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下聽風

鎖定
《瓦下聽風》是中國當代作家彭家河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7年9月。
該書是一本具有人文色彩的散文集,反映了作者對於故鄉的懷念。作者通過對故鄉之物的刻畫,闡釋對“逝去”這一主題的思考,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城鄉變遷對個體所產生的影響。 [1] 
作品名稱
瓦下聽風
作    者
彭家河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20萬字
首版時間
2017年9月

瓦下聽風內容簡介

《瓦下聽風》是一部關於在城市化背景下農村轉型、農民命運、農業發展的個人散文集,通過對川北鄉村風物的書寫,刻錄了一個時代的歷史切片。全書分“鄉村進化史”“城市心靈史”“大地編年史”三輯,收錄散文28篇。 [1-2] 

瓦下聽風作品目錄

鄉村進化史
城市心靈史
大地編年史
草木故園
流轉
麥子的流年
方言
舊石器
泥沙時代
隱秘的潰退
遠嫁
遠去的鄉村
懷念麥子
妄想者
鏡像
出生地
染房頭
失蹤者
裂縫
捕風者
光的陰面
水邊的蘆荻
春桑園
工業園
五月野蒿
一個村莊的地名志 [1] 

瓦下聽風創作背景

自從198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允許農民進城開店、設坊、興辦服務業、提供各種勞務”的經濟政策後,“農民工”便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隨着進城打工人數的逐年增加,2000年前後,出現了形容其規模浩大的專有名詞——“民工潮”,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湧進城市,推動中國經濟急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的社會問題。彭家河發現了這一狀況,在2009年前後發表的作品中,便開始表達自己對此的擔憂。 [3] 

瓦下聽風作品鑑賞

瓦下聽風主題思想

《瓦下聽風》是在鄉愁的外衣下,對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進行的觀察與思考。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用從容的筆觸描寫具有鄉村特色的人事風物,講述浸透着鄉土風情的農村故事,面對城鄉隔離、土地荒廢等現象,作者道出了對現代化社會和人生獨特的感悟,詳細闡釋了對“逝去”這一主題的思考,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城鄉變遷對個體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發出了對現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作者在對待城鄉關係、人類的未來發展及其命運時,仍未走出傳統,在這方面顯得較為保守與短視。從這個角度説,作者還需具有新的文化向度,需要克服對於城市的某些牴觸情緒。 [9-10] 

瓦下聽風藝術特色

作者非常注意“集中表現”一個“選題”或“問題”,即使是“麥粒”“鏽”都是如此,正因將目光放在物上,避開了直接碰觸人與人的情感,也就避免了陷入濃烈的抒情之中,使情感更加隱忍和內斂。而內斂往往比濃烈更具張力,讓這種情感更具分量。
該書中常有成對出現、彼此矛盾的意象,新與舊、光與陰、草木興旺背後的人丁零落,繁盛枝葉訴説的落寞荒涼等等,原本各執一端的力被作者的文字編織成水乳交融的整體,原先的衝突成了張力,顯示出奇妙的豐富與質感。 [7]  [11] 

瓦下聽風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8年8月17日,該書獲第九屆四川文學獎(散文雜文類)。 [4] 
2018年9月14日,該書獲第27屆“東麗杯”全國孫犁散文獎。 [2]  [5] 

瓦下聽風作品評價

《瓦下聽風》直面當前中國農村的社會轉型,觀照時代的焦灼與裂變,着力點在人與物命運上。寫作者筆法獨到,筆力沉實,既渾然開闊,又鮮活具體,從文體到內容,均是當下散文寫作的一種新突破。(作家穆濤評) [2] 
《瓦下聽風》這本書對我的激勵很大,書中所寫的事與物都在農村,是我最熟悉的,讀起倍感親切,很有意義和生命力。(詩人曹福章評) [8] 
《瓦下聽風》在傳統散文格局下,注入了全新的視野與觀察,他對鄉村地望、器物的深情打量,讓我們看到了散文傳統對於當下生活的深度延伸。(四川文學獎終審組評) [2] 

瓦下聽風出版信息

《瓦下聽風》首次出版於2017年9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瓦下聽風》
2017年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787559803207 [1] 
《瓦下聽風》
2020年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787559828576 [2] 

瓦下聽風作者簡介

彭家河,1975年出生於四川省南部縣雙峯鄉,中國作協會員,當代作家。已出版散文集《在川北》《瓦下聽風》《湖底的河流》。 [2]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