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溪鎮

(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鎮)

鎖定
甘溪鎮,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鎮,地處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南部,烏江東岸,東與譙家鎮交界,南與夾石鎮毗鄰,西與板場鎮相連,北與淇灘鎮接壤。東西最大距離12.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75千米, [1]  總面積109.01平方千米。 [3]  截至2018年末,甘溪鎮户籍總人口39769人。 [3] 
1956年,更名甘溪區;1958年,改甘溪公社;1961年,複名甘溪區;1980年4月,譙家區的池塘、苟家2鄉併入甘溪區;1992年,上壩、毛田、池塘3鄉併入甘溪鄉; [1]  2015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甘溪鄉,設立甘溪鎮。鎮政府駐共甘村。 [5] 
2011年,原甘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065元;原甘溪鄉財政總收入11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2萬元,其他税收收入1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元。 [1]  2018年,甘溪鎮有工業企業3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3] 
中文名
甘溪鎮
外文名
Ganxi Town
別    名
甘溪
行政區劃代碼
52062711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南部
面    積
109.01 km²
下轄地區
3個居委會和27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共甘村
電話區號
0856
郵政編碼
565308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桂林村文峯塔、田壩文昌塔
車牌代碼
貴D
人    口
39769人(2018年户籍人口)

甘溪鎮歷史沿革

明、清,屬祐溪長官司。
民國五年(1916年),為南二、三區。
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四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更名上壩區。
1950年,更名五區。
1956年,更名甘溪區。
1958年,改甘溪公社。
1961年,複名甘溪區。
1980年4月,譙家區的池塘、苟家2鄉併入甘溪區。
1992年,上壩、毛田、池塘3鄉併入甘溪鄉。 [1] 
2015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甘溪鄉,設立甘溪鎮。 [5] 

甘溪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甘溪鄉轄上壩場、江邊、陽村、李户、芭蕉、後壩、大田、塘邊、桂林、土門、仁和、曹家寨、春芹壩、任家宅、老宅、嚴家、茶園頭、共甘、大吉、射香、四堡、沙壩、毛田、白鶴、胡格、齊心、關林、雄水、桑木2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61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甘溪鎮下轄甘溪居委會、上壩社區居民委員會、共甘社區居民委員會、江邊村委會、陽春村委會、裏户村委會、芭蕉村委會、後壩村委會、大田村委會、塘邊村委會、桂林村委會、土門村委會、仁和村委會、曹家村委會、春芹村委會、任家宅村委會、老宅村委會、嚴家村委會、茶園村委會、大吉村委會、麝香村委會、四堡村委會、沙壩村委會、毛田村委會、白鶴村委會、胡革村委會、齊心村委會、關聯村委會、雄水村委會、桑木村委會3個居委會和27個村委會, [4]  鎮政府駐共甘村。 [5] 

甘溪鎮地理環境

甘溪鎮位置境域

甘溪鎮地處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南部,烏江東岸,東與譙家鎮交界,南與夾石鎮毗鄰,西與板場鎮相連,北與淇灘鎮接壤。距縣城24千米。東西最大距離12.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75千米, [1]  總面積109.01平方千米。 [3] 

甘溪鎮地形地貌

甘溪鎮地處烏江東岸,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多為低山溝谷侵蝕地貌和烏江低山峽谷和低山槽壩。最高點位於土門巖口,海拔1123米;最低點位於江邊村的烏江河牀,海拔330米。 [1] 

甘溪鎮氣候

甘溪鎮多年平均氣温16℃,1月平均氣温5℃,極端最低氣温-6℃;7月平均氣温27℃,極端最高40.4℃。無霜期年平均29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1] 

甘溪鎮水文

甘溪鎮河道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石樑河。 [1] 

甘溪鎮自然災害

甘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暴雨、洪澇災害、病蟲、冰雹災、滑坡。2011年澇災致使農作物受災面積5930畝,直接經濟損失250萬元。 [1] 

甘溪鎮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原甘溪鄉農業耕地面積22095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5373畝,林地面積38634畝。
甘溪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鉛鋅礦汞礦鐵礦大理石等。 [1] 

甘溪鎮人口

2011年末,原甘溪鄉總人口3649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56人,城鎮化率8.6%。另有流動人口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866人,佔51.7%;女性17624人,佔48.3%;14歲以下9961人,佔27.3%;15-64歲23353人,佔64%;65歲以上3176人,佔8.7%。總人口中,以土家族為主,達17950人,佔49.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77‰,人口死亡率7.34‰,人口自然增長率3.43‰。 [1] 
截至2017年末,甘溪鎮常住總人口20176人。 [2] 
截至2018年末,甘溪鎮户籍總人口39769人。 [3] 

甘溪鎮經濟

甘溪鎮綜述

2011年,原甘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065元;原甘溪鄉財政總收入11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2萬元,其他税收收入1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元。 [1] 
2018年,甘溪鎮有工業企業3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3] 

甘溪鎮第一產業

甘溪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原甘溪鄉生產糧食1366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油菜、花生、蔬菜等。2011年,原甘溪鄉生產煙葉71噸,油菜754噸,花生231噸;蔬菜種植面積4590畝,產量8493噸。 [1]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甘溪鎮生豬年末存欄21580頭,牛年末存欄8155頭,羊年末存欄14187只,家禽年末存欄38438羽。2011年,原甘溪鄉生產肉類1983噸,其中豬肉1343噸,牛肉146噸,羊肉226噸,家禽肉75噸;禽蛋產量93噸。 [1] 
截至2011年末,原甘溪鄉累計造林14700畝,林木覆蓋率32%。2011年,原甘溪鄉水果種植面積70畝,產量142噸。 [1] 
第二產業
1998年,原甘溪鄉有鄉鎮企業616個,從業802人,主要從事工業、運輸業、建築業、商業、飲食服務業、實現產值1048萬元,營業總收入983萬元。工業產值330萬元。

甘溪鎮社會事業

甘溪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甘溪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7人,專任教師1人;小學25所,在校生4836人,專任教師1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51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甘溪中學。 [1] 

甘溪鎮文化事業

1952年2月,原甘溪鄉開通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原甘溪鄉開通有線廣播電視,有5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2011年末,原甘溪鄉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會員52人。 [1] 

甘溪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原甘溪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8個,其中鄉中心衞生院1所,片區醫療點3個,民營醫療所5個,村級衞生室29個。專業衞生人員25人。 [1] 

甘溪鎮社會保障

2011年,原甘溪鄉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9户,人數89人,支出2萬元。原甘溪鄉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857户,人數7518人,支出476.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9人,支出1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1人,支出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03人次,支出138.9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0人次,支出1.8萬元。 [1] 

甘溪鎮歷史文化

甘溪鎮名字由來

甘溪鎮原名沽溪,清末改名乾溪,後根據諧音更名為甘溪。 [1] 

甘溪鎮文物古蹟

甘溪鎮有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壩文昌塔、茶園頭區蘇維埃主席王國烈士和鄉蘇維埃主席蘭府亭烈士墓、桂林文峯塔、建於清代三孔橋等文物古蹟。
田壩文昌塔 田壩文昌塔

甘溪鎮地方特產

沿河白山羊 [6]  沿河白山羊全身被毛白色,體形中等,多數有角,蹄色蠟黃,肉色紅潤,有光澤,富有彈性肉質鮮嫩,羶味輕,湯味淳鮮。
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沿河白山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