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瓠瓜

鎖定
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es (Ser.) Hara),是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攀緣草本。 [5]  莖枝有溝紋,初被黏質長柔毛;葉互生,卵狀心形至腎狀卵形,不分裂至淺裂,邊緣有小齒,葉柄頂端有腺體,卷鬚兩歧分叉;花單性,雌雄同株,花萼筒漏斗狀,花白色;瓠果圓柱狀,綠白色,稍彎曲,果肉白色 [6]  。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7] 
瓠瓜原產於非洲南部低地,主要分佈在熱帶非洲、印度次大陸、東南亞等地,其在中國也有廣泛的分佈,以中國長江以南為主。 [8]  瓠瓜是喜温、耐熱、喜光作物,性喜温暖濕潤氣候; [9]  其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營養豐富的壤土為最佳。 [10]  瓠瓜為播種繁殖。 [11] 
瓠瓜性平、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暑、止渴除煩、利水消腫、通淋散結、消痰積、解毒素的功效; [12]  以嫩果供食,既可做湯又可炒食,質地細嫩、味清淡 [13]  ;此外瓠瓜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14] 
中文名
瓠瓜
拉丁學名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es (Ser.) Hara
別    名

葫蘆
小葫蘆
大葫蘆
瓠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葫蘆目
葫蘆科
葫蘆屬
葫蘆
變    種
瓠瓜
命名者及年代
(Ser.) Hara,1948

瓠瓜植物學史

瓠瓜起源於非洲,在非洲和亞洲得到獨立馴化。瓠瓜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瓠瓜子出土,説明七千年前中國已食用瓠瓜。 [3] 

瓠瓜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脱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長16-20釐米,有和莖枝一樣的毛被,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釐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深1-3釐米,寬2-6釐米,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卷鬚纖細,初時有微柔毛,後漸脱落,變光滑無毛,上部分2歧。 [1]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釐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黃色,裂片皺波狀,長3-4釐米,寬2-3釐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葯長8-10毫米,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細,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 [1] 
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植株結實較多,果實形狀雖似葫蘆,但較小,長僅約10釐米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1] 
瓠瓜 瓠瓜

瓠瓜主要品種

中國瓠瓜的主栽品種非常豐富,除了各地傳統的地方品種外,科研院所培育出來的一批瓠瓜新品種,已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下面就對幾個瓠瓜主產區的主載品種進行介紹。 [3] 
廣東地區主栽品種有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靚麗蒲瓜、永樂1號蒲瓜、粵豐1號蒲瓜、早蒲1號蒲瓜及其他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正源3號蒲瓜、早佳蒲瓜等。品種主要特點是品質好,肉質嫩滑,肉白色,耐貯運。 [3] 
浙江地區主栽品種有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育成的浙蒲2號、浙蒲6號、浙蒲8號及安吉長蒲等地方農家品種。這些品種的主要特點是果實呈長棒形,上下粗細均勻,臍部鈍圓,肉質緻密,質嫩味微甜。 [3] 
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地區主栽品種有早熟的漢龍碧玉瓠瓜、孝感瓠子、興蔬早瓠、麪條瓠子、生長勢強的興蔬短瓠、大葫蘆型的圓瓠1號、優良的農家品種三江口瓠子和廣受歡迎的翠玉瓠子等品種。 [3] 
瓠瓜 瓠瓜

瓠瓜生長環境

瓠瓜為喜温植物,生長適温20-25℃,不耐澇、旱。喜温,不耐低温,種子在15℃開始發芽,30-35℃發芽最快,生長和結果期的適温為20-25℃。對光照條件要求高。對水分要求嚴格,不耐旱也不耐澇。此外,瓠瓜在結果期間還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質的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為宜。 [2] 

