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烷

(最簡單的有機物)

鎖定
甲烷是具有正四面體結構的非極性分子,是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作為常規天然氣、頁岩氣、可燃冰等的主要組成成分,是非常重要的碳基資源 [1]  。它是一種最主要的非CO2温室氣體,在大氣的平流層,甲烷會被分解為水蒸氣(雲),從而導致臭氧層被破壞 [2] 
中文名
甲烷
外文名
methane
別    名
碳烷
化學式
CH₄
分子量
16.043
CAS登錄號
74-82-8
EINECS登錄號
200-812-7
熔    點
-182.5 ℃
沸    點
-161.5 ℃
水溶性
難(常温常壓0.03)
密    度
0.42(-164℃)(標準情況)0.717g/L
外    觀
常温下為無色無氣味氣體
閃    點
-188 ℃
安全性描述
S9;S16;S33
危險性符號
R12
UN危險貨物編號
1971
分    類
鏈狀脂肪烴(GB/T 37885-2019)
發    現
20世紀40年代首次發現空氣中存在甲烷 [2] 

甲烷來源

在今天的大氣中,有大約20%的甲烷來自古代,是在幾百萬年前就存在於煤層、海底、天然氣礦藏和融化了的永久凍土下面而到今天才釋放出來的。而近代產生的甲烷,來源主要有牛、泥沼、瀝青、稻田、新開墾的土地、腐敗的垃圾和白蟻等。無論哪種來源,都是由細菌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的有機物分解,若是有氧則會產生CO2 [2] 

甲烷物理性質

無色、可燃、無毒氣體,沸點是-161.49℃。甲烷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溶解度差。

甲烷甲烷爆炸極限

在正常氣壓下,甲烷的爆炸下限(LEL)為5-6%,爆炸上限(UEL)為15-16%;甲烷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9.5%時,就會發生最強烈的爆炸。其中,氧濃度降低時爆炸下限變化不大,而爆炸上限明顯降低;當氧濃度低於12%時,混合氣體就失去爆炸性 [3] 

甲烷化學性質

(1)既不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反應,也不與強酸、強鹼反應。
(2)甲烷可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 [4] 
CH3Cl+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3)可火焰燃燒和催化燃燒 [5] 
CH4+2O2 CO2+2H2O
催化劑一般貴金屬催化劑中使用Pd基催化劑、Pt基催化劑、Au基催化劑或Pd-Pt、Pd-Rh、Pd-Au和Pd-Pt-Rh等多組分貴金屬催化劑。
非貴金屬催化劑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鈣鈦礦催化劑、尖晶石催化劑和六鋁酸鹽催化劑等。
用於甲烷催化燃燒的貴金屬和非貴金屬催化劑 用於甲烷催化燃燒的貴金屬和非貴金屬催化劑 [5]

甲烷製備

甲烷實驗室制甲烷

CH3COONa CH3·+·COONa
CH3·+NaOH CH4+·ONa
·ONa+CH3COONa CH3·+Na2CO3
CH3·+CH3COONa CH3COCH3+·ONa
CH3·+CH3· C2H6 [6] 
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 [7]

甲烷煤轉化生成甲烷

Coal CO+H2
CO+H2O CO+H2
CO+H2 CH4+CO2+H2O
煤炭熱解生成甲烷
(1)機理 [8] 
煤樣直接一次熱解與活潑H*生成甲烷:Coal-CH3+H* Coal+CH4
熱解生成固態產物的氫化反應:C(固)+2H2 CH4
前期熱解生成液態產物的二次熱解也是生產甲烷的途徑之一。

甲烷甲烷的生成機制

原煤: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屬於吸附甲烷的脱除。
第二階段有兩種反應共同作用生成,分別是甲氧基中甲基的脱落,生成二氧化碳和甲烷或醇類官能團中甲基的脱落,生成甲烷和水。
第三階段甲苯熱解生成甲烷和苯,其次是亞甲基橋鍵斷裂和氫化芳香環的脱甲基反應。
第四階段是芳香體系脱H與殘餘的C反應的結果。

