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瓶蕨

(膜蕨科瓶蕨屬植)

鎖定
瓶蕨是膜蕨科、瓶蕨屬植物。
中文名
瓶蕨
植物界
膜蕨科
瓶蕨屬

瓶蕨形態特徵

瓶蕨線稿圖 瓶蕨線稿圖
植株高15-30釐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2-3毫米,灰褐色,堅硬,被黑褐色有光澤的多細胞的節狀毛,後漸脱落,葉柄腋間有1個密被節狀毛的茅。葉遠生,相距3-5釐米,沿根狀莖在同一平面上排成兩行,互生,平展或稍斜出;葉柄短,長4-8毫米,粗約1毫米,灰褐色,基部被節狀毛,無翅或有狹翅;葉片披針形,長15-30釐米,寬3-5釐米,略為二型,能育葉與不育葉相似,僅較狹及分裂較細,一回羽狀;羽片18-25對,互生,無柄,上部的斜出,中部的平展,基部的反折並覆蓋根狀莖,卵狀長圓形,長2-3釐米,寬1-1.5釐米,密接,圓鈍頭,基部上側有闊耳片並常覆蓋葉軸,邊緣為不整齊的羽裂達1/2;不育裂片狹長圓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先端有鈍圓齒,每齒有小脈1條;能育裂片通常縮狹或僅有一單脈。葉脈多回兩歧分枝,暗褐色,隆起,無毛。葉為厚膜質,幹後深褐色,常沿葉脈多少形成褶皺,無毛,葉軸灰褐色,有狹翅或幾無翅,幾無毛,上面有淺溝。孢子囊羣頂生於向軸的短裂片上,每個羽片約有10-14個;囊苞狹管狀,長2-2.5毫米,口部截形,不膨大並有淺鈍齒,其基部以下裂片不變狹或略變狹;囊羣託突出,長約4毫米。 [1-2] 

瓶蕨分佈範圍

產於浙江、台灣、江西(廬山)、廣東(樂昌、從化)、海南島(五指山)、廣西(傜山)、四川(重慶,縉雲山)、貴州(獨山)、雲南(西疇、河口、文山、屏邊、蒙自、金平、景東、鎮康、龍陵、俅江)。本種為我國南部及西南部山地常見的中形附生蕨類,攀援在溪邊樹幹上或陰濕岩石上,尤以小樹樹幹的基部較常見,根狀莖分枝繁多,有時滿布所着生的樹幹表面,葉常向四面伸展;在華南地區一般分佈在海拔500-1000米,在雲南則見於海拔1000-2700米的山地。也分佈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經我國西南部及東南部,北達琉球、日本,向東南經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菲律賓、婆羅洲至幾內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