瓠瓜分佈範圍

瓠瓜原產於非洲南部低地,主要分佈在熱帶非洲、印度次大陸、東南亞等地,其在中國也有廣泛的分佈,以中國長江以南為主。

瓠瓜繁殖方法

選擇適宜品種:宜選用適應性強、抗病性好、高產、優質的地方品種。如東南沿海大中城市以浙江安吉青皮長瓠瓜和武漢長瓠瓜兩個品種較好。 [2] 
種子處理:曬種:選晴天曬種1-2天,以利於發芽。 [2]  温湯浸種:用55℃温水浸種15分鐘,用水量為種子的5倍,邊浸邊攪拌,並隨時補給温水,保持水温55℃。經過15分鐘後使水温降為25-30℃,再浸6-12小時,浸種時經常搓洗種子,每5-6小時換水1次,後撈出用高錳酸鉀消毒10-15分鐘,清洗後催芽。 [2] 
催芽:用多面潮濕的紗布、毛巾等包裹種子,放催芽箱催芽,催芽温度30℃,催芽期間每20-24小時用温水洗種1次。當有60%的種子出芽後即可播種。 [2] 
精細播種:營養缽營養土可用園土5份、草炭2份、腐熟有機肥3份混勻,如無草炭可用廢菇料或肥沃園土也可以,同時,1米3配製好的營養土加入10千克磷酸二銨,混拌均勻,堆放1周即可裝缽。裝缽後碼好澆透水,將種子芽朝下插入營養缽內,深度0.5釐米,然後覆土1釐米厚。澆足水後覆蓋地膜,可起到保温保濕的作用,然後再覆蓋拱棚膜。 [2] 
苗期管理:苗牀內水分要掌握“前促後控”,並保持營養缽內下層潮濕,表土乾燥,表土不發白不澆水,如澆水,要點澆,防止出現徒長苗。還應注意防治猝倒病、灰黴病和蚜蟲。 [2] 

瓠瓜栽培技術

整地: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近1-2年未種過葫蘆科作物的地塊;選擇有機質含量高、疏鬆肥沃的土壤。土地要深翻,結合整地築畦,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豬糞1500千克、人糞尿5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進口複合肥50千克,做寬1-2米的畦。 [2] 
定植:當瓠瓜苗有3片真葉時進行定植最好,要求苗的下胚軸粗壯、葉片短,苗高8-10釐米,根系發達。移栽在晴天傍晚或陰天進行較好,防止高温敗苗。每畦栽2行,株距45-50釐米,每畝栽1800-2000株。移栽後及時澆活棵水。 [2] 
中耕除草:搭架前在行間進行一次深中耕,清除雜草,疏通排灌溝。中耕後噴丁草胺可防雜草旺盛生長。搭架後視土壤及雜草發生情況進行中耕除草,中耕後培土,以免根羣外露,傷根。 [2] 
引蔓整枝:瓠瓜可分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壓蔓,以防風害、搭架的,當苗長30釐米高時,用2-3米的長竹竿設立人字架,約在1.3米處交叉,為了便於側蔓攀緣和人工分層綁蔓,需橫架2-3條。瓠瓜主要由子蔓、孫蔓結瓜,故應進行植株調整,常實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孫蔓發生。隨着秧苗的生長,將蔓數次綁在支架上,並使其分佈均勻。 [2] 
激素處理:瓠瓜雌雄同株異花,一般主蔓先開雄花,後開雌花,側蔓則先開雌花。為提早開雌花,增加雌花數量,早熟品種在定植緩苗後,用乙烯利噴灑兩次;中、晚熟品種噴灑1次,就可使主蔓10-25節連續發生大量雌花,改變結果習性,提早結果,從而增加產量、產值。 [2] 
肥水管理:瓠瓜生長勢較其他瓜類弱,生長期短,結果集中,除施基肥外,還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活和摘心後、果實膨大期分別施1次肥。開始採收後分期追肥1-2次,促使後熟瓜生長。瓠瓜需水較多,應及時澆水,結果期間天旱可1-2天澆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時,應及時排水防澇。 [2] 
採收管理:適時採收可提高果實品質,促使上部繼續結瓜和維持後續瓜的生長,這是早熟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瓠瓜的適時採收是早熟、高產的重要措施。大果不採收,則會使幼果發育不良,為確保不斷開花、不斷結果、不斷採收,大果應適時早採。 [2] 
採收要求:一般幼果在高温季節10天左右就可發育成30-40釐米長、橫徑粗6-8釐米的商品瓜,此時幼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變淡,這個時期是瓠瓜品質最好的時期,其果皮嫩、果肉組織柔軟多汁。一般第一批瓜的採收時間是開花後15-20天,旺果期為開花後10-12天,果實過老採收影響食用價值。 [2] 
不同收穫部位的採收時間:瓠瓜全身都是寶,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不同的收穫部位收穫時間不同,以瓠瓜果實為收穫目的的一般在秋季採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質化的果實,去皮用。以種子為收穫部位的一般在秋季收成熟的果實,取出種子,洗淨,曬乾。而以果殼為收穫目的的一般在秋末冬初採取老熟果實,切開,除去瓤心種子,打碎,曬乾。以莖、葉、花、須為收穫目的的一般在夏、秋季採收,曬乾。 [2] 
苦味瓠瓜的處理:瓠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蔬菜,以色澤綠白光亮、形體勻稱、密生白色茸毛者為上品,但有時會出現苦味。瓠瓜之所以有苦味,是由於苦味瓜中含有苦瓠子甙。苦味瓠瓜不能食用,食用了毒素含量多的瓠瓜會導致中毒。出現苦味瓜的主要原因是種子遺傳,也就是種子攜帶有苦味基因,使得植株所結的瓜為苦味瓜。一般在留種時,若留種株雌花接受了攜帶苦味基因的花粉,來年種子播種育苗長成的植株所結的瓜仍是苦味瓜。因此,在留種時,若發現苦味瓜,應及早拔除該植株,杜絕花粉的傳播,把好種子質量關。 [2] 
如何挑選瓠瓜:瓠瓜有兩種,一種是皮色綠,味濃,品質好;另一種皮色淺綠,味淡,品質較差。購買時,選擇上下勻稱,表皮白,茸毛完整,手感柔軟的,這樣的瓠瓜較為新鮮。 [2] 

