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鎖定
是一位接近巡迴展覽畫派思想的俄國軍事畫家。他一生遊歷過許多地方,多次到過高加索、克里米亞和多瑙河,兩度赴土耳其斯坦,並加入了俄國軍隊,後又兩次訪問印度,曾在1877年第十次俄土戰爭中負了傷。1884年去敍利亞和巴勒斯坦,90年代到過美國和日本,又曾隨俄國艦隊到過中國旅順口。在日俄戰爭中,因他所在的艦隊“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船爆炸而過世。這位軍事畫家一生歷經風險,畫過許多動人的戰爭場面,揭露了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貧困,也記錄下許多鮮為人知的各國人民的生活與習俗。他的藝術總的傾向是關懷祖國命運,無論是戰爭畫還是民情風俗畫都充滿着人道主義精神。
中文名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外文名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Вереща́гин
國    籍
俄國
出生日期
1842年
逝世日期
1904年
職    業
軍事畫家

目錄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年譜

拿破崙在博羅季諾高地 拿破崙在博羅季諾高地
魏列夏庚,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Вереща́гин(1842年-1904年)。軍事畫家,生於切列波韋茨,作為一名戰地記者,一生旅行過許多地方,與托爾斯泰一樣懷着激烈的反戰目的,他以自己可怕的真實經歷為素材,創作了一系列滿目瘡痍,遍地屍骨和生靈塗炭情景的油畫。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死於旅順外海。
齋浦爾騎士 齋浦爾騎士
他在彼得堡海軍軍官學校讀書(1853-1860)的同時,自1858年開始在藝術鼓勵社的繪畫學校學習。
1860-1863年在美術學院的歷史畫班學習繪畫。
1864-1867年在巴黎裝飾美術學院的熱羅姆畫室學畫。
1867-1879年被調到土耳其斯坦的軍隊擔任畫師,參加過軍事行動,同時致力於創作描繪土耳其斯坦風光的作品(1871-1873)。
1874年被彼得堡美術學院評為教授,但遭到他的拒絕,因為他認為頭銜和名號對藝術家來説不值一文。
烏布代爾印度教廟宇 烏布代爾印度教廟宇
1874-1876年周遊印度,歸來後完成了兩個印度風光的系列。
普列文要塞-襲擊之前 普列文要塞-襲擊之前
1877-1878年俄羅斯-土耳其戰爭期間加入作戰部隊,參與了多個軍事行動,受了重傷。
1878-1880年在巴黎完成了關於這場戰爭的系列畫(巴爾幹系列)。
1882-1884年遊覽了印度、敍利亞、和巴勒斯坦,完成了巴勒斯坦和喜馬拉雅山系列。戰爭題材與畫家對民族學的興趣結合在一起,集中反映在他的創作中。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1891年起定居住在莫斯科,遊歷俄羅斯北方,完成了木結構教堂草圖,並收集日常用品和民族服裝,出版了有關這次考察的書籍。
1901-1903年去了菲律賓、古巴、美國和日本。
1901年被提名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
1904年在俄日戰爭期間,在旗艦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克裝甲艦上和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一起觸雷爆炸而陣亡。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生平

