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家灣水庫

鎖定
田家灣水庫(又名“明珠湖”)位於晉中市榆次區城北18km處的烏金山鎮田家灣村、汾河支流澗河中游,控制面積97km,總庫容942.5萬m,水庫始建於1958年,1959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下游生態補水的小(Ⅰ)型水庫。
中文名
田家灣水庫
外文名
Tianjiawan reservoir
別    名
明珠湖
建造時間
1958年
竣工時間
1959月10月
位    置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

目錄

田家灣水庫概況

田家灣水庫由大壩、溢洪道和輸水涵洞組成。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34.5m,壩長318m,壩頂高程954.3m,壩頂寬6m。溢洪道位於大壩左岸,為矩形開敞式溢流堰,長274.3m,堰頂高程947.01m,淨寬28m,最大泄量207.4m/s。輸水涵洞位於大壩右端,進口高程926.01m,放水設備為32級64孔台階式卧管,由於水庫淤積嚴重,已淤埋了25級卧管。
輸水涵管為無壓鋼筋混凝土圓管,內徑1.0m,長153m,最大輸水流量2.5m/s。水庫設計洪水位為950.1m;校核洪水位953.18m;正常蓄水位為947.01m;水庫汛期限制水位為945.01m;水庫以945.01m作為起調水位。 [1] 
水庫防洪範圍為山西省高校新校區、太原飛機場,榆次區和太原市郊區的3鄉23村3.2萬人,石太鐵路和南同蒲鐵路6.8公里,太舊高速公路7.6公里,108國道5.2公里,耕地8.5萬畝。 [1] 

田家灣水庫發展歷史

榆次澗河流域內河牀較窄,坡度較陡,每逢雨季洪水猛漲,氾濫成災,嚴重地威脅着沿河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和下游工廠、交通等的安全。因此,治理澗河就成為人們盼望已久的心願。1958年,榆次縣委決澗河中游的田家灣村和左付村的交界處,興建一座水庫,變水害為水利,使它馴服地為人民服務。1958年3月12日,田家灣水庫的修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這時榆次水利建設中最大的一項工程。縣委成立了水庫工地指,總指揮由縣委書記處書記劉鑄擔任。全市人民總動員,期間先後抽調各鄉、村男女民工萬餘人。東抽調了94名婦女到離家七八十里遠的水庫工地勞動,他們中齡最大的47歲,最小的16歲。出發時,除體弱和小腳行走不婦女坐馬車外,其餘均步行前往,一上午就到達目的地,當午就趕赴工地參加勞動。可見當時形勢之迫切,任務之艱水庫工地周圍的十多個村莊都住滿了修水庫的男女民工,他帶鋪蓋,統一食宿,一般每天都要勞動十餘個小時,收工後行到七八里外的村裏去住宿。
為了爭時間搶速度,人們頂着酷夏灼人的驕冒着寒冬數九零下25度的嚴寒,晝夜苦幹。湧現出多多動人的事蹟。在建庫勞動的一年半時間裏,先後有560先進模範人物受到工地指揮部的表揚。為了鼓舞士氣,榆次許多文藝團體隔三差五到工地進行慰問。經過18個月的全民奮戰,水庫全部工程於建國十週年紀念日一一1959月10月1日勝利竣工。總計動土石808209立方米, 投工645000個,投資人民幣45萬元(不包括平調的動力、沙、石灰、石料等費用)。
1961年水庫正式蓄水使用。田家灣水庫的修建,降伏了多年為害的澗河蛟龍,把百年一遇的洪水由694立方米/秒,縮減成為364立方米/秒, 有效地控制了河流汛期氾濫,對沿河村莊、農田、武宿飛機場、石太i鐵路、南同蒲鐵路、太洛公路等交通以及榆次城市廠礦、市民的;安全保護起了重大的作用。並發展了庫區灌溉面積2萬餘畝,實現了榆次人民多年的美好願望。 [1] 

田家灣水庫景觀

榆次田家灣水庫中央有一人工修理、堆積而成的紅色砂岩土丘,上建小巧玲瓏的一座小六角亭,內豎石碑一塊,刻有田家灣水庫簡介碑文,建於1960年王。月1日。碑文字跡剛勁雋永,刀功筆力雄健,插圖栩栩如生。夏日亭上觀景,隔岸和左付張彪祠堂相望,並與烏金山呼應,山光水色,倒影稱奇,涼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恰。 [1] 
參考資料
  • 1.    榆次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榆次文史資料 第十五期:地方史志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