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伯煉

鎖定
甘伯煉(1929年12月-2022年11月25日),男,漢族,湖北省崇陽縣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崇陽提琴戲代表性傳承人。 [1-2] 
解放後,在甘伯煉的帶動下,崇陽全縣恢復農村業餘劇團80多個。為傳承保護好提琴戲,他先後捐資5萬餘元,與縣文化館舉辦各種形式的藝術培訓班,讓提琴戲從草台逐步走向大舞台。退休後,甘伯煉長期擔任當地提琴戲協會業務會長、名譽會長。 [2] 
2022年11月25日,甘伯煉逝世,享年94歲。 [2] 
中文名
甘伯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省崇陽縣
出生日期
1929年12月
逝世日期
2022年11月25日
代表作品
《燈籠記》
《雪梅觀畫》
《轅門斬子》
《三寶記》
《梁祝姻緣》
性    別

甘伯煉人物生平

1929年12月,甘伯煉出生於白霓鎮回頭嶺村老鴉甘家的一户貧寒農家,3歲喪母,後過繼給伯父撫養。8歲起,讀了4年私塾,此後成為放牛娃,砍柴、務農樣樣都得幹。18歲起,他與提琴戲結下一生的斑斕情緣。
甘伯煉屬提琴戲第三代傳承人,初小文化,從小拜師蔣傳玉、許國南、周怡生為師學唱提琴戲。以演小生和老生為主。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傳統文藝獲得解放,又多次投資創辦鄉村提琴戲劇團,培養出一批演唱提琴戲的新人,使全縣業餘提琴戲劇團得到不斷鞏固和發展。
1984年擔任縣提琴戲協會業務會長後,深入全縣幾十個劇團,指導、輔導演出活動。
1988年擔任縣提琴戲發展基金會會長,四處奔波籌措資金,並帶頭捐款。
2008年任提琴戲協會會名譽會長。
甘伯煉先後創辦多個業餘提琴戲劇團,並親自任藝術指導,教唱腔,傳技藝。在縣提琴戲協會和文化館舉辦的多期“提琴戲演員培訓班”上,親任教員,把提琴戲的演唱技藝不遺餘力地傳授給每個學員。平時,他經常自費下到各鄉劇團輔導、培訓演員的唱功。每年親自下鄉到鄉劇團傳授唱腔(三生四旦)4—6個。每年進社區教唱提琴戲3—4次。
培養了王中平、龐興助、王秀平、龐勇、舒琴等一批骨幹演員約60餘人,他們現已成為提琴戲傳承發展的主要力量。
2022年11月25日,甘伯煉逝世,享年94歲。 [2] 

甘伯煉主要作品

先後主演了50多台傳統提琴戲劇目。如在《燈籠記》中飾吳開榜(小生)、《雪梅觀畫》飾商公子(小生)、《轅門斬子》飾楊六郎(小生)、《三寶記》飾張文貴(小生)、《梁祝姻緣》飾祝員外(老生)等。

甘伯煉榮譽成就

1987年,主演的提琴戲《燈籠記》被湖北省戲劇研究所拍攝成資料片收藏。《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和《提琴戲音樂》等書,收錄了多段本人演唱的唱腔曲調和演出劇照。近20多年來共為提琴戲劇團捐款6萬多元。
1991年被省戲劇家協會吸為會員,1994年被省戲劇研究所聘為提琴戲研究員。
2007年,又組織縣內70歲以上的老藝人排演《梁祝姻緣》、《跳城哭城》、《孟姜女》,並拍攝成影像資料保存。
2007年4月被縣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民間藝人(提琴戲)”光榮稱號。
2008年擔任藝術指導,排演提琴戲《雙合蓮》,被湖北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成戲劇片,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和省、市電視台多次播放,並製作成影碟公開發行。
2010年12月被咸寧市委宣傳部、咸寧市文聯、咸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咸寧市德藝雙馨文藝家”光榮稱號。
2012年12月,甘伯煉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提琴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獲得“咸寧建市20週年發展貢獻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