魏列夏庚是維也納1873年全球畫展的參加者,1873-1904年在俄羅斯、歐洲和美國組織了近70場個人畫展。
“我有理由認為自己是現實主義的代表,所謂現實主義,指的是對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最嚴格要求……”魏列夏庚這樣描述自己的創作方法。
戰爭的頌歌 戰爭的頌歌
魏列夏庚是當時最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之一。其作品的公開性和對戰爭的態度使他的作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他生命的意義就是做一名啓蒙戰士。選擇戰爭作為表現對象正是為了與之鬥爭,與它的慘無人性、違背自然和邪惡作鬥爭。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19世紀七十年代末,魏列夏庚創作了一系列反映1877-1878年俄土戰爭的作品。該系列中的草圖《通過巴德斯卡文》贈給了比爾姆國立特列恰科夫畫廊(現稱為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根據特列恰科夫本人的記錄,畫家將草圖與其它作品一起贈給了自己,1931年起則被收藏在比爾姆國家畫廊。魏列夏庚不只表現戰鬥場面、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他喜歡描繪偉大的大自然,喜歡生活中鮮亮的色彩和陽光。談到創作,維列夏金稱自己為“基於觀察、基於直接的感受、基於事實的……”“理智的現實主義者”。在《通過巴德斯卡文》這幅畫中似乎沒有什麼可以讓人想起戰爭的悲劇,只有雄偉壯麗的山峯、充沛的陽光和蜿蜒曲折的小路,大自然吐露着安詳迷人的魅力。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關於魏列夏庚,現代人評價他是“出色的才華”與“出色的人品”的結合。克拉姆斯科依寫道:“魏列夏庚不僅僅是一個畫家,他還不至於此。”他在俄羅斯畫壇中獨樹一幟,沒參加過任何藝術團體,沒有導師前輩,也沒有繼承者。他一生都信奉自己的原則,即“只做那些自己認為好的事,那些自己認為必要的事”。
賦予藝術巨大的社會意義。他是繪畫作品思想性和道德性的堅定表現者和支持者。“我的每幅畫都應該説出點什麼,至少,我是為了這一點才畫畫”,畫家這樣承認。他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消除人們的偏見和誤解。作為軍官,他參加了俄軍在中亞、巴爾幹、日本的所有軍事行動,並且在自己的作品中激烈地揭露和抨擊了戰爭行為 [1] 
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
1873-1874年在土耳其斯坦創作的油畫、草圖、素描的第一個系列給魏列夏庚帶來了巨大的名譽。他被編入省長考夫曼將軍的麾下。畫家收集民族學和動物學的集錦,畫了許多素描和寫生圖。1868年六月,魏列夏庚參加了在薩瑪甘堡壘抵禦埃米爾軍隊的戰鬥(參見:俄國征服中亞)。正是那時他感到自己應當“讓別人看看這令人厭惡的戰爭的細節,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圖爾蓋斯坦系列”的真實性給該當時的人們留下非常驚人的印象。
孟買交易員 孟買交易員
但在同時,畫家也試圖在作品中展示中亞。1869-1870年他回到圖爾蓋斯坦,對這個美麗而獨特的地方十分關注,並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他力圖描繪出圖爾蓋斯坦德的各個方面。其每一幅油畫和草圖都是一個大型作品的一部分。魏列夏庚自己既是戰事畫家、肖像畫家,也是風景畫家、風俗畫家和動物畫家。他創作了許多草圖,反映的多是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在《索倫人》這副畫中,他刻畫了一個通古斯部落的代表,詳細描繪了他的服裝、飾物以及整個人物外在面貌的獨特性。
塔城花園 塔城花園
魏列夏庚反對那種只將藝術看作“絕對之美”的觀念,深信藝術的教育意義。畫家關注生活的不同領域,這在他的創作中也反映了出來。畫家的興趣十分廣泛:歷史和軍事、社會學和民族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美學和旅遊。
魏列夏庚認為:藝術和科學一樣,應該傳達對世界的準確認識。所以他一直在探索將藝術語言向着忠實反映現實的方向進行徹底的更新,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身的創作手法。魏列夏庚深信,應該畫那些自己親眼看到的事物。所以在户外作畫對他來説是極為重要的。他畫了很多草圖,如同照相一般準確地再現出所有吸引他注意的事物。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瓦西里·瓦西裏耶維奇·魏列夏庚
為尋找新的視覺感受,畫家去了高加索、圖爾蓋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古巴、美國和日本。使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印度,他在那裏呆了兩年,曾先後在孟買、安卡拉、德里、讓布爾居住。1874年底他開始去東喜馬拉雅山、山國錫金、與西藏接壤的難以攀登的地區--克什米爾和拉達克旅行,這幾乎耗盡了他的一生。就在那裏他畫了這幅《犛牛》,表現出這個地區嚴酷的自然環境。在灰色寒冷天空和黃色無生命山峯的背景下,負重的犛牛隊在人們的驅趕下緩緩移動。畫家力求捕捉最細微的色彩,準確地刻畫細節。
犛牛 犛牛
早在旅行開始的時候,魏列夏庚就試圖創作兩個關於印度的系列,用他的説法就是兩部“長詩”。俄土戰爭爆發打斷了他的創作,1877年4月畫家參軍上了戰場。
1904年在俄日戰爭期間,魏列夏庚由於彼得保羅要塞裝甲艦爆炸而犧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