心的是人類和物理環境之間的關係,其內容包括建築、自然和社會環境以及對於個人或是相對於更大的團體或社會而言,其對環境反應的行為表徵。環境心理學的重點在於人類的行為、感受和身為人類的知覺如何受到物理環境的互動影響,以及人們對人為與自然環境危害的反應。所以,近代環境心理學家普羅下司基(Proshansky)將“環境心理學”定義為是一門關心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及關係的學科。接觸到這樣的名詞,正中畢恆達下懷,他開始了對環境心理學的精進研究,大量的閲讀外國期刊與書籍雜誌,從那時開始,畢恆達也下定決心要在環境心理學的領域一直深耕。
傳統心理學把空間視為刺激 環境心理重視空間溝通
畢恆達教授解釋道,傳統的心理學當然也研究空間或環境對人造成的影響,然而,那跟環境心理學所研究的內容天差地別。傳統心理學大部分只將空間視為刺激的一種,例如:研究人在一個開窗或不開窗的空間中的情緒以及工作效率是否不同,或者在燈不亮或燈很亮的狀態下的情緒反應等等,這些都僅僅只是將空間視為某種對於人類行為是否改變的變數。然而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是人和空間的互動關係,以剛才的實驗為例,環境心理學更重視的是,不同人在同一個空間中所給予的反應和定義。環境心理學認為人和環境是相生相長的,而不是一個獨立的變數。
畢恆達在研究所畢業後就當兵報效國家去,當完兵後曾有機會在內政部營建署工作,然而他當時選擇回到學校當助教,當時百分之九十的助教都是大學學歷,畢恆達有着碩士的光環,很順利的便補上了台大土木系所助教的缺。擔任繫上助教時,畢恆達的時間很自由,也因此,他利用時間看書充實自己,並且決定出國深造,到國外繼續鑽研環境心理學。
當時,畢恆達總共申請了五個學校,這五個學校也是全美唯一有環境心理學研究的五所學校,而且這五所學校的環境心理學通通落在不同的科系之下,最後畢恆達所申請到的是紐約市立大學的環境心理學,就這樣,畢恆達飛往紐約,開始了六年的博士之路。
在紐約的生活 打開了學習之眼
紐約這個城市處處充滿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它也真的是一個最適合研究“空間”的都市。畢恆達教授回憶在紐約求學的日子:“紐約之所以為人文薈萃之處,主要是因為它的歷史和它的地理位置,有着非常錯綜的關係。一方面,紐約位在東岸,是一個移民城市,它的人口組成相當複雜,更因為它是美國的入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到這裏,所以,在紐約可以看到各形各色奇怪的人種、都市面貌和各種不同的生活模式共存,卻一點兒都不感到奇怪。”所有你想得到的著名文化、建築,紐約絕對不會缺席,例如著名的中央公園、時代廣場,以及hip pop街頭文化,源起地點也在紐約。
畢恆達説,他和同學們感觸最深的是搭地鐵。不管是哪一國的人來到紐約搭地鐵,都會有一剎那間錯覺自己是不是身在祖國,因為地鐵上的人方言太多種了,令人渾然忘了時空。畢恆達還描述了另一個在紐約遇到的趣事:曾經聽過有人在路上用華語問哪裏有銀行,旁邊居然立刻就有人用華語回答,銀行就在哪兒,這也足以説明紐約是個有如大融爐般的都市,什麼人都有,什麼事都不奇怪。畢教授打趣的説,難怪好萊塢的災難電影不管是要拍哪一種災難,倒楣的都是紐約,“因為如果紐約還在,就沒有世界滅亡這件事。”
正是因為紐約這樣的特性,使得畢恆達在六年的紐約生活中,打開了學習之眼,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開闊了自己的視界。紐約市立大學由於是市立大學,學費較為低廉,所以吸引了相當多中下階層的學生前來就讀,畢教授也因為和各種不同階層人接觸,改變了他看事情的角度和眼光,在學成歸國之後,畢恆達受邀回到台大城鄉所擔任教授,繼續貢獻所學。
教學工作有甘有苦 台灣教授外務多多
