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心理學

(心理學分支)

鎖定
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探討的是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研究行為與生物作用過程之間的關係,關注神經系統的活動。包括腦與行為的演化;腦的解剖與發展及其和行為的關係;認知、運動控制、動機行為、情緒和精神障礙等,亡、理現象和行為的神經過程和神經機制。 [1] 
中文名
生物心理學
外文名
BiologicalPsychology
所屬學科
心理學

生物心理學基本定義

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又被稱為心理生物學、心理生理學等,是一種用生物學方法,如神經系統的解剖結構、生物化學反應、腦組織的分區功能等來描述和解釋人類行為的一項基礎學科。
按心理學的分支來説,它是屬於心理學六大學派之一。另外五個學派分別是:心理動力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進化心理學。它們分別以不同的視角來對人類行為進行解釋與預測。而生物心理學主要以研究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其功能為主,從本質上解釋人類的意識從何而來,以及行為的生物學原理,包括腦組織結構、遺傳傾向等。

生物心理學著名人物

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
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爵士,(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1952),英國生理學家,他通過對狗的反射弧實驗推斷,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並不是常識認為的那樣直接緊密連接的,而是存在一個狹小的間隙,並把它稱為“神經突觸”。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神經元之間興奮與抑制的效應。這些發現,都為後來的神經科學發展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因此謝靈頓爵士被認為是現代神經科學的偉大先驅。
奧托·勒維
奧托·勒維(otto loewi 1873-1961)作為神經遞質的發現者,其對後世的影響並不亞於同時代的謝靈頓。謝靈頓認為,神經元是通過電脈衝來傳遞神經衝動的,理由是他認為化學反應的速度不會像神經衝動那樣快,這也是當時大多數科學家的觀點。當然也有少數科學家支持化學傳導的説法,但都難以找到確鑿的證據。而勒維通過實驗,刺激一隻青蛙的心臟,使其心率發生變化,再將其部分體液轉移到另一隻青蛙的體內。在無其他刺激的情況下,另一隻青蛙的心跳也發生了相似的變化,從而證實了神經遞質的存在。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了現代神經科學奠基者之一。
參考資料
  • 1.    楊名.多學科視角與共青團工作: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