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涯發展教育

鎖定
「生涯發展教育」是1971年由美國聯邦提出,並以此作為全美中學校之教育主軸且由各邦自行發展。1980年代期間,「生涯發展教育」一詞一直廣為流行,它不再是以過去的職業輔導為主,而開始以生涯發展輔導為主流。國內也曾出現「生涯發展」一詞之典故,是始於中國2000年前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學無涯」,即是其意。
中文名
生涯發展教育
外文名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提出時間
1971年
提出者
美國聯邦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概念的提出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概念

「vocation」一詞較狹義,而「career」一詞較為廣義。
早期「生計」一詞具有經濟效應,但「生涯發展」一詞則具前程、永業發展、終生的歷程之意味。
「生涯發展」應是整個人的生活開導及人生整個發展為「vocation」之願景。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義理的探尋

1.2.1生涯發展的覺察
生涯發展只有個人追尋它的時候才存在。
生涯發展是個人主動覺察並加以塑造的。
生涯發展是以個人的事業角色為主軸,但亦包含其他與事業有關的角色。
生涯發展是生活裏各種事態的連續演進方向。
生涯發展是一個人一生連續不斷的過程。
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彼此間或有相似但卻不可能相同。
1.2.2美國聯邦政府對生涯發展教育的定義
生涯發展教育是提供一個完整經驗的學習,使每一個透過這些經驗學到如何準備及投入即將成為他(她)人生一部份的「工作」。其具體的目標有:
增進學校與整體社會之間的關係。
使學校的課程人們社會生活的需求更為相關。
提供每個小孩所需的諮商與輔導,以促進生涯發展。
使教育的觀念從學校延伸到工作場所與社區。
培養更具彈性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以因應社區快速變遷的需要。
消除職業導向的教育與普通及學術教育之間的鴻溝。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基本觀念

為成功的工作生涯發展預做準備,是所有教育的主要目標。
各科目的教師應該強調該科目對創造個人成功生涯發展的可能貢獻。
教導抽象的理論內容時,應透過適當切身職業導向的經驗,引導學生做有效的學習。
所謂生涯發展準備應包括工作態度、人際關係、生涯選擇技巧和實際的工作技能等之學習。
生涯發展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及普遍的途徑,它和其他法定的教育目標並沒有任何的衝突。
生涯發展教育希望能幫助個人實踐他自己工作價值,包括:
願意工作
具備工作的知能
工作中獲得滿足,亦找到意義
學校不能只關心學生的畢業或輟學,學校有責任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下一輪的生涯發展階梯,並有效協助他們擬定計畫地逐步邁向那個階梯。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的概念

從小孩到終身(老年)皆在生涯發展教育之範圍內。
早期提供自我覺察與工作世界之間的瞭解,對廣泛工作羣作適探及導入適切之職業導向。
到學校後,增加其對工作世界的瞭解,且離校後亦獲得有意義的受僱及符合須求之工作知識。
後段生涯發展(包括終身歷程)中,能繼續提升他們的技能與知識以獲得所欲求之新工作。
它的對象必須包括從幼稚園至大學之所有學生,且對學術與工作的世界作結合。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理念的形成

生涯發展教育適應的技巧

生涯發展教育旨在幫助一個人具備工作所需的適應技巧,使他們能在社會變遷當中所從事的工作(包括有酬和無酬)成為個人整體生活型態的一部份,並能在其中展現其意義和收穫。這些所謂的「適應的技巧」包括:
*基礎的讀、説、寫、算等能力
*在工作場所中具生產性的工作習慣
*使一個人想要工作的正確工作價值觀
*生涯發展決策技巧
*瞭解自我、教育及職業機會的技巧
*謀職、受僱及繼續工作的技巧
*充分自由選擇教育與職業的技巧
*在工作場所展現個人人性化自我的技巧
*有效運用休閒時間以顯現工作意義的技巧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的構成要素

教室內的任何學習活動,都應該和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關係。
每一個人所需的工作知能可以從學校教室,現場的工作崗位和個人的生活經驗中獲得。
生涯發展應幫助個人建立正確的工作倫理和工作價值,俾便於他們做生涯決策,追求所期望的生活型態。
訓練機構、僱用單位和勞工組織的互動,可以提供學生比學校更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是每一個人發展基本態度和觀念的地方。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的層面

