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瓷器愛國主義

鎖定
瓷器愛國主義是指中國富豪出於愛國主義熱情,搶購流失國外文物的情結。《金融時報》記者史堤夫文森對於“瓷器愛國主義”的闡述是:“如今中國的一些富人們,正帶着愛國主義情結,急切地想買回本國文化遺產。收回這些文物,有助於他們重尋身份和文化。”
中文名
瓷器愛國主義
含    義
搶購流失國外文物的情結
人    物
中國富豪
主要事例
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

瓷器愛國主義簡介

乾隆粉彩鏤空瓷瓶 乾隆粉彩鏤空瓷瓶 [1]
2010年11月11日一對中年英國兄妹在打掃去世親人的房間時發現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拍出超過5億人民幣天價,震驚英國媒體。有英國媒體稱,天價購文物背後是中國人的“瓷器愛國主義”。
清代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成為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金融時報》記者史堤夫文森對於“瓷器愛國主義”的闡述是:如今中國的一些富人們,正帶着愛國主義情節,急切地想買回本國文化遺產。收回這些文物,有助於他們重尋身份和文化。
而在2005年8月,英國《衞報》引述佳士得行政總裁多蘭的話稱,愈來愈多的買家來自中國,他們顯然熱衷於買回自己國土的流失文物,來自中國的古董買家愈來愈豪爽。全球著名拍賣行佳士得的英國拍賣場在2005年上半年,記錄涉及中國商人的交易金額是破紀錄的9.1億英鎊。

瓷器愛國主義主要事例

清雍正粉彩五蝠九桃福壽紋大盤 清雍正粉彩五蝠九桃福壽紋大盤 [2]
1、翰海2001年秋季拍賣會,有四件從海外迴流的中國文物珍品創下了奇蹟:四件文物總共以2075萬元成交,佔了全場拍賣總成交額的約五分之一。 估價180萬元至220萬元的“緙絲姜晟書乾隆御製八徵耄念之寶記”,最終以343.2萬元的高價成交;估價600萬元至800萬元的“清雍正青花釉裏紅纏枝花卉龍紋玉壺春瓶”以880萬元出手;估價500萬元的“清雍正粉彩九桃盤”以高出估價105萬元的高價易主;估價100萬元至150萬元的“玉雕鼎式長方爐”以247.5萬元成交。
2、2009年2月26日,鼠首兔首銅像在巴黎拍賣,並以3149萬歐元的總競拍價被中國廈門收藏家蔡銘超用電話競拍的方式拍得。
3、2010年11月11日,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被中國富商,以超過5億人民幣天價拍得。 [3] 

瓷器愛國主義流失文物

從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國內外的各類圓明園文物至少有150萬件,但由於記錄圓明園擺設的《陳設清冊》沒有留存下來,這個數字也只是一個估算。但是,圓明園散失文物只是冰山一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有數據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
儘管國際上有關於文物追索的公約,但英、美、日等文物收藏大國並未加入,且多個歐美博物館聯合聲明表示不會歸還文物,流失文物回家路漫漫! [4] 

瓷器愛國主義相關評論

臆想和誇大的“瓷器愛國主義”
近來一個乾隆時期的瓷瓶被中國買家以超過5億人民幣天價購得,震驚英國媒體。拍賣行對該瓷瓶最高估價不過1285萬人民幣,最後在大陸競拍者互相加價後拍到5億元,高出近39倍,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國婦女幾乎暈了過去。英媒稱中國人正不惜代價買回失去的文化遺產,背後是“瓷器愛國主義”。(11月14日《新京報》)
愛國主義似乎是一瓶香水,可以用來隨意噴灑和塗抹,美化和粉飾。比如我們的語言組合中就有“小偷愛國主義”(只偷外國人的錢,不偷國人的)、強盜愛國主義(只砸外國人的車,不砸國人的)。無論什麼詞都可以與愛國主義進行組合,併產生一種奇特的裝修效果。
説這些,並不是想將“瓷器愛國主義”與那種“小偷愛國主義”相提並論,而是不喜歡那種隨意將某種行為與愛國主義進行掛鈎的修辭學。對真正的愛國者,我一直非常尊重;對那些不惜代價維護國家尊嚴的人士,更是心懷敬意。出高價拍迴流失國外的文物,是一種讓人尊敬的行為,不過過度與愛國掛鈎名之為“瓷器愛國主義”,實在有點兒牽強附會。
以高5億元的天價競拍一隻瓷瓶,真的是出於愛國嗎?真不好説。如果是一箇中國人與一羣外國人競拍,這個中國人為了不使文物被外國人拍走,在外國人的哄抬和加價中最終無奈拍出5億元的天價,那是愛國。可是,在倫敦這場對乾隆瓷瓶的競拍中,並沒有幾個外國人的身影,從《太陽報》刊發的新聞圖片可以看到,在拍賣會現場,競拍者幾乎全是華人。最後也是在大陸競拍者互相加價後拍到5億元。如果純粹出於愛國,只要這個流失海外的瓷瓶最終留在華人手中就可以了。而一羣華人競拍,互相哄抬價格,還稱這叫“瓷器愛國主義”,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商人並不是傻子,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競拍,無非是為了利益而已。我向來都把這類拍賣行為看作是哄抬和炒作。老外有時候是很壞的,他們知道中國人有一種愛國虛榮,喜歡拿中國人的愛國心進行炒作,忽悠中國人花大價錢去買當年從中國搶走的文物。其實,按真正的文明做法,這些國家應該將這些從中國搶走的文物歸還給中國。可這些國家並沒有歸還的意思,而是利用中國人的愛國心、忽悠國人花高價去拍賣。竟還真有許多富人願意這麼幹,被老外的炒作哄得團團轉,正如有網友所言:那些花巨資買回被英帝國搶走珍寶的中國富人,的確有些“愚蠢”。
其實,這些出高價競拍的人並不蠢,他們被老外以“愛國”的名義綁架後出了大價錢,他們同樣能以“愛國”的名義綁架其他中國人,賣得更高的價錢。收藏拍賣市場上的瘋狂,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種“愛國主義傳銷”中激發的。這種被利益裹挾的愛國主義,讓我想起某種“放生池慈善”:忽悠我們這些善人從他們那裏買王八放生,我們放生完後,他們再撈起來繼續賣錢,如此循環往復,放生成為一種生意。
我不覺得那些文物迴歸跟國家尊嚴有多大關係。這種以愛國名義對文物的炒作,既哄抬起了對文物收藏的泡沫和瘋狂,又遮蔽起了文物背後的罪惡——這些文物,無論是被搶走的,還是偷走的,都該以法律途徑索回,而不是鼓勵用錢去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