甲烷應用

甲烷直接轉化制高值化學品

(1)甲烷氧化偶聯制乙烯(OCM) [9] 
1982年,KELLER等 [10]  首次報道了甲烷氧化偶聯制C2烴的反應過程。1985年,DRISCOLL等 [11]  首先提出OCM遵循異相和均相反應相結合的反應機理。甲烷的C—H鍵首先被催化均裂生成氣相甲基自由基,然後偶聯為乙烷,乙烷進一步在催化劑上或氣相中脱氫轉化為乙烯。LUO等 [12-13]  採用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SVUV-PIMS)技術首次在線檢測到Li-MgO催化甲烷和乙烷氧化反應中的氣相甲基自由基、乙基自由基、過氧甲基自由基、甲基過氧化氫和乙基過氧化氫等重要氣相中間體,為OCM和乙烷氧化脱氫反應的機制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實驗證據。
(2)甲烷無氧芳構化制芳烴(MDA)
1993年,WANG等 [14]  報道了Mo/ZSM-5催化甲烷無氧芳構化制苯等芳烴的反應,提出了雙功能機理,即活性Mo物種和Brønsted酸位分別作為甲烷活化和C2烴芳構化的活性位,得到了廣泛認可。但是,部分研究者認為活性Mo物種擁有固有芳構化特性,分子篩骨架為活性Mo位提供錨定位點,十元環的擇形環境促進了芳烴的形成 [15-16]  。2018年,KOSINOV等 [17]  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提出了“烴池機理”,即甲烷活化後的初級產物與分子篩限域的芳香型積炭發生二次反應,形成苯等芳烴。VOLLMER等 [18]  提出了類似的Mars-van-Krevelen機理(MvK),活性Mo位上含碳原子,該碳原子在反應中參與苯環的形成。ÇAĞLAYAN等 [19]  和KOSINOV等 [20]  認為MDA過程中存在兩條獨立的C—H鍵活化路徑。
(3)甲烷無氧直接制乙烯
GUO等 [21]  採用HAADF-STEM、in situ XAS等技術表徵研究表明,MTOAH反應中Fe©SiO2的活性位為單原子鐵配位兩個碳原子和一個硅原子形成的單鐵中心(FeSiC2); XIE等 [22]  報道單原子Pt1@CeO2催化MTOAH過程 ,經DRIFTS研究結果顯示,反應後Pt1@CeO2存在具有π鍵的乙烯和乙炔等吸附物種,這説明單Pt位可能具有穩定C2烴吸附物種的能力。EGGART等 [23]  採用火焰噴霧熱解法(FSP)製備了Pt-CeO2單原子催化劑,operando XAS結果表明,在反應條件下Pt與Ce成鍵,歸因於CeO2對Pt的包覆修飾或者Pt—Ce合金的形成。HAO等 [24]  採用氫原子裏德堡標識飛行時間譜-交叉分子環化裝置,首次在實驗中檢測到MTOAH過程產生的氫自由基,其形成速率隨反應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還發現由1,2,3,4-四氫萘(THN)和苯等供氫分子熱裂解產生的氫自由基可以提升甲烷轉化率及烯烴和芳烴的收率,並降低乙烯形成的起活温度,由此提出了氣相氫自由基促甲烷活化反應機制(·H + CH4→ H2 + ·CH3 [25] 

甲烷間接轉化

通過重整生產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混合氣),合成氣經甲醇路徑、費託合成或新的OXZEO過程獲得高值化學品。 [26] 
(1)甲烷水蒸氣重整(SRM)
CH4+H2O = CO+3H2……Δ Δ =206kJ·mol-1
(2)甲烷催化部分氧化(POM)
2CH4+O2 = 2CO+4H2……Δ Δ =-44·kJ·mol-1
(3)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DM)
CH4+CO2 = 2CO+2H2……Δ Δ =+247 ·kJ·mol-1
(4)甲烷的CO2-O2聯合重整
CO2-O2聯合重整 CH反應是將甲烷催化部分氧化這一放熱過程和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這一吸熱過程相結合來製備合成氣。