瓠瓜病蟲防治

病害防治早期應以防治灰黴病為主,同時兼治菌核病炭疽病,預防枯萎病;中期重點防治枯萎病,同時防治炭疽病、菌核病、預防白粉病;中後期以防治白粉病為主。蟲害防治應提早,防治在點片危害階段,早期防治蚜蟲為主,中後期防治潛葉蠅、紅蜘蛛為主,同時注意對蚜蟲、薊馬的防治。 [2] 

瓠瓜主要價值

瓠瓜保健價值

瓠瓜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瓠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從瓠瓜中能分離出兩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從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蘿蔔素在瓠瓜中含量較多,食用後可阻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從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2] 

瓠瓜藥用價值

瓠瓜性平、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暑、止渴除煩、利水消腫、通淋散結、消痰積、解毒素的功效; [12]  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瓠瓜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瘻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瓠瓜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瓠瓜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瓠瓜殼,療效愈高。 [2] 

瓠瓜營養價值

瓠瓜營養豐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質0.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1克,粗纖維1克,灰分0.4克,胡蘿蔔素0.02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尼克酸0.4毫克,維生素C12毫克,鈣12毫克,磷17毫克,鐵0.3毫克,鉀124毫克,鈉0.7毫克,鎂8毫克,氯23毫克等物質。此外,還含有22-脱氧葫蘆素D等。原種葫蘆幹瓢中還含葡萄糖、戊聚糖等。瓠瓜果實成熟時木質素的含量增多,而莽草酸等物質含量減少。 [2] 

瓠瓜食用價值

瓠瓜食用幼嫩生鮮的瓠果,是中國人們比較喜歡的瓜類蔬菜。瓠瓜,肉質純白而柔軟,可炒、燴、做湯、制餡等。但也應注意,有的瓠瓜味苦,這是瓠瓜含有的苦素(稱配糖體或甙)引起的。如果苦素過高,則有毒,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瀉、痙攣等現象,這種瓠瓜不能吃。市民在食用瓠瓜前應用舌尖舔嘗有無苦味,若有苦味則不能食用。 [2] 
參考資料
  • 1.    瓠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王躍兵.瓠瓜的營養及種植要點[J].中國果菜,2017,(第12期): 74-76,79
  • 3.    劉洪標,姜冬青,彭慶務,黃智文,郭漢權,田永紅,王凱,黃旺平,何潤銘.瓠瓜品種現狀及其制種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0,(第6期): 60-61
  • 4.    瓠瓜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引用日期2023-03-16]
  • 5.    李岡榮編著,800種中草藥彩色圖鑑 白金珍藏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370頁
  • 6.    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382頁
  • 7.    秭歸縣中醫醫院,秭歸縣中醫藥學會,秭歸藥用植物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09,第364頁
  • 8.    瓠瓜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3-30]
  • 9.    瓠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30]
  • 10.    田時炳主編,蔬菜栽培技術,中國三峽出版社,2018.08,第228頁
  • 11.    彭春生主編,一粒種子的幸福生活 小盆栽種的時蔬實果,青島出版社,2015.07,第118頁
  • 12.    秦泉主編,飲食宜忌大全集 現代中國家庭必備的保健養生百科全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第90頁/第91頁
  • 13.    田時炳主編,蔬菜栽培技術,中國三峽出版社,2018.08,第227頁
  • 14.    秦泉主編,飲食宜忌大全集 現代中國家庭必備的保健養生百科全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第90頁/第91頁
展開全部 收起