覺知工作的角色(Awareness)
試探各種可能的工作角色(Exploration)
做職業的決定(Decision-making)
建立(準備從事某項職業所需的知能)(Establishment)
維持(從所從事的工作中找意義並獲得滿足)(Maintenance)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模式的建構

生涯發展教育之八大內涵指標
美國各州依以下八大內涵作為生涯發展教育之發展指標:
自我覺察→自我認定分辨
教育的認知→瞭解教育系統及學習資源為何
生涯認知
經濟的覺察→瞭解國家及國民經濟狀況
生涯決策
工作態度→基本人的體質及認真負責→謀職的技巧
受僱的技能
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的認知→人際關係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方案的規劃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方案應包含內容

生涯發展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教學策略旨在透過有關生涯發展觀念和教與學之活動中來增進教育的效果。 (Task Force on Career Ed of 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CCSSO)
生涯發展教育使學術世界延伸到工作世界。
在範圍上生涯發展教育對象從兒童延伸到個人的職業生活。
一個完整的生涯發展教育方案應包含:
工作世界覺知。
廣泛的職業(包括專業和非專業)認識選擇,並對某些職業羣的深入試探。
生涯準備。
瞭解與工作切相關的經濟體制。
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當的工作。

生涯發展教育方案的設計

LCCE生活本位的生涯發展教育
每天生活的技巧,如:學習賺錢、消費與家事管理、嗜號的發展婚姻責任的結合。
人際社會技巧,如:建立自信、與他人溝通...等。
職業輔導與準備,如:職業的選擇與規劃。
其範圍包括22個目標能力,發展成97個細目標,並根據此來設計活動。
以工作或職業導向的生涯發展教育
如何將職業資料轉化成一般教育訓練者能接受之訊息,以裨將人力資源進一步推展。內容包含如下三方面:
自我認知
教育與職業的探索-學習社會也讓學生作職業的試探及如何得學習之機會。
生涯規劃

生涯發展教育高中生生涯發展教育方案之能力指標發展策略

生涯發展教育自我認知

*能力一:對正向自我概念影響力的認知
描述為勝任不同生活角色所必須的個別技能。
描述一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的感覺與行動。
確認環境對態度、行為與性向的影響。
*能力二:和他人互動的技巧
展現對他人信念與感情的尊重。
展現對人們之間類似與差別處的欣賞。
在人與人之間與團體的狀況下,展現容忍度與彈性。
展現迴應評論的技巧。
展現有效的團體活動技巧。
展現有效的社會技巧。
展現對不同文化、生活風格、態度,以及能力的瞭解。
*能力三:對成長和變化之重要性的認知
確認透過重要經驗所產生的感覺,確認內部與外在壓力的來源
示範處在壓力下時,迴應他人的方式。
描述發生在個人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社會的與情感發展上的變化。
描述與生涯發展有關的生理與心理上的因素。
描述生涯發展、家庭、心智的休閒活動、情感的、生理的,以及經濟福祉的重要性。
※策略活動
介紹自我形象、自我價值與自尊的概念。分派小團體討論這些概念與教育及職業規劃的關係。從這些團體的討論中,歸納出一張清單。
要求學生使用Holland的分類系統,完成一標準化或原創性的個性量表,要求學生將個性特質與工作環境相關連。
要求學生列生他們擅長與不擅長的課程。要求學生將所學習技能,與他們個性特質、特色及興趣關連在一起。
要求學生討論不同的特質在不同工作目標下的重要性,完成一張工作及與其有關的特質清單。

