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家炳基金會

鎖定
田家炳基金會是田家炳先生於1982年創辦,在中國香港註冊成立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專事捐辦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資金來源主要是田家炳先生個人及其家族公司之捐獻,從不向外籌募。香港慈善家田家炳捐出80%身家給超200所學校。二十餘年來在全國三十四省、市、自治區,已資助大學九十餘所,中學一百六十餘所,其他民生善業數百宗。希望透過基金會,略盡綿薄,以酬“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素志。2009年田家炳將名下全部物業轉贈予基金會,並廣邀社會賢達參與基金會管治,自己退任為無決策權、無投票權的榮譽主席職銜。 [1] 
2018年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佈了《田家炳博士訃告》,備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安詳辭世,享年99歲。 [2] 
公司名稱
田家炳基金會
成立時間
1982年
性    質
慈善公益事業
相關人物
田家炳

田家炳基金會協會宗旨

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基金會
以“安老扶幼,興學育才,推廣文教,造福人羣,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創會宗旨,致力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捐資推動教育、醫療、衞生、文娛、康樂、交通等社會公益事業,實踐“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的理念;倡導並創造條件促進香港與內地的學術交流;建立一個理想和諧、充滿愛心的社會,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推廣道德教育;協力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

田家炳基金會協會使命

促進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文化,融合世界文明,以提升中國的教育素質,貢獻國家 [3] 

田家炳基金會主要工作

田家炳基金會自1982年成立以來,以“安老扶幼,興學育才,推廣文教,造福人羣,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在各地捐資推動教育、醫療、衞生、文娛、康樂、交通等社會公益事業。至2012年6月,僅在學校捐助方面,田家炳基金會已在內地捐助了191所大學、160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44間專門學校、1500間教室。 [4]  “燭光計劃”是該會的公益項目之一。 [5] 
(捐資項目統計至2003年12月止)

田家炳基金會中國香港

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基金會
積極支持各大慈善機構如東華三院、保良局、博愛醫院、仁愛堂、公益金、救世軍、鐘聲慈善社等興辦社會福利活動,以“田家炳”命名的受捐單位有圖書館、療養院、老人宿舍、老人日間護理中心、綜合醫療中心各1所,家務助理服務中心、老人中心各2所,青少年中心3所,幼稚園、幼兒園5所,小學4所、中學1所及本會主辦的中學1所。在大專院校方面計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資助項目包括教學樓、游泳池、學術研究基金、大學基金、獎學金和貸學金等。

田家炳基金會中國內地

在中國內地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在全國45所高校捐資興建教育書院、教學樓、師資培訓中心和體育中心,另捐辦專業學校7所、中學86所、小學33所、幼兒園及幼稚園5所、醫院29所。其他項目包括國家教育部“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北京市自然博物館“田家炳生物標本館”、南京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科學交流中心”及全國鄉村學校圖書室850間。在田家炳先生祖籍梅州市轄屬各市、縣、區之醫療、教育、交通及其他有關民生公益二百餘宗,受捐單位逾百。

田家炳基金會中國台灣

1984年在台灣捐出新台幣五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支持文化教育活動,並每年為全省大專院校品學兼優、家境清寒的學子頒發獎學金。

田家炳基金會其他信息

資助各院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和贊助教育機構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香港多所大學設立中國學者訪問基金;贊助各地田家炳中學舉辦各類交流考察活動。 [2] 

田家炳基金會未來展望

多年來,基金會的捐資項目已遍佈全中國,且深得各省市區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人士的鼓勵、支持和肯定。在跨向廿一世紀的新時代,基金會仍將竭盡棉力,繼續不分畛域地推動更廣泛的社會慈善工作,以造福民生,並以資助和發展國家的師範教育和基礎教育事業為首重工作。

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

田家炳博士(1919-2018),祖籍廣東大埔。1935年不足十六歲時父親逝世,乃輟學從商,肩負持家重擔。1937年遠赴越南推銷家鄉瓷土,1939年轉往印尼從事樹膠工業。後感於印尼排華風潮日盛,又為了讓兒女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於1959年毅然舉家遷到香港,在新界屯門填海建廠,生產塑膠薄膜和人造皮革。
田博士偉績在握,尤念家國,決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早在60及70年代,曾出任博愛醫院、東華三院總理,兼任仁愛堂諮議局委員及積極支持其他多間慈善機構,推動社會福利工作。本着“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田博士於1982年成立非牟利慈善機構“田家炳基金會”,將四幢自置物業的租金收入全數捐出作公益用途,在全國各地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善業,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衞生、交通、文娛、社會褔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單位和建築物數百項。二十餘年來在全國三十四省、市、區,已資助大學九十餘所,中學一百六十餘所,其他民生善業數百宗。希望透過基金會,略盡綿薄,以酬“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素志。
2009年田博士將名下全部物業轉贈予基金會,並廣邀社會賢達參與基金會管治,自己退任為無決策權、無投票權的榮譽主席職銜。
田博士視慈善工作為第二事業,傾注心力。他曾説:“人生的最大價值在於無私奉獻;能把自己的財富資助公益事業,廣大民眾受惠,自己精神上也可獲得無法形容的安慰和享受。我們不妨將慈善公益看作是自己恆久而輝煌的事業。”
田博士的高風亮節,贏得社會各方的稱頌。1982年香港總督尤德爵士頒授英女皇榮譽獎章,1988年台灣最高當局頒賜“熱心公益”金匾,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親授M.B.E.(Member of British Empire)大英帝國員佐勳章。2004年北京中華慈善總會舉辦首屆全國慈善人物評選,他獲選為中國最具影響的一百位慈善人物,2006年再獲該會頒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2010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獲選為亞州電視主辦第一屆“感動香港十大人物”。另榮獲廣東、青海、福建、雲南、湖北、海南、黑龍江等多個省政府頒授榮譽獎章,全國八十餘市縣授予榮譽市民,數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內地、香港、台灣十多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與院士榮銜。 [1] 
2018年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佈了《田家炳博士訃告》,備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安詳辭世,享年99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