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白洲村
- 電話區號
- 0731
- 郵政編碼
- 412400
- 車牌代碼
- 湘B
- 人 口
- 29002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界首鎮建置沿革
編輯
界首鎮人民政府(1張)
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屬茶陵州左六都、右六都。
民國時期,先後屬茶陵縣二區、橋塘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六區。
1956年,分設界市鎮、界首鄉。
1958年,併為界首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界首鄉。
界首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界首鎮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界首鎮、界市、廟前、火星、紅光、倉下、白沙、花甲、賀家、甲山、朱嶺、蓮荷、鏡嶺、上聯、河瓏、共富、賀鋪、白洲、大新;下設5個居民小組、238個村民小組。
[2]
界首鎮地理環境
編輯界首鎮位置境域
界首鎮水文
界首鎮自然資源
界首鎮人口
編輯2011年末,界首鎮總人口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43人,城鎮化率5.5%。總人口中,男性14585人,佔51.6%;女性13656人,佔48.4%。14歲以下5077人,佔18%;15—64歲21031人,佔74.5%;65歲以上2133人,佔7.5%。2011年,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5.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1人。
[2]
界首鎮經濟
編輯界首鎮綜述
2011年,界首鎮完成財政總收入65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9.9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00萬元,增值税100萬元,企業所得税0.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7元。
[2]
界首鎮農業
2011年,界首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7.4%,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34%。2011年,生產糧食2.3萬噸,人均82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棉花、食用菌。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2015畝,產量589噸:棉花種植面積501畝,產量45噸;食用菌種植面積560畝,產量20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290畝,產量587噸,其中油菜500噸;蔬菜種植面積6774畝,產量2萬噸。
[2]
界首鎮工業
界首鎮以加工業、建築材料為主。
界首鎮商業
界首鎮金融業
界首鎮社會事業
編輯界首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界首鎮有幼兒園(所)5所,在園幼兒604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8所,在校生1383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7人,專任教師75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0%。
[2]
界首鎮文化事業
界首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界首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8個,門診部(所)1個;有牀位20張,每萬人擁有病牀7張;固定資產總值131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6名,其中執業醫師20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0.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2%。
[2]
界首鎮社會保障
2011年,界首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4户,人數114人,月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長1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36户,人數1243人,月支出8.7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14.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468人,參保率96%。
[2]
界首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界首鎮有郵政所1處,郵政業務總量60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4500多份。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9個,固定電話用户3000餘户,移動電話用户8000餘户,互聯網用户800餘户。
[2]
界首鎮交通
編輯界首鎮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47頁.
- 2. 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行政區劃大典[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15.5:409-41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 357.
- 4. 界首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