生涯發展教育教育與職業的探索

*能力四:教育成就的達成,生涯發展機會的認知
描述學藝和職業技能在工作世界中重要性。
確認如何在各種職業中應用到在學校科目中所學習到的技能。
描述學校科目中的個別長處與缺點。
描述為增加基本教育技能的行動計畫。
描述為了調整多變的職業條件所需要的技能。
描述技能如何與在高中所選讀的課程相關。
描述性向與能力如何與多種職業團體發生關連。
*能力五:瞭解工作與學習間的關係
示範有效的學習習慣與技能。
示範個人的技能與態度對工作成功的重要性。
描述個人的態度、信念、能力與技能,對職業的關係。
*能力六:定位、瞭解與使用生涯發展資訊的技巧
確認識職業被分類的各種方法。
確認可探索的一些職業團體。
示範使用學校與社區資源的技巧,以學習瞭解職業團體。
確認獲得有關職業資訊的主要來源,其中包括自由工作業團體在內。
確認職業間可移轉的技能。
能力七:對尋找並獲得工作時所需技能的認知
示範獲得與保有工作所要求的個人條件(例如,可信賴度、準時,以及與他人的相處)。
描述有利於就業機會與狀況的條件與概念。
示範完成一工作申請的技巧。
示範工作面談所必備的技巧與態度。
*能力八:對工作如何與經濟、社會需求及功能相關連的認知
描述工作對社會的重要性。
描述工作與經濟及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
描述工作者對社會所造成於經濟貢獻。
描述社會的、經濟的,以及科技的變化,對職業的影響。
※策略活動
要求學生寫出他們對本身類型的看法,對活動的偏好,本身的長、短處,及他們對未來生涯發展渴望的描述,並加以討論。
要求學生列出一些與他們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有關的職業,並加以討論。
藉由對各種職業與興趣及能力關係的確認,引導班上討論。每位學生應深入探究某一職業,包括閲讀一份傳記,寫一封信給某人,或進行一次訪談,學生應對本身所向往的工作做一探究,以確定必要的就業訓練、工作狀況,與個人的貢獻。
要求學生拜訪社區中的一個機構,觀察工作者如何沉醉在其感興趣的生涯發展中。要求學生呈現他們的觀察,諸如:工作的類型、工作狀況,或是交通工具。
要求學生列出一張學校科目的清單,討論這些科目對生涯發展成功的人是否必要。
要求學生對一些職業所需要的準備作研究,並要求他們確認出每一職業準備的相似點與差異點,並加以討論。
分派學生撰寫短篇故事,以説明為何某些工作已存在很久,而其他的已消失。
要求學生透過能力需求,以區分十種職業,諸如:生理的、心智的、機械的、有創造性的、社會的,要求學生選擇三種符合他們能力與興趣的職業。
要求學生做一個迷你實習的計畫,假扮是一個工作者,討論並和其他的學生共享。
要求學生撰寫一篇與生產漢堡相關的工作故事,並加以討論。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規劃

*能力九:做決定的技巧
描述個人的信念與態度。
描述為何生涯發展是一持續的歷程,並伴隨着一連串的選擇。
確認決定後的可能結果。
描述與個人的、教育的和職業興趣有關的學校課程。
描述他人的期望將如何地影響生涯發展計畫。
確認一些方法,而在這些方法中,教育和工作的決定與其他主要的生活決定有關。
確認高中與高中後計畫的需要。
確認為達成生涯發展目標及各種高中與高中後計畫的優缺點。
*能力十:對生活角色相互關係的認知
確認何種不同的工作與家庭模式,需要改計能量、參與、動機與天賦的種類和數量。
確認在家中的工作角色如何滿足家庭的需求。
確認各人的目標如何可透過工作、社區、社會與家庭角色的結合而得以滿足。
確認與生活風格及未來目標達成有關的休閒選擇。
描述各種生活角色選擇的優缺點。
描述在家庭、職業與休閒決定間的相互關係。
*能力十一:對不同職業中男/女性角色變化的認知
描述進入非傳統性職業的優點與問題。
描述選讀與個人興趣有關的課程優點,縱使它們多由異性所選擇。
描述性別刻板化、偏差,以及歧視行為,討論這些行為如何限制男性及女性從事特定職業的機會。
*能力十二:瞭解生涯規劃的歷程
示範生涯探索歷程與計畫的認知。
確認與試探性生涯發展目標配合的學校課程。
示範提供給高中學生的學術與職業計畫的知識。
描述各種職業所需要的技巧,包括自由工作業。
確認管理個人資源(譬如:天賦、時間、金錢)的策略,以達成試探性的生涯發展目標。
發展一個別的生涯規劃,及在高中時,應履行的試驗性決定。
※策略活動
呈現決策模式的步驟,並討論各步驟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辨識一個問題,並透過應用模式中的步驟來解決它。
將學生組成小團體,並要他們建立資源的名單,及能幫助解決一特別問題的人才資源。
在一個小組討論中,將日報中的每日星座運勢,與其他解決問題及做決定的方法相比較。
分派學生選三種職業,然後選擇一種應用於決策模式中。與團體共享,並討論之。
要求學生為高中準備一教育計劃。與團體共享,並討論之。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工作世界的分類