甲烷開採

中國煤礦瓦斯開發利用主要發展階段
時間
開發利用階段
代表性瓦斯抽採模式
基本發展情況
20世紀50-70年代末
瓦斯抽放+防治階段
以遼寧撫順模式、山西陽泉模式和重慶天府模式為代表,分別形成了高透氣高瓦斯特厚煤層瓦斯抽採技術、穿層鑽孔鄰近層卸壓瓦斯抽採技術和高瓦斯突出煤層羣保護層開採技術等
以礦井瓦斯災害防治為目的,抽採瓦斯絕大部分直接排放至大氣中
20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
瓦斯抽採利用發展階段
保護層卸壓瓦斯抽採、低透煤層水力強化瓦斯抽採等技術不斷推廣,初步構建形成中國瓦斯綜合抽採技術體系
瓦斯抽採技術不斷髮展,井下瓦斯抽採利用項目得到推進,高濃度抽採瓦斯開始用於工業和民用
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
瓦斯規模化抽採利用階段
以安徽淮南模式為代表,形成複雜煤層羣留巷鑽孔法卸壓瓦斯抽採技術體系
瓦斯抽採技術和模式進一步發展,瓦斯抽採逐漸形成規模化,抽採量和利用量均快速增加
2006-2021年
瓦斯資源化抽採利用階段
以重慶松藻模式、山西晉城模式為代表,分別形成了“三區配套三超前增透抽採”與“三區聯動煤層氣(瓦斯)井上下立體遞進抽採”模式等
瓦斯抽採技術和模式逐漸成熟,低濃度和超低濃度煤礦瓦斯的利用取得進展,瓦斯利用範圍不斷拓展
2021年以後
瓦斯資源化抽採與減排利用協同階段
逐步構建形成“採前-採中-採後”煤炭開發全生命週期瓦斯抽採減排技術體系
強調對温室氣體排放的管控,瓦斯抽採技術進一步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鼓勵低濃度瓦斯和乏濃度瓦斯的綜合高效利用,最終形成全濃度瓦斯階梯式綜合利用模式
(表格數據來源 [27] 
參考資料
  • 1.    徐冰君.甲烷氣相選擇氧化反應硼基催化劑的研究[J].物理化學學報,2023,39(1):1-2.
  • 2.    唐建華.暗藏的温室氣體——甲烷[J].化學教育,1990(6):4-6.
  • 3.    韋毓良.論煤炭運輸之甲烷爆炸[J].水上消防,2020,0(1):11-13.
  • 4.    胡愛彬.用DIS探究甲烷與氯氣反應情況[J].化學教育,2009,30(6):53-54.
  • 5.    蔡潔瑩,李傑,張燕,單文坡.甲烷燃燒催化劑研究進展[J].能源環境保護,2023,37(2):62-72.
  • 6.    李道敏.甲烷實驗室傳統制法的優化[J]實驗教學與儀器,1999.(4):22
  • 7.    封享華,彭傑,封麗,熊竹,丁世敏.甲烷製備實驗條件優化[J].化學教學,2013(1):57-59.
  • 8.    周志玲. 低煤階煤及不同化學組分熱解甲烷和氫氣的生成特徵與機理[D].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2010. DOI:10.7666/d.d082138.
  • 9.    黃鑫,潘秀蓮,包信和.甲烷直接轉化制高值化學品的研究進展[J].低碳化學與化工,2023,48(1):1-8.
  • 10.    KELLER G, BHASIN M. Synthesis of ethylene via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I.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catalysts [J]. J Catal, 1982, 73(1): 9-19.
  • 11.    DRISCOLL D J, MARTIR W, WANG J X, et al. Formation of gas-phase methyl radicals over MgO [J]. J Am Chem Soc, 1985, 107(1): 58-63.
  • 12.    LUO L F, TANG X F, WANG W D, et al. Methyl radicals i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directly confirmed by synchrotron VUV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J]. Sci Rep, 2013, 3: 1625.
  • 13.    LUO L F, YOU R, LIU Y M, et al. Gas-phase reaction network of Li/MgO-catalyz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an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J]. ACS Catal, 2019, 9(3): 2514-2520.
  • 14.    WANG L S, TAO L X, XIE M S, et al. Dehydrogenation and aromatization of methane under non-oxidizing conditions [J]. Catal Lett, 1993, 21: 35-41.
  • 15.    KOSINOV N, COUMANS F, USLAMIN E, et al.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by Mo/HZSM-5: Mono- or bifunctional catalysis [J]. ACS Catal, 2017, 7(1): 520-529.
  • 16.    GU Y, CHEN P P, YAN H, et al. Coking mechanism of Mo/ZSM-5 catalyst in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J].Appl Catal A, 2021, 613: 118019.
  • 17.    KOSINOV N, WIJPKEMA A, USLAMIN E, et al. Confined carbon mediating dehydroaromatization of methane over Mo/ZSM-5 [J].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4): 1016-1020.
  • 18.    VOLLMER I, LINDEN B, OULD-CHIKH S, et al. On the dynamic nature of Mo sites for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J]. Chem Sci, 2018, 9(21): 4801-4807.
  • 19.    ÇAĞLAYAN M, PAIONI A, ABOU-HAMAD E, et al. Initial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J].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38): 16741-16746.
  • 20.    KOSINOV N, HENSEN E. Reactivity,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zeolite-based catalysts for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J]. Adv Mater, 2020, 32(44): 2002565.
  • 21.    GUO X G, FANG G Z, LI G, et al. Direct, nonoxidative conversion of methane to ethylene, aromatics, and hydrogen [J]. Science, 2014, 344(6184): 616-619.
  • 22.    XIE P F, PU T C, NIE A M, et al. Nanoceria-supported single-atom platinum catalysts for direct methane conversion [J]. ACS Catal, 2018, 8(5): 4044-4048
  • 23.    EGGART D, HUANG X, ZIMINA A, et al.Operando XAS study of Pt-doped CeO2 for the nonoxidative conversion of methane [J]. ACS Catal, 2022, 12(7): 3897-3908.
  • 24.    HAO J, SCHWACH P, LI L L, et al. Direct 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hydrogen radicals in non-oxidative methane catalytic reaction [J]. J Energy Chem, 2021, 52: 372-376.
  • 25.    HAO J, SCHWACH P, FANG G Z, et al. Enhanced methane conversion to olefins and aromatics by H-donor molecules under nonoxidative condition [J]. ACS Catal, 2019, 9(10): 9045-9050.
  • 26.    石廣強,李君華,劉宇航,武則龍.甲烷間接轉化制合成氣的研究進展[J].天津化工,2015,29(4):1-3
  • 27.    桑樹勳,劉世奇,韓思傑,鄭司建,劉統,周效志,王冉,王猛.中國煤炭甲烷管控與減排潛力[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3,51(1):159-17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