畢恆達表示,念博士一般就是要走學術路線,所以除了教書之外,他也繼續在個人的專業領域上進行學術研究。根據研究題目的不同,關切的議題不同,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但畢恆達説,台灣的教授們實在外務太多了,除了做研究和教書之外,常常會有很多其它的邀約,例如組成什麼什麼會或代表什麼機構發言或給予意見等等,就是一般俗稱的“學者專家”。
畢恆達表示,也許是因為台灣人少的關係,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不夠多,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像國外就很難有這種情形,一個所謂專家要在報紙或社論上發表看法絕對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報紙的主編對於品質是很要求的,不可能可以隨便發表。畢恆達無奈的笑笑,“有時候真的也覺得蠻累的!”
研究民生輻射鋼筋 意外開始寫專欄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當中,畢恆達由於研究民生別墅輻射鋼筋的問題,而在中時發表了一篇文章,之後聯合報的繽紛版就開始找畢教授撰寫專欄,原本是寫一些對於環境的感想和心得,但慢慢的卻變成和性別相關的議題,主要也是因為探究空間的議題愈多愈深入,就愈發現空間和性別的相關程度竟是如此高。後來這些專欄文章便集結出版,一本是“找尋空間的女人”,一本則是“物情物語”。
畢恆達表示,在書籍出版之後,他才發現原來閲讀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他聽過有社區媽媽的讀書會討論他寫的書,深深覺得出版着實有它的力量存在。“既然如此,我更應該把自己想要分享或傳播的觀念集結為出版品,讓更多的普羅大眾也有機會能夠了解更多環境、空間與人的關係,進而因為關注該議題而投入更多資源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空間。”抱持着這個理念,畢恆達隨後又集結了十年的研究心得,而出版了“空間就是權力”這本書。深入闡述他在環境心理學領域中所研究和體會到的許多環境與人文的觀點以及研究成果。
“空間”不應該只是美學作品 而要更有人味
畢恆達教授舉例説明,室內設計應該要能夠符合環境心理學的理論。“你看室內設計雜誌有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明明是設計給人住的空間,卻看不到人在設計圖中呢?”這個例子可以簡單的説明人和空間互相漠視的現況,但若人無法與空間和平共處,將會造成兩方的損害。社會的不重視是在侵蝕環境的老本,久而久之會影響到的正是居於其中的人,不可不誡!
勉勵學生堷養觀察環境的基本功
目前畢恆達教授擔任台大城鄉所的教授,給予學生最忠實的建議是:培養基本功。畢恆達表示,環境是一直在改變的,如果你執着於某一個議題的研究,當環境改變的時候,你將無法應對。但是若你培養和學習的是研究方法,以及正確的解析態度,那麼不管面臨何種環境的變遷,都還能夠尋出脈絡來整理,現在的空間變化程度和速度都比以前快速許多,學生更應該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懂得變通。
畢教授也表示,其實對於學生的選擇,身為老師都會給予鼓勵和支持,沒有哪一條路比較好或比較不好,只要學生能夠謹慎思考,並且的確對於自己的選擇有覺悟、有責任,那麼不管是在公的領域服務或者私的領域研究,都是對社會有所貢獻。畢恆達教授也即將有新書問世,探討空間與性別的關係,藉由對於性別空間的議題,突顯出現在台灣社會所存在的諸多奇怪的現象,導引讀者思考改變的必要性,畢恆達教授也期許年輕學子,在專業領域之外,培養關懷環境的能力,人文的素養就像基本功一樣,能夠幫助每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與環境和平共處的能力。