生涯發展教育結構性分法

財貨工業自然資源
營造
製造
勞務商業運輸與傳播
傳統貿易與財務
社會科學政府
教育
健康與福利
服務個人服務
產品服務
藝術藝術與人文
休閒與娛樂

生涯發展教育聯邦整合

分成14類羣,亦即從一級產業→二級產業→三級產業作分類,依據此作生涯分類者為多數。
(1)農企業的和自然資源
(2)企業和辦公室
(3)傳播和媒體
(4)營建
(5)消費者和家政
(6)環境
(7)美術和人文
(8)健康
(9)接待與休閒
(10)製造
(11)海事科學
(12)個人服務
(13)公共服務
(14)交通運輸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方案的實施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的實施

生涯發展教育是透過活動方式,教師可在相關時間內融入活動,但基本上其非認知課程,而是實際去實踐、實作(doing)之課程。
融入各科的教學
將生涯發展教育觀念融入各科的教學,配合課程設計活動。
非正式課程
透過非正式課程實施生涯發展教育,如:配合校慶活動結合社區家長資源擺設生涯攤位、生涯博覽會...等。
正式課程
安排正式課程實施生涯發展教育,如:選修課程、空白課程...等。

生涯發展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的推展

準備與規劃
推展理念,形成共識
協調行政,做好分工
整備環境,充實設施
蒐集資料,形成資訊系統
擬訂計畫,逐步推展
實施與推展
掌握工作重點
運用有效策略
*分析教材內容,配合正式課程實施
*整合規劃非正式課程,全面推展
*辦理各種團體、小團體及個別學生的教育與輔導活動
動用可用資源
*級任教師
*科任教師
*輔導教師
*學生家長及校友
*社區資源
*學者專家

生涯發展教育國中生涯發展輔導活動設計範例

分析有關描寫不同興趣與價值觀的小故事。
要求學生創作「我的志願」的作文作或詩句,並加以討論。
介紹各種偉人傳記的優良讀物,並分組討論讀後心得。
建立社區資源人士的名單,邀請他們來校與學生討論有關生涯發展的問題。
帶領學生做田野調查或參觀旅行,以觀察許多工作者的職業角色。
要求學生實地訪問有關工作者,並做口頭報告。
要求學生訪問父母或親戚,探討其工作與休閒活動。
指導學生拜訪一家當地的體育用品店,並和老闆討論未來休閒用品的發展趨勢。
以「話劇」演出方式,要學生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
讓學生討論未完成的故事,藉此學生可以思考多種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利用與工作世界有關的字詞發展一個「縱橫字謎」。
讓學生製造一個簡短的卡通,內容是有關對工作世界錯誤的看法。
要學生計畫一個慶生活動或郊遊,決定什麼折衷方案是他們必須做的,並列出所要冒的險及可能的結果。
指導學生演辨認圖片中人物的表情(喜、怒、哀、樂),並回想在何種情境下他曾經體驗到這樣的情緒,有這樣的表情。
指導學生寫日記,將他們感覺到他們是獨特、有價值、獲得尊敬的事情記載下來。
指導學生寫下所在社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並令其共同討論這些問題最好是由那幾種行業的人們共同來解決,最為恰當。
給予學生一些常見的職業名稱(10-15種),後請學生加以分類,辨識何種是屬於户外的,何種是屬於室內,何種屬於兩者兼有的
利用一些正在工作人們的圖片,請學生區辨何者屬於製造業,何者屬於服務的行業。
要學生穿上各種行業的制服,並指導其扮演此一角色。然後,共同討論當他們扮演此一工作角色時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們對於此一工作還想獲得什麼樣的訊息。
指導學生就各種媒介中選定一個他們將來所想從事的行業,並令其詳細描述此一行業中工作人們典型的生活方式。
提供報章雜誌,並指導學生找出打破傳統男性-女性職業角色的典型人物(即找出例如男護士、女醫生、男秘書、女司機的典型人物等)。
提供一系列休閒活動的名稱,例如:登山、郊遊、看電影、烤肉、閲讀書報、聽音樂等,並指導學生指出那種行業的人經常從事那種休閒活動。
指導學生各自寫出自己最經常從事的休閒活動,然後請同學們彼此互猜。
指導學生舉辦「興趣博覽會」、「興趣社團」,並令每一位同學將他的興趣介紹班上同學認識。

生涯發展教育結語

利用創意觀念,透過教學活動來轉化成生涯發展學習活動。
未來可作為全國中學階段推行技藝教育之生涯發展教學運用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