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鎖定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NO.1 High School Minle Gansu),簡稱“民樂一中”,位於甘肅省張掖市,是首批甘肅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4] 
學校始建於1944年,名為“民樂縣立初級中學”,1953年3月改名為“甘肅省民樂初級中學”,1958年9月增設高中,1975年更名為“民樂縣洪水中學”,1978年9月恢復“民樂縣第一中學”,1995年學校實行初高中分離辦學,2000年11月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首批“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3]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共有東、西兩個校區,其中:東校區佔地面積108322.54平方米(162.5畝),建築總面積72351.98平方米;西校區佔地面積226畝,建築總面積57410平方米。共有教職工461人,教學班115個,在校學生6595人。 [4-5] 
中文名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外文名
NO.1 High School Minle Gansu
簡    稱
民樂一中
創辦時間
1944年5月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學校類別
普通高中
學校特色
首批甘肅省級示範高中(2000年11月)
學校特色
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2017年5月)
主管部門
民樂縣教育局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趙泯
校長:張國定
校    訓
忠誠 愛國 健康 文明
地    址
東校區: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西大街中心十字北側
西校區: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嘉園路南側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 初級中學時期(1944年至1958年)
1944年民樂縣立初級中學校園平面圖 1944年民樂縣立初級中學校園平面圖
1944年5月17日,成立民樂縣初級中學籌備處,校址選在民樂縣城北街(玉皇廟);6月5日,學校正式動工興建;8月,學校建成,命名為“民樂縣立初級中學”。
1953年3月,學校改名為“甘肅省民樂初級中學”。 [3] 
  • 完全中學時期(1958年至1995年)
1958年9月,學校增設高中,由初級中學過渡為完全中學。
1959年1月,山丹縣和民樂縣合縣,學校遷址原民樂縣人民委員會南街辦公地,更名為“山丹縣第二中學”。
1961年3月,學校遷回原址。
1983年學校平面圖 1983年學校平面圖
1962年1月,民樂縣恢復建制,學校遂複名為“民樂縣第一中學”。
1975年,學校更名為“民樂縣洪水中學”。
1978年9月,撤銷“洪水中學”,恢復“民樂縣第一中學”,學校被民樂縣政府確定為縣辦重點中學。
1987年7月,學校興建第一棟教學樓(興學樓)。 [3] 
  • 高級中學時期(1995年至今)
1995年,學校實行初高中分離辦學。
1997年,學校過渡為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要培養目標的高級中學。
2000年11月,學校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首批“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3] 
2017年5月,學校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 [13] 
民樂一中校名歷史沿革圖 民樂一中校名歷史沿革圖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硬件設施

  • 綜述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共有東、西兩個校區。
東校區佔地面積108322.54平方米(162.5畝),建築總面積72351.98平方米。其中教學樓5幢,學生公寓樓4幢,圖書樓、綜合實驗樓、餐飲樓多功能綜合樓各1幢。擁有塑膠運動場及各類體育設施。 [4] 
西校區佔地面積226畝,建築總面積5741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3幢、宿舍樓3幢、綜合樓1幢、學生食堂1幢,體育館、圖書館各一座。引進希沃教學一體機共50台。 [4-5]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 實驗室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東校區建成國頒一類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21個。 [4]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辦學規模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共有教學班115個,在校學生6595人。 [5]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461人,其中正高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202人,中級教師154人,研究生學歷30人,本科學歷421人,省級骨幹教師14人,市級骨幹32人,縣級骨幹93人。 [4] 
隴原名師:張國定 [6] 
甘肅省民樂縣第“三名”強校工程——2022—2023學年名師
張淑琴
任國才
張小紅
李有成
張宏儷
邵天平
牛志海
曹愛紅
武學鵬
龐國秀
張學良
蘇永發
謝生
楊志
——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7]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學生成績

