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寮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愛聯社區下轄村)

鎖定
田寮村,位於龍城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蒲排村、建新村太平村前進村。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曾姓先祖從今廣東五華遷入此地而形成。因先祖遷至此地後在農田中搭設寮舍居住,逐漸形成村落,故取名田寮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較為平坦;村邊有求水頂山,海拔160米。現村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老屋旁邊重建。
中文名
田寮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愛聯社區
地理位置
龍城街道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愛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曾姓、李姓、黃姓。第一大姓為曾姓,北宋從福建寧化遷至今廣東五華;清乾隆十五年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李姓,南宋從福建上杭遷至今廣東五華;清乾隆十五年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黃姓,從湖北江夏遷至廣東後輾轉遷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11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4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2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01人。非户籍外來人口144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94人,主要分佈在法國、印度尼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花生、大豆、甘蔗、龍眼、荔枝、蔬菜等,並養殖“三鳥”、豬、牛等。改革開放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興建工業廠房,招商引租。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鬆糕、煎堆、油角、蘿蔔糕,清明節的茶果,再午的灰水粽、鹹粽、油果。龍崗大道、晨光路、龍翔大道、深圳地鐵3號線從村旁經過,如意路和餘嶺西路經過該村,距愛聯か地站約100米。1972年通電,1985年通電話,1992年通自來水,199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互網。村中有籃球場和村民活動中心等。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田寮碉樓,始建於1931年,坐西朝東,面闊12米,進深12米,佔地面積144平方米;碉樓高4層,頂飾藍紅相間帶;頂層東面“1931”字樣,四面開有小窗和射擊孔,頂層飾錦鯉吐珠排水口;碉樓旁有拖屋,齊頭三間兩廊結構,檐壁花鳥壁畫仍清晰,脊飾博古;保存基本完好,部分壁畫仍清晰可見,但牆體破損,局部構件風化及人為破壞比較嚴重。現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每年中秋節,村民去山上祖墓祭祖,婦女準備祭祖用品,祭祖結束後聚餐。
代表性人物:曾海(1904-1949),烈士。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1949年在南雄縣作戰時犧牲。張啓秀,早年加入東江縱隊,轉業後在中山大學任職。1986年發動華僑捐建新的愛聯學校。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