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甜根子草

(中藥)

鎖定
甜根子草,中藥名。為禾本科甘蔗屬植物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根莖及稈。植物甜根子草,分佈於中南、西南及陝西、福建等地。具有清熱,止咳,利尿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口乾,咳嗽,熱淋,小便不利。
中文學名
甜根子草
別    稱
割手密《嶺南科學期刊》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甘蔗屬
甜根子草
分佈區域
中南、西南及陝西、福建等地
採收時間
根莖全年可挖,杆秋季採收
用    量
內服:煎湯,15-30g

甜根子草入藥部位

根莖及稈。

甜根子草性味

味甘,性涼。

甜根子草歸經

入腎、肺、胃經。

甜根子草功效

清熱,止咳,利尿。

甜根子草主治

感冒發熱,口乾,咳嗽,熱淋,小便不利。

甜根子草相關配伍

治妊娠咳嗽,甜根子草根莖20-30g,柿餅或橘餅1塊。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甜根子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甜根子草炮製

採集加工:根莖全年可挖,杆秋季採收,去葉片,切段,通常鮮用。

甜根子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長。稈高1-4m,節上具銀白色長毛,節下有白粉,在花序下有白色柔毛。葉鞘長於節間,除鞘口生柔毛及基部有柔毛外,餘均無毛;葉舌鈍,長約2mm,具小纖毛;葉片長可達100cm,寬3-6mm,通常無毛。圓錐花序銀白色,長20-60cm,分枝細弱上舉;無柄小穗長3-4mm,基盤有長為小穗2-3倍的白色絲狀柔毛;兩穎等長,穎片無毛,下部近草質,上部近膜質,第1穎扁平而有2脊,脊間無脈,第2穎舟形;第1外稃卵狀長圓形,先端尖,邊緣有纖毛,第2外稃狹窄而稍短,有纖毛,內稃不存在。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相似,柄長約3mm。花、果期秋季。

甜根子草生長環境

生於河溝邊、田邊及曠野潮濕處。分佈於中南、西南及陝西、福建等地。

甜根子草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清熱利尿,化痰止渴。主治百日咳,咳嗽,支氣管炎,熱淋。”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2013年
  • 3.    蔡光先.《湖南藥物志 第6卷》: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