畢恆達研究興趣

物的意義、家的意義、性別與環境環境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物的意義

畢恆達主持研究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國科會”)

畢恆達研究課題

環境災害之社會心理衝擊、性別與環境人與環境關係理論環境與個人成長學校環境

畢恆達代表論著

A. REFEREED PAPERS
1983 〈高層國宅之空間設計與鄰里關係─國光社區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2卷,第1期,頁163-176。
1990〈東西的意義與環境轉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5卷,第1期,頁41-56。
1992 ‘The meaning of objects in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s: Experience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 12, pp.135-147.
1993 〈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7卷,頁97-110。
1995 〈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期,頁224-259。
1996 〈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第6期,頁300-352。 (NSC-84-2413-H-002-010)
1999 〈科技神話的夢魘:民生別墅住宅輻射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五期,頁111-162。 (NSC-83-0301-H-002-006) (共著者:郭一勤)
2000 〈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 第八期.頁57-82. (NSC-83-0301-H-002-006, NSC-88-2625-Z-002-045)
2000 〈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個案〉,《應用心理研究》, 第八期. 121-147. (合著者:吳昱廷) 〉
2001 〈如何回家? 〉, 《應用心理研究》. 第九期. 37-52. 〉.
2002 〈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 《女學學志——性別與婦女研究》. 第十三期. 91-139. (與黃囇莉合著)
B. CONFERENCE PAPERS
1991 “The significance of objects in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pp.37-40.
1993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object meaning”, in RM Feldman, G. Hardie, & DG Saile (Eds.). Power by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1994 〈住宅空間體驗的性別差異〉,《都市住宅的議題與新方向:邁向廿一世紀之都市住宅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灣地區建築學會,頁61-68。
1995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a technological disaster: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t home”, Presented in the Twenty-Six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with l.-C. Guo)
1995 《婦女休閒與社會控制》,婦女休閒研討會,台灣地區遊憩學會。
1995 《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第二屆華人心理學術研討會。
1995 “Women and the meaning of home”, Presented in the 1995 103r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
1995 《科技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國科會“81-83年度心理學門研究成果分析”研討會。
1995 《另類心理學:意義的追尋》,中國心理學會年會。
1996 “Women’s fear in public spaces”, Presented in the Twenty-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1998 《自然環境與人的心理健康》,跨世紀國家自然保育策略研討會。
1998 〈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探索台灣田野新面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 《建立安全與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4月23日。
1999 《都會休閒與女性空間》,女性與休閒研討會,台灣地區户外遊憩學會,4月30日。(共著者:黃千秀)
1999 《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1999性別與兩性研討會,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5月20日。
1999 "When men meet feminism", Presented in Women's World 99: The 7th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f Women, Tromso, Norway, 6/20-6/26. (NSC 87-2413-H-002-003)
2000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men in Taiwan", Presented in the 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Men's Studies Association, Buffalo, 3/24-3/26. (NSC 87-2413-H-002-003)1999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male in Taiwan”, Women's World 99: The 7th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f Women, Tromso, Norway, 6/20-6/26.
2000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men in Taiwan", Presented in the 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Men's Studies Association, Buffalo, 3/24-3/26. (NSC 87-2413-H-002-003)
2000 〈同性戀的現身與家庭關係〉,《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2000.12.8-12.10) (NSC 89-2413-H-002-011)
2001 “The meaning of home in environmental disaster: A case study of landslide”, Presented in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APS, Edinburgh 6/28-7/3
2002 男性氣概與性別暴力,《性別與暴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keynote speech,台大社會學系暨社會工作學系籌備處,5/31。
2002 “Homecoming: A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c of everyday practice and the operation of cultural field among home-returning indigenous cultural workers in South Taiwan”, Presented in the 17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eople-Environment Studies, A Coruna, Spain, 7/23-7/27. (NSC 89-2415-H-002-057)
C. OTHER PUBLICATIONS
1985 〈從‘營建好環境’的觀點論歷史保存〉,《都市計劃學會通訊》,5(1),頁6-12。
1986〈環境心理學介紹〉,《建築師雜誌》,12, 頁46-51。
1989〈環境心理學研究資料引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4卷,第1期,頁115-136
1993 〈人造環境與設計〉,《土木與環境》,頁433-461,台灣地區環境工程學會。
1993 〈環境災害與心理〉,《大專通識環境教育課程教材》,頁259-264,行政院教育部環保小組。
1993 《公寓大廈居住使用之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共著者:王鴻楷、黃世孟、陳亮全)
1994〈國民住宅的居住環境問題:台北市國光社區的個案分析〉,《中國論壇》,第216期,頁48-51。
1994 《台北縣國民中小學校園環境整體規劃設計手冊》,台北縣政府。
1994 《科技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以民生別墅住宅輻射鋼筋污染事件為例》,國科會。 (NSC83-0301-H-002-006)
1995 《住宅空間體驗的性別差異》,國科會。 (NSC84-2413-H-002-010)
1996 《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1996 《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1996 〈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頁27-45頁台北:巨流。
1996 〈兩性情感篇〉,《單身生活成功百科》,蕭正儀、陳絜吾主編,頁1-17,台北:海山有限文化。
1996〈中文版序〉,《地圖權力學》。台北:時報文化。
1996 《婦女與都市公共空間安全:台北婦女的都市危險地圖》,國科會。1996 《婦女與都市公共空間安全:台北婦女的都市危險地圖》,國科會。 (NSC84-2421-H-002-033)
1997 〈公共空間的性別〉,《福利社會》,第59期,頁12-17。
1997 《地層下陷的社會心理衝擊》,國科會。 (NSC-86-2413-H-002-003)
1998 〈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研究倫理:危險與秘密》,嚴祥鸞編,台北:三民。
1998 〈環境災害與心理〉,《環境與人》,於幼華主編,台北:遠流,頁304-320。(重新刊載)
1998 《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國科會。 (NSC-87-2413-H-002-003)
1998 〈序:同性戀空間〉,《出櫃空間:虛擬同志城》,阮慶嶽,頁10-23,台北:元尊文化。
1998 〈人與物的生活對話〉,《經營21世紀優質生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頁221-294,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999 〈性別與空間〉,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 ,頁35-61。台北:心理。
1999 〈性別與空間研究室〉, 《台大校園性別空間總體檢》。台大性別歧視與性侵犯防治委員會。
1999 〈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建立安全與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指針》。教育部。
1999 〈性別與空間研究室〉,《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教育部。
2000 〈性別與空間〉,《承先啓後另壹章:第11屆學術委員會演講活動講稿彙編》,第42-49頁,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2000 〈環境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 《土木技術》,第25期,63-71
2001 《空間就是權力》。 台北;心靈工坊。 (誠品六月選書;中國時報開卷2001年度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聯合報讀書人2001年度最佳書獎;誠品書店2001年度推薦書榜;亞洲週刊2001台灣十本最具影響力的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