2011年12月,學校學生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1名獲得全國一等獎,14名獲得全國二等獎,11名獲得全國三等獎。 [3] 
2012年6月,學校學生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甘肅賽區預賽中,6名獲得省一等獎、7名獲得省二等獎、4名獲得省三等獎。 [3] 
2019年,學校學生在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聯賽、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有6名獲獎。 [8] 
2023年,學校學生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甘肅賽區)中,1名獲得省一等獎、4名獲得省二等獎、9名獲得省三等獎。 [14]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教師成果

2010年12月,學校教師在張掖市高中新課程試驗優質課評選中15人獲獎。
2012年,學校教師在甘肅省省説課競賽中,臧成才獲得語文學科一等獎;陳得寶獲得地理學科一等獎。
2013年,學校教師在張掖市高中新課程實驗優質課評選中,6人獲得一等獎、10人獲得二等獎、4人獲得三等獎。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教師發表省級以上論文464篇,申報教育科研課題43個。 [3] 
2019年,學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62篇,12項科研課題通過省級鑑定。 [8] 
2020年,學校教師在三字一話省級比賽中,4人獲得一等獎、3人獲得二等獎、1人獲得三等獎;省級微課作品大賽中,8人獲得一等獎、15人獲得二等獎、3人獲得三等獎;11項省級課題通過鑑定,24項課題立項為省級課題。 [9]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教師省級教研課題鑑定、獲獎統計表
項目(課題)名稱
負責人
時間
鑑定獲獎情況
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張國定
2006年9月
省級三等獎
關於設立“民樂鄉土文化課堂”的構想
宋崢
2008年9月
省級二等獎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王鋒
2008年9月
省級鑑定
高中英語新教材任務型課堂教學探究
王自堯
2008年9月
省級鑑定
高中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實施的研究
王鋒
2009年11月
省級鑑定
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的實踐研究
張國定
2009年11月
省級鑑定
農村中學課堂快速作文研究
康旭泰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改背景下政治學科集體備課模式的研究
張天文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改中地理課分層教學模式探究
謝生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改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生成與教師迴應策略的研究
韓積崇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有效學習研究
趙鑑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課改背景下構建高中歷史“和諧課堂”的實踐研究
張崇文
2010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改下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實施及反思的研究
朵應和
2011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標下有效性的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彭德軍
2011年10月
省級鑑定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王崇學
2012年3月
省級鑑定
高中語文新課程模塊教學的典型教學案例分析及其教學模式研究
張志秀
2012年6月
省級鑑定
新課標下有效性的生物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陳有瑜
2012年6月
省級鑑定
新課程實施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與管理研究
張天文
2012年6月
省級鑑定
高中新課程實施中學生管理模式的構建
宋崢
2012年6月
省級鑑定
農村中學課堂快速作文研究
康旭泰
2012年10月
省級二等獎
新課改背景下政治學科集體備課模式的研究
張天文
2012年10月
省級三等獎
新課標下有效性的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彭德軍
2012年10月
省級三等獎
新課標下學科間的綜合性研究
宋崢
2013年5月
省級鑑定
有效使用學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教學策略研究
謝生
2013年10月
省級鑑定
新課改形勢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趙建栩
2013年10月
省級鑑定
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要素與基本方法研究
肖銀年
2013年10月
省級鑑定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3]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所獲榮譽

時間
授獎單位
授予稱號
2016年
甘肅省衞計委、教育廳
甘肅省首批健康校園 [4] 
2016年6月
中共甘肅省委
先進基層黨組織 [4] 
2018年1月
甘肅省教育廳
甘肅省A級中小學標準化心理諮詢(輔導)室示範學校 [4] 
2019年2月
甘肅省教育廳
甘肅省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4] 
2019年12月
中國地理學會
地理科普教育先進單位 [4] 
2020年12月
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
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 [4] 
2022年4月
共青團中央
2022年9月
甘肅省總工會
甘肅省五一勞動獎 [2]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文化傳統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學校標識

