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

鎖定
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W.H.Walther Hermann Nernst;1864年6月25日-1941年11月18日)。德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能斯特因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的貢獻而獲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曾在瑞士蘇黎世奧地利格拉茨和維爾茨堡等大學學習,1886年獲維爾茨堡大學博士學位。1887年在萊比錫大學做W.奧斯特瓦爾德的助手。1891年任格丁根大學物理學副教授,1894年任該校第一任物理化學教授。1905-1922年,任柏林大學物理化學教授兼第二化學研究所所長。後來該所由能斯特改名為物理化學研究所。1924年任柏林大學物理學教授和實驗物理研究所所長,直到1934年退休。193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中文名
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
外文名
W.H.Walther Hermann Nernst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東普魯士布里森
出生日期
1864年6月25日
逝世日期
1941年11月18日
畢業院校
維爾茨堡大學
職    業
物理學家、化學家
主要成就
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性    別
科研生涯
能斯特主要從事電化學、熱力學和光化學方面的研究。
1888~1889年,研究了溶度積關係,引入了溶度積這一重要概念,用以解釋沉澱平衡。同時研究了溶液中的擴散,包括液體間的接觸電勢。
1889年他提出了伽伐尼電池理論,證明伽伐尼電池電動勢可用電極的“溶解壓力”來解釋。他推導出電極電勢與溶液濃度的關係式,從此熱力學數據便可用電化學的方法來測量。
1906年提出了所謂“熱定理”(即熱力學第三定律),斷言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證明熱定理可以用於從熱化學數據直接計算範托夫方程中的平衡常數K。
1911年他還從量子理論的觀點研究了低温下固體的比熱,用實驗證明,在絕對零度下一個理想固體的比熱也是零。
1918年他提出了光化學的鏈反應理論,用以解釋氯化氫的光化學合成反應。
能斯特因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的貢獻而獲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共發表 157篇論文。著有14本書,最著名的為《理論化學》(1895)。 [1] 
任教生涯
能斯特自1890年起成為格廷根大學的化學教授,1904年任柏林大學物理化學教授,後來被任命為那裏的實驗物理研究所所長(1924—1933)。1933年他因不受納粹的歡迎退休回到鄉間別墅莊園並在此去世。
他先後在格丁根大學和柏林大學任教,他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有:發明了聞名於世的白熾燈(能斯特燈),建議用鉑氫電極為零電位電報、能斯特方程、能斯特熱定理(即熱力學第三定律),低温下固體比熱測定等,因而獲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把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導師奧斯特瓦爾德的培養,因而自己也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給學生,先後有三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米利肯1923,安德森1936年,格拉澤1960年)。師徒五代相傳是諾貝爾獎史上空前的。由於納粹迫害,能斯特於1933年離職,1941年11月18日在德逝世,終年77歲,1951年,他的骨灰移葬格丁根大學。
能斯特生於西普魯士(WestPrussia)的貝利森(Briesen)(今波蘭境內的萬布熱伊諾)。他在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及卡爾?弗朗岑斯大學學習數學與物理學,去萊比錫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在格丁根成立了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研究所。1897年,能斯特發明了能斯特燈,一種使用白熾陶瓷棒的電燈,是碳絲燈的替代品和白熾燈的前身。能斯特研究過滲透壓及電化學,1905年,他確立了他稱之為“新熱定理”的定理,也就是後來的熱力學第三定律,這條定律描述了物質接近絕對零度時的表現。
他榮獲19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對他的熱化學研究成果的肯定。他於1924年出任柏林物理化學研究所主任,並擔任此職位至1933年退休,接着開始研究電聲學和天體物理學。
能斯特於1930年與巴希斯坦(Bechstein)及西門子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種叫“新巴希斯坦之翼”("Neo-Bechstein-Flügel")的電子琴,當中用無線電放大器取代了發聲板。該電子琴使用了電磁感應器以產生電子調節及放大的聲音,跟電吉他是一樣的。
1891年任哥丁根大學物理化學教授。1905年任柏林大學教授。1925年起擔任柏林大學原子物理研究院院長。1932年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由於納粹政權的迫害,1933年退職,在農村度過了他的晚年。1941年11月18日在柏林逝世。被葬於馬克斯普朗克墓附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