  • 校徽
主題
造型
釋義
寓意
整體
圓形
圓形猶如動感的車輪,又似東昇的想日,還表達一種圓滿、至善的願望。
象徵着學校滾滾向前的發展態勢;象徵着民樂一中學子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象徵着學校追求卓越與完美的堅定信念。
中心白色部分
“一中”二字首字母“YZ”的變形
酷似一隻在蔚藍的天空中振翅飛翔的鴿子,又宛如一艘在鴻湧的大海中揚帆航行的船。
象徵着温馨和諧的校園,也象徵着學子們鵬程萬里的遠大志向;體現了師生們劈波斬浪、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圓形外圍
篆書“文呂”二字
“人文呂盛”四字的簡稱,點出了學校的古老建築——“文昌閣”。
凸顯了學校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的文化傳承,傳遞出學校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濃郁的學術氛圍。
圓形外圍上方、下方
題寫的中文校名全稱,規範的英文校名全稱
體現出主體性。
體現出民樂一中師生開放的襟懷。
色調
以白色、藍色、綠色為主
——
白色象徵端莊自律、高雅聖潔,涵蓋了人類的所有優質品質:勤奮、虔誠、文明和認知能力,代表學子對高尚人格的追求。藍色是永恆的象徵,表現出一種理智、沉穩和夢想,代表教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學生高遠的志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綠色象徵生命、活力,預示學校蓬勃發展,學生茁壯成長。
圖案中
“1944”
表示學校的創辦時間,校徽設計主要採用特色鮮明的自然元素,並轉化為具有視覺張力和文化意藴的象徵符號。
藴含着民樂一中悠久的辦學歷史,彰顯了“自強不息,守正出奇”的民樂一中精神。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徽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徽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3] 
  • 校歌
歌詞
歌譜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歌》
微曦的天空還閃爍着星星,
寧靜的校園裏已響起朗朗書聲。
我們今天用書聲放飛青春的信念,
明天我們將是搏擊長空的雄鷹。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為了共和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用熱血和智慧譜寫着忠誠!
微曦的天空還閃爍着星星,
教室的燈光已映出一片光明。
我們今天用科學擦亮求知的眼睛,
明天我們將擔負建設祖國的重任。
忠誠愛國,健康文明,
為了東方的偉大復興,
我們把熱血和智慧奉獻給祖國母親! [3]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歌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歌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社團活動

2011年12月5日,成立“微愛·微公益”民樂一中“微愛”志願者協會。
2012年,學生社團朝陽文苑成立,成員曾在《意林》等多種雜誌上發表作品,加入“意林全國中小學文學社聯盟”。社團開展辯論會、文學探討會,在學校運動會、文藝匯演活動中開展新聞採訪等工作。
2014年4月4日,學生社團心理學社成立。主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靈活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 [3] 
2020年,學校組建“朝陽文苑”文學社、七彩繪畫小組、翰墨書法等興趣小組。 [9]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文化活動

2019年,學校組織高一新生赴張掖教育實踐基地接受基礎軍訓,組織學生赴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和張掖國家丹霞地質公園開展研學旅行。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國旗下的演講”主題團日活動、“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歌詠比賽、“祖國在我心中”詩歌朗誦大賽、“我與祖國共奮進”現場作文大賽、“寫優美漢字,傳承優秀文化”規範漢字書寫大賽等。 [8] 
2020年,學校開展“秋季田徑運動會”“一班一歌、一班一舞”活動。成功舉辦第32屆“春蕾藝術節”暨慶元旦師生文藝匯演。 [9]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文化活動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園精神

校園精神
內容
校訓
忠誠 愛國 健康 文明
校風
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
學校精神
自強不息 守正出奇
教風
為人師表 敬業樂羣 博學多才 精益求精
學風
尊師守紀 刻苦學習 全面發展 立志成才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3]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趙泯 [10] 
黨委副書記
何秀萍 [10] 
校長
張國定 [10-11] 
副校長
樊有杲、張天文